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滁州市林业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003205570/202509-00005 | 信息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 文 号: | 无 | 成文日期: | 无 |
| 发布机构: | 滁州市林业局 | 发布日期: | *开通会员可解锁* |
| 有效期: | 有效 | 信息来源: | 滁州市林业局 |
| 索引号: | 003205570/202509-00005 |
|---|---|
| 信息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文 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开通会员可解锁* |
| 有效期: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滁州市林业局 |
| 信息来源: | 滁州市林业局 |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08:32 阅读人次: 次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分享到:
市提案委员会:
贵委在市七届政协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皖东麻栎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麻栎是我市乡土树种之一,拥有1500多年栽培历史。经核查,目前全市麻栎栽培总面积65万亩,其中,南谯区麻栎栽培面积最大,达35万亩,占比53.8%。全市麻栎活立木总蓄积量191.9万立方米,其中,南谯区麻栎活立木蓄积量87.5万立方米,占比46%。
通过政府引导和几代林业人的努力,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麻栎人工林栽培基地,拥有麻栎育苗造林和炭用林培育2个国家行业标准,并初步形成麻栎用材、麻栎制炭及其衍生产品、麻栎菌棒、麻栎林下和麻栎文旅等多业态全面发展的局面。南谯区先后获批国家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示范县、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中国麻栎之乡”称号,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麻栎产业示范园区。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此前,2022年国家南谯麻栎产业示范园区授牌后,市林业局将麻栎产业作为林业“六大产业”一揽子发展计划重要内容,拟制了《滁州市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并连续三年纳入全市林业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编制滁州市麻栎产业发展规划,优化麻栎产业布局。加强政策支持,2024年争取省级林下经济项目资金32.5万元,用于支持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开展麻栎林下中草药套种;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职能作用,创新担保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为滁州市麻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累计为10余户麻栎产业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20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聚焦重点,聚力攻坚。一是聚焦栎炭出口难题抓推进。我市争取栎炭出口权工作经过十多年努力,已打下扎实基础。为加快推进栎炭出口事项,我局邀约国家林草局发改司、省商务局领导到滁现地考察麻栎人工林和栎炭产业,并两次专程到国家林草局发改司汇报相关工作,引起苏祖云司长等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苏司长要求,我局代拟了《人工林木炭生产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人工林木炭生产认定书》,加之南谯相关企业的不懈努力,目前,国家林草局已正式行文国家发改委,提请国家发改牵头商务部、海关总署、林草局会商栎炭出口事宜。炭出口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二是聚焦园区落地难题抓推进。规划先行,攻前期。南谯区围绕“南谯特色,中国唯一”总体目标,聘请中国林产工业规划专业团队,高标准完成《南谯麻栎产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规划以施集镇为核心,以空间规划、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载体,构建“一域、三园、五组团”的空间布局。梯次推进,破瓶颈。目前已完成《滁州市施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初稿,将根据《滁州市麻栎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建设用地,保障发展空间。同时优化调整开发边界。开展城镇开发边界调整2次,保障了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用地空间需求。整合发展,促互利。持续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食用菌)产业园建设。目前产业园区企业1地块(46亩)控规已取得市政府批复;SJ-02片区控规方案经滁州市规委会2024年第六次专委会审查,目前已公示结束,地块成片开发方案已编制完成待市政府批复。投资3029万元的产业园道路和沟渠改线项目已进场施工。
(三)招商引资,培大育强。一是抓招企增产能。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引进一批科技水平高、牵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麻栎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能快速扩张。目前,明光招引的以麻栎木材和枝丫材为主原料的银蝎科技已达产,市林业局招引的国环科技、蚂蚁森林项目已正式落地。以炭元科技、银蝎科技、国环科技和德辉林业为基础,以栎炭、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和环保活性炭为主产品的明光林业生物经济产业园正在积极筹建。二是抓强企育龙头。大力培育扶持本土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指导帮助企业申报林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等,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目前昌春木炭、炭元科技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抓联企聚产业。支持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等园区建成后,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入驻园区,迅速形成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四)多措并举,多元发展。第一,做大“2”个百亿产业。从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看,栎炭产业和食用菌产业具备打造两大百亿级主导产业的基础。栎炭产业,关键在打通出口通道,一旦“放行”,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为此,我们一是打牢麻栎产业基础。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推行以麻栎为目标树种的麻栎纯林和薄壳山核桃、麻栎混交林栽培模式,近三年,完成麻栎抚育改造20万亩,新造麻栎林约7万亩。二是开展木炭烧制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同时为木炭烧制智能窑技术申报林业科技创新项目。三是继续保持与省、部对接,积极汇报争取,尽快解决木炭出口问题。四是抓住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好政策,着力开展招商,推广“企业+农户”方式,将菌棒生产和食用菌销售企业与农户链接,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力。第二,做强“N”个麻栎业态。大力发展麻栎林下种养业,组织麻栎种植大户、国有林场职工赴西安、四川广元等地学习考察林药种植模式与技术,全面推广“林药、林蚕、林蜂、林禽”等模式;用好风景道,开发林业观光、林间康养、菌菇采摘、柞蚕养殖等旅游项目,推动林旅融合;支持林化产品研发生产,鼓励和引导企业研发生产麻栎系列食品、洗护用品和相关药物、保健品等,提高木焦油、木醋液等精深加工水平;充分运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建设仓储物流配套设施,探索开发电子交易结算及信息发布系统等,增加附加值。
(五)做好宣介,擦亮品牌。围绕打造“中国麻栎香菇之乡”,依托本土品种,运用食用菌质量认证、体系追溯和市场准入等手段,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模式,构建区域特色“滁州栎菇”品牌体系,打造“南谯花菇”“椴木木耳”等高端产品3个,新注册商标5个。当前,全市注册食用菌产品商标11个,开发技术专利7个,获批“二品一标”认证产品4个。积极挖掘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将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的“菊花炭”“白炭”等产品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全力支持麻栎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积极组织昌春木炭等龙头企业参加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通过海报、视频等,充分展示滁州麻栎产品,提高知名度;举办滁州林业产业发展交流会,50余名企业家参加,相互交流,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共同唱响滁州麻栎产业品牌。
办复类别: B 类
联系单位:滁州市林业局
联系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滁州市林业局
*开通会员可解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