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绍兴柯桥年产12万吨PAN基碳纤维原丝(一期工程I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发布时间:
2025-10-23
发布于
浙江绍兴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

(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修正稿)

建设单位: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二 零 二 五 年 十 月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I —

目 录

1 验收项目概况 ........................................................................................................... 3

1.1 验收项目概况 ......................................................................................................... 3

1.2 项目验收工作简述 ................................................................................................. 4

2 验收依据 ................................................................................................................... 5

2.1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 5

2.2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 5

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 5

2.4

其他相关文件

.................................................................................................... 6

3 工程建设情况 ........................................................................................................... 7

3.1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 7

3.2

建设内容

............................................................................................................ 9

3.3

生产设备

.......................................................................................................... 14

3.4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

...................................................................................... 20

3.5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 21

3.5

项目变动情况

.................................................................................................. 28

4 环境保护设施 ......................................................................................................... 35

4.1

污染防治措施

.................................................................................................. 35

4.2

其它环保措施

.................................................................................................. 61

4.3

环保设施投资及

“三同时”落实情况 ............................................................... 67

5 环评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 73

5.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 73

5.2

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 76

6 验收执行标准 ......................................................................................................... 80

7 验收监测内容 ......................................................................................................... 85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II —

7.1 废水 ....................................................................................................................... 85

7.2 废气 ....................................................................................................................... 86

7.3 噪声 ....................................................................................................................... 88

8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 90

8.1 概述 ...................................................................................................................... 90

8.2 监测分析方法 ....................................................................................................... 90

8.3 监测人员要求 ....................................................................................................... 92

8.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92

9 验收监测结果 ........................................................................................................... 100

9.1

监测期间工况

................................................................................................ 100

9.2

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 101

10 验收监测结论 ......................................................................................................... 126

10.1 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 126

10.2 综合结论 .......................................................................................................... 128

10.3 建议 .................................................................................................................. 12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三同时登记表 .......................................................... 129

附件:

附件

1、营业执照

附件

2、废水方案论证意见

附件

3、环评批复

附件

4、非重大变动说明专家组意见

附件

5、固体废物处置协议

附件

6、应急预案备案材料

附件

7、企业建设项目安评审查意见

附件

8、验收监测方案咨询意见及咨询会签到单

附件

9、收监测报告及质控材料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 —

1 验收项目概况

1.1 验收项目概况

为打破产业链瓶颈,建立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一体化生产能力,宝武碳业联合万华

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2022 年,浙江宝万碳

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万公司”

)于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实施了绍兴柯

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

65.5 亿元,新增用地 760 亩,拟新建生产车间、仓库、公用工程车间、

变电用房、办公及生活用房等

525455 平方米,主要购置 12 条聚合生产线、24 条纺丝生

产线。项目完成后,形成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能力。

其中,项目一期工程新建

6 条聚合生产线、12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6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一期分两个阶段实施,

I 阶段新建 3 条聚合生产线、5 条纺丝

生产线,形成年产

2.5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II 阶段新建 3 条聚合生产线、

7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3.5 万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

项目二期工程新建

6 条聚合生产线、12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6 万吨 PAN 基碳

纤维原丝生产能力。

2022 年 7 月,宝万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浙江宝万碳纤维

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以下

简称“原环评”

2022 年 8 月 1 日,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以“绍市环审〔2022〕27 号”

文出具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随后,宝万公司实施了“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宝万公司与技术供应商进行了进一步的技术沟通,对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优化调整;

2024 年 7 月,宝万公司委托编制

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

,随后,宝万公司

组织召开了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

期工程)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咨询会(专家组意见附件)。根据非重大变动

情况分析报告结论,宝万公司一期工程优化调整后,规模、地点、平面布局未发生变化;

其他优化调整内容未导致新增污染因子,废气、废水主要排放量均未超出原环评总量,

且废气、废水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项目的环境影响可维持原环评结论。

2023 年 8 月,一期工程 I 阶段(即 3 条聚合生产线、5 条纺丝生产线及其配套的环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 —

保设施)开始施工建设,

2024 年 10 月 30 日,一期工程 I 阶段主体工程及配套环保设施

建设完成,

2024 年 10 月 31 日,宝万公司进行了试生产和调试公示。

2024 年 8 月 5 日 , 企 业 申 领 了 排 污 许 可 证 , 排 污 许 可 证 编 码 :

91330621MA7JDCBE55001V,2024 年 12 月 24 日进行了排污许可变更。

1.2 项目验收工作简述

1、验收范围与内容

本次验收范围为“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中一期工程 I 阶

段的建设内容,即

3 条聚合生产线、5 条纺丝生产线及其配套的环保设施。具体情况见

下表。

1-1 本次验收的产品方案及产能

实施阶段

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工艺路线

备注

一期工

I 阶段

PAN 原液

25476.563t/a

二甲亚砜一步法

折固

原丝

13600 t/a

湿法

PAN 原液全部用

于生产

PAN 原丝,

不外售。

7600 t/a

湿法

3800 t/a

干喷湿法

小计:

25000t/a

/

2、验收监测方案编制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682 号)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

规和省市环保部门有关规定,

2025 年 2 月,宝万公司成立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小组,

并委托我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协助实施;为顺利推进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要求,我公司协助宝万公

司编制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

期工程

I 阶段)验收监测方案》(以下简称“验收监测方案”),并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

召开了“验收监测方案”专家咨询会(咨询意见见附件),会后,宝万公司根据专家意

见对验收监测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稿)

”。

2、验收监测实施及报告编制

2025 年 8 月 25~8 月 28 日、9 月 18 日~9 月 20 日、9 月 24 日~26 日,绍兴市三

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根据“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稿)”实施了验收监测。根据验收监测

报告(报告编号:三合检测

2025(HJ)080221、三合检测 2025(HJ)090210、2025(HJ)090244、

三合检测

HJ2509011501 等)和现场调查结果,编制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

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

收报告》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 —

2 验收依据

2.1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修订)》,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07 月 16 日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 年 12 月 24 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4 月 29 日修订;

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环规环评[2017]4 号;

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 2018 年第 9

号公告;

9)《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0 年修正),2020 年 11 月 27 日修订;

10)《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22 年修订),2022 年 9 月 29 日修

订;

1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 年修正),2020 年 11 月 27 日修订;

1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 年修正本)》,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388 号;

13)《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

告》

,浙环发〔

2019〕14 号。

2.2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1)

《关于发布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公告》,生态

环境部公告

[2018]第 9 号;

2)《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生态环境

部环办环评函

[2020]688 号;

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1)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 —

2)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以“绍市环审〔2022〕27 号”出具的《关于浙江宝万碳纤

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2.4 其他相关文件

1)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

期工程)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及专家咨询意见。

2)浙江水联环科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废水处

理项目技术方案》

3)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10000m³/h 旋转式有机废气蓄热氧化炉

RTO)技术方案》。

4)浙江瀚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原丝

项目纺丝车间废气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5)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

期工程

I 阶段)验收监测方案(实施稿)》及专家咨询意见

6)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副本。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 —

3 工程建设情况

3.1 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3.1.1

地理位置

绍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宁绍平原西部(东经

119°53′02″~121°13′38″,北纬

29°13′38″~30°16′07″)。东邻宁波、西靠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总面积 7910km2。绍

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绍兴市马鞍镇,位于绍兴市北部,该区块位于绍兴市域内水

体的下游,处于入海口附近,紧靠曹娥江的标准海塘,西南部毗邻绍兴市、县合建的污

水处理厂,柯海快速干线从本工业区块的西侧通过,将极大地方便柯桥城区与滨海工业

区的联系,同时,萧山国际机场距离本区不到

25km,且规划百年一遇的标准海塘位于

本区块的东侧,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厂址建于浙江省绍兴市马鞍镇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所在地的北侧为浙江屹男印染有限公司和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侧紧邻二

线海塘路,海塘路以南

250 米处为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西侧和东侧均为规划工业

用地。建设地块周边无重要公共设施及居民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印染产业集聚,公

用工程配套齐全。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见图

3.1-1,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3.1-2。距离厂区最近的敏感点为

迎阳公寓,距离约

1750m。

3.1-1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 —

3.1-2 项目地理位置图

3.1.2

平面布置

项目厂区总体呈长方形,主出入口位于兴滨路;项目占地共

760 亩,其中一期工程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 —

占地

360 亩。

为实现厂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根据各部分使用功能,一期工程

I 阶段厂区自东向

西可分为

3 个功能区块(第一区块~第三区块)。

第一区块为生产辅助区块,自北向南主要布置有仓库二(

II 阶段,尚未建设)、综

合楼和仓库一。

第二区块为一期工程生产功能区,主要用于布置一期工程的生产车间。自北向南共

4 排构筑物,第一排(最北侧)为纺丝车间二(II 阶段,尚未建设)、聚合车间二(II 阶

段,尚未建设)

;第二排构筑物化学品库、固废库、溶剂回收车间、中间罐区、

RTO 焚

烧装置区;第三排构筑物纺丝车间一(

I 阶段,已建设)、聚合车间一(I 阶段,已建设);

第四排构筑物为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和事故水池。

第三区块为公用工程布置区,主要用于布置一期工程的公共设施。公用工程布置区

自北向南共

2 排构筑物,第一排为一期工程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和综合动力站(包括脱盐

水站、空压及制氮站等)

;第四排为罐区一(一期工程)

厂区平面布置图见图

3.1-3。

3.1-3 企业一期工程(I 阶段)面布置图

3.2 建设内容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 —

1、本次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主要为已建成运行一期工程

I 阶段生产线(年产 25000 吨 PAN 基碳纤

维原丝)及配套的环保设施,未建设的产品生产线不属于本次验收范围内。

2、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宝万公司一期工程

I 阶段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见表 3.2-1,产品规格及执行标准见表

3.2-2。为更好的说明生产线及配套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本报告收集了生产线运行负荷

较高的

7 月份的试生产数据,具体见下表。

3.2-1 一期工程 I 阶段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实施阶段

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验收统计时段

2025.7)产量

(万 t)

统计时段产量

折算全年

(万

t/a)

备注

一期工程

I 阶段

PAN 原液

25476.563t/a

1779.44

21353.24

折固

原丝

25000t/a

1746.23

20954.73

包括干喷湿纺和

湿法纺丝

注:

PAN 原液全部用于生产 PAN 原丝,不外售。

3.2-2 PAN 基碳纤维原丝产品质量标准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标准来源

线密度偏差率

/%

±1.5

±2.0

±3.0

FZ/T54065-2012

线密度变异系数

/%≤

1.00

1.50

2.00

断裂强度

/(cN/dtex)

M1±0.20

M1±0.30

M1±0.40

断裂强度变异系数

/%≤

4.00

5.00

6.00

断裂伸长率

/%

M2±0.50

M2±1.0

M2±2.0

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

/%≤

4.00

5.00

6.00

溶剂残留率

/%≤

0.040

0.050

0.060

沸水收缩率

/%

M3±0.30

M3±0.50

M3±0.80

含油率

/%

M4±0.20

M4±0.40

M4±0.60

筒重

/kg

定重或定长

报告值

报告值

1:M1 为断裂强度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2:M2 为断裂伸长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3:M3 为沸水收缩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4:M4 为含油率中心值,具体由生产厂与客户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5:M1、M2 及变异系数测试按 GB/T19975 方法。

5:不同客户需求不同,企业生产出来的原丝质量都是≥合格标准

2、企业建设内容。根据调查,宝万公司一期工程 I 阶段实际建设内容见表 3.2-3。

由表可知,相比原环评,一期工程

I 阶段的生产设备数量、储罐容积及“三废”治理设

施进行了优化调整,宝万公司针对调整变化情况委托编制了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

并通过了专家论证(非重大变动咨询意见见附件),根据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详

细分析见后文)

,项目优化调整不属于重大变动。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 —

3.2-3 一期工程(I 阶段)实际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单元名称

原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1

主体

工程

I 阶

聚合车间一

设计产能

2.5476 万 t/a;主要包括聚合反应釜(15 台)、脱单塔(10 台)、

脱泡塔(

10 台)等设备,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脱单、过滤、脱泡

等工序。

设计产能:与原环评一致

聚合反应釜:数量由

15 台调整为 13 台,总

容积由

900m3 调整为 780m3(单个釜容积

60m3 保持不变) 脱单塔:数量由

10 台调整为 12 台,脱单塔

主要用于配套聚合原液的脱单使用

.

纺丝车间一

设计产能

2.5 万 t/a;设置湿法纺丝生产线 4 条,干喷湿纺生产线 1 条;

主要包括过滤、纺丝、水洗、拉伸、上油、烘干、热牵引和卷绕等工序。

与原环评一致

2

储运

工程

罐区

一期工程设置

1 个罐区和 1 个中间罐区。罐区设置 4 个内浮顶顶罐,单

个储罐容积为

4998m3,用于存储丙烯腈。中间罐区设置二甲亚砜水溶

液固定顶罐

2 个,单个储罐容积 1500m3;设置二甲亚砜溶剂固定顶罐 6

个(蒸汽伴热,

≥18℃),250m3 的储罐 4 个,80m3 的储罐 2 个,用于

储存二甲亚砜。

罐区一次建成

储罐数量:由

14 个减少至 11 个;

储罐总容积:由

24212m3 调整为 25592m3,

容积增加了约

1380m3,增加约 5.7%(小于

30%)

仓库

设置化学品仓库和综合仓库各

1 座(1 层)。

与原环评一致

3

公辅

工程

给水

厂区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冷

冻水系统及消防用水系统五大给水系统。其中,生活给水由开发区生活

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供水压力为

0.2Mpa;生产给水由开发区生产给水

管网直接供水,供水压力为

0.3Mpa;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厂区稳高压消

防给水系统及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喷淋系统用水、

罐区冷却水用水由厂区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供水,罐区泡沫混合液由低

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供给。

与原环评一致

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清污分流制。本项目排水系统包括污废水排水系统及

雨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各车间卫生间排水,生产污水主要来

与原环评一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 —

序号

类别

单元名称

原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自各主车间工艺排水。车间生活污水排至室外化粪池,经预处理后其溢

流水与生产污水合流排至厂区新建污水预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至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循环冷却水系统

新建循环冷却水站一座,包括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

I 阶段:设置冷却塔 3 台,单台循环水量 2000m3/h,进出口温差为 10℃,浓缩倍数为

4 倍(补水量 120m3/h);设置循环水泵 4 台(3 用 1 备)。

循环水量与环评一致

设置冷却塔

2 台,单台循环水量 3000m3/h;

脱盐水系统

新建脱盐水站一座,脱盐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

+二级 RO 膜+EDI 装

置,

I 阶段设计产水能力均为 40m3/h。

与原环评一致

空压站和氮气系

空压制氮站采用变压吸附制氮工艺,氮气纯度

99.9%,项目设计供气能

6600m3/h。其中,I 阶段设置单台供气能力 1100m3/h 的变压吸附制氮

装备

3 台(2 用 1 备)和单台供气能力 500m3/h 的变压吸附制氮装备 2

台,供气能力

3200m3/h。

氮气供应能力由

3200m3/h 调整为 3000m3/h

空调、通风与制冷

纺丝车间设置全面送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对工艺

有 温 度 和 洁 净 度 要 求 的 纺 丝 线 送 风 , 每 个 纺 丝 车 间 采 用

1 套

60000m3/h 的组合式空调机组;一部分则对有劳动保护要求的岗位送风,每个纺丝车间采用

1 套 120000m3/h 和 2 套 80000m3/h 的组合式

空调机组。

新建制冷站一座,设置

-15℃低温水系统和 7℃冷冻水系统各 1 套。低

温水系统(开式循环)采用

5 台(4 用 1 备)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载冷剂为乙二醇水溶液

冷冻水系统(闭式循环)共设置

4 台离心式冷水机组,载冷剂为冷却

与原环评一致

供热系统

一期工程用汽引自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进厂压力1.4MPa,温度 230~270℃。低压蒸汽由中压蒸汽凝结水闪蒸产生,供暖通使用。项目设置减温减压站一座,蒸汽需经调压、降温后送至各生产

与原环评一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3 —

序号

类别

单元名称

原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车间。

1、1.4MPa 蒸汽:一期工程 1.4Mpa 蒸汽来自减温减压站, 蒸汽参数为:压力

1.4MPa、温度为 200℃,I 阶段蒸汽使用量 31.61t./h。

2、0.4MPa 蒸汽:由 1.4MPa 蒸汽凝结水闪蒸产生,供暖通使用。

过滤器及纺丝组

件清洗系统

设置过滤器及纺丝组件清洗系统

1 套,过滤器及纺丝组件清洗采用二甲

亚砜蒸煮

+脱盐水清洗工艺。

与原环评一致

溶剂回收系统

新建溶剂回收车间一座。设置溶剂回收系统 1 套,二甲亚砜回收采用减

压精馏工艺。

与原环评一致

办公楼及辅助用

设置办公楼(

4F)和聚合回收控制室(1F)各一座。

办公楼主要用于布置会议、办公及实验室,实验室主要进行原料检验、

产品性能测试等,实验室主要布置有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单纤强伸度纤度测定仪、数显旋转粘度

仪等仪器设备。

与原环评一致

4

环保

工程

废水

1、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一期工程拟新建废水处理站一座,设计处理规模为 150m3/h(I 阶段+II 阶段),采用“多相催化氧化/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池”处理工艺。其中,凝污水、真空泵废水、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和纺丝组件清洗

废水采用多相催化氧化工艺进行预处理,油剂槽清洗废水和车间地面清

洗废水采用溶气气浮工艺进行预处理,然后汇同其他废水一同处理。

处理规模:与原环评一致,其中

I 阶段建设

规模为

75m³/h。

处理工艺:优化调整为“隔油气浮

/芬顿氧化

+SBR 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 池+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废气

1、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 2、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固废储存废气和滤材更换废气经收集后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

3、纺丝车间工艺废气经收集后送至“水喷淋冷凝+高效静电除油”系统处理。

4、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次氯酸钠)+生物洗涤塔”装置处

1、布袋除尘调整为滤筒式除尘 2、工艺废气处理工艺:主体工艺与原环评一致,采用两级水喷淋

+RTO,其中聚合车间的

脱单废气增加了单体回收塔。处理设施风量

20000m3/h 调整为 10000m3/h。

3、滤材更换废气调整为水喷淋。最大风量为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4 —

序号

类别

单元名称

原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理。

65000m3/h(滤材同步更换时)。 4、纺丝车间工艺废气:治理措施与原环评一致,废气由通过

1 个排气筒排放调整为通过

两个排气筒排放,风量分别为

70000m3/h 和

60000m3/h。 5、污水站废气:采用“碱喷淋(次氯酸钠)+生物洗涤塔

+氨洗涤塔”处理工艺,废气风量

3000m3/h 调整为 11000m3/h。

6、化验室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

固废

危废暂存库:位置纺丝车间附房内;建筑面积

144m2;设置精馏残液罐

一座(储存精馏残液),容积约

30m3。

固废仓库:位于厂区化学品库旁;建筑面积

564m2

危废暂存库:位置纺丝车间附房内,建筑面

77m2;

固废仓库:与原环评一致

事故应急池及初

期雨水池

事故应急池:位于罐区一(一期工程)东侧;容积

1500m3

初期雨水池:位于罐区一东侧(紧邻事故应急池),容积约

1500m3。

事故应急池:与原环评一致

初期雨水池:与原环评一致

3.3 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3.3-1。由表可知,相比原环评,一期工程 I 阶段生产设备变化情况如下:

1)聚合车间。①聚合反应釜数量由 15 台调整为 13 台,总容积由 900m3 调整为 780m3(单个釜容积 60m3 保持不变),调整

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充填系数略有提升;②脱单塔数量由

10 台调整为 12 台,脱单塔主要用于配套聚合原液的脱单使用,数量变化

不会影响聚合原液产能;③为提高单体的回收,减少物料损耗,新增了单体吸收塔;④为提升过滤效率,将滤芯式过滤器调整为

滤布式密闭过滤器;⑤项目淘汰了原料准备中的配料工序,淘汰了配料釜等设备,根据物料制备需求,减少了偶氮二异丁腈等物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5 —

料的溶解槽和储罐数量。

2)纺丝车间。纺丝车间生产工艺设备与原环评一致;为协调聚合车间和纺丝车间的生产能力,项目将原液罐由 6 只增加

10 只,原液罐主要用于暂存和中转聚合车间生产的 PAN 聚合原液,数量的变化不会导致纺丝生产能力变化。

3)溶剂回收车间。项目溶剂回收工艺与原环评一致,仍采用“一~四效精馏” 回收工艺回收丙烯腈和 DMSO。

4)公用工程。经对照分析,公用工程的循环冷却塔循环水量和脱盐水装置产水能力与原环评一致;氮气供应能力由 3200m3/h

调整为

3000m3/h,在原环评审批范围内。

设置精馏残液减量化装置。为减少精馏残液的产生量和降低

DMSO 的损耗,项目新增了耙式干燥机及配套装置用于精馏残液

的减量化处置,大大减少了精馏残液(渣)的产生量;此外,干燥冷凝的

DMSO 溶液泵回至精馏装置回收 DMSO,可进一步提

高溶剂的回收率。精馏残液减量化装置的尾气通过真空泵排入废气处理系统,经采用“洗涤塔吸收

+RTO 装置”处理后排放。

综上,聚合原液生产设备的变化未导致生产规模扩大,根据总量核算结果可知,优化调整后

VOCs 排放量仍在原环评审批范

围内,未导致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经对照《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和《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

变动清单(试行)

,其不属于重大变动。

5)储罐。相比原环评,调整后储罐数量由 14 个减少至 11 个。调整后储罐总容积由 24212m3 调整为 25592m3,容积增加了

1380m3,增加约 5.7%(小于 30%)。综上,储罐总容积增加了约 5.7%,小于 30%;根据《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重大

变动清单(试行)

,储罐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

3.3-1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车间

设备名称

环评

实际建设

变化情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规格型号

I 阶段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6 —

车间

设备名称

环评

实际建设

变化情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聚合车

丙烯腈

中间储罐

涉密,删除!

丙烯腈

配料泵

偶氮二异丁腈

溶解槽

偶氮二异丁腈

中间罐

氨水罐(车间)

衣康酸

溶解槽

衣康酸

中间罐

过滤器

配料釜

聚合反应釜

脱单塔

单体吸收塔

冷凝器

真空泵

回收单体中间罐

原液中间罐

脱泡塔

冷凝器

真空泵

原液过滤器

滤布式密闭过滤器(碳纤维行业专用)

纺丝车

纺丝原液中间罐

凝固浴装

废胶罐

原液胶管

静态混合器

凝固浴槽

纺丝机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7 —

车间

设备名称

环评

实际建设

变化情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芯型过滤器

鹅颈管

喷丝板

丝束支撑辊

水洗装置

后凝固浴槽

后凝固浴循环泵

后凝固浴浴液换热器

水洗牵伸槽

拉伸

四辊机

油剂调配及上油装

油剂调配槽

油剂储槽

上油槽

油剂冷却换热器

干燥装置

蒸汽牵伸装置

收丝机

纺丝废液储罐

溶剂回收车间

蒸馏塔真空系统

精馏塔器

~三效精馏塔

四效精馏塔

(溶剂精制)

其中

纯化精制塔

汽提塔

洗涤塔

再沸器

冷凝设施

加热器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8 —

车间

设备名称

环评

实际建设

变化情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规格型号

I 阶段

过滤器

回流、冷凝罐

分离水罐

洗涤水槽

中和剂配制罐

中和剂储罐

阻聚剂精料罐

组件清洗设备

纺丝组件清洗槽(蒸煮)

超声波清洗槽(水洗)

水洗槽(水洗)

喷丝板自动检测系统

公用设施设备

螺杆式冷水机组

离心式制冷机

冷却塔

离心压缩机

余热再生零气耗式干燥机

冷冻压缩空气干燥机

无油螺杆压缩机

变压吸附制氮撬装设备

全自动成套脱盐水装置

精馏残液减量化系

耙式干燥机

干燥机进料缓冲罐

固体浆料罐

除固真空系统

3.1-2 项目储罐调整情况对照表

序号

储罐名称

物料

原环评

优化调整

变化情况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9 —

数量

储罐类型

容积

(m3)

容积小

数量

储罐类

容积

(m3)

容积小

1

丙烯腈储罐

丙烯腈

涉密,删除!

2

丙烯酸甲酯储罐

丙烯酸甲酯

3

二甲亚砜储罐

二甲亚砜

4

5

二甲亚砜

水溶液罐

二甲亚砜水溶液(

30%-40%)

6

小计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0

3.4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企业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下表。由表可知,相比原环

评,丙烯腈、衣康酸等主要原辅材料基本与环评一致。

为改善聚合原液的亲水性,制取高质量的碳纤维原丝,项目聚合原液中添加

少量氨水(氨水与聚合物中的

-COOH 基团反应生成-COONH4,提高亲水性)。

为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确保废水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废水处理新增

了消泡剂、葡萄糖和碳酸氢钠等废水处理药剂使用;根据废水处理设施实际运行

情况,在芬顿设施不运行的情况下,废水常规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丙烯腈、甲

醛等)即可实现稳定达标,芬顿设施作为备用设施,以应对负荷冲击,故芬顿药

剂(硫酸、氧化亚铁和双氧水等)尚未消耗。

根据原环评,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涉及

NH3,故新增氨水的使用,不会导

致新增污染因子;此外,经核算项目

NH3 的排放量约 0.030t/a,低于原环评核算的

0.059t/a(污水站废气处理系统新增了氨吸收罐)。对照《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建设

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和《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其

不属于重大变动。

3.1-3 一期工程(I 阶段)原辅材料消耗情况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形态

消耗量(

t/a)

备注

原环评

统计时段

2025.7)

折达产

1

原辅材料

丙烯腈

涉密,删除!

2

衣康酸

3

丙烯酸甲酯

4

二甲亚砜

5

链转移剂

6

偶氮二异丁腈

7

阻聚剂

8

油剂

(折纯)

9

硅质油剂

(折纯)

10

氨水(折纯)

11

氢氧化钠

/液碱

(折纯)

12

水、废气

硫酸

13

双氧水

14

硫酸亚铁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1

序号

物料名称

形态

消耗量(

t/a)

备注

原环评

统计时段

2025.7)

折达产

15

处理

聚合氯化铝(PAC)

16

聚丙烯酰胺

(PAM)

17

活性炭

18

蔗糖

19

葡萄糖

20

尿素

21

磷酸二氢钾

22

碳酸氢钠

23

次氯酸钠溶液

24

聚醚消泡剂

注①根据企业废水处理站实际运行情况(详见验收监测和在线监测),芬顿处理设施在

不使用情况下即可满足废水处理需求,故芬顿设施作为备用设施;药剂消耗量为应对突发情况预估。②废水处理设施调试开始时一次投加,后续无需重复投加。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生产三元聚合物,统计时段内三元聚合物产量较小,故达产时消耗量按照环评确定。

3.5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3.5.1PAN 合成原理

本项目

PAN 聚合物为衣康酸型三元共聚聚合物,即以丙烯腈、衣康酸和丙烯

酸甲酯为原料,二甲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丙烯腈自由基链式聚

合反应主要包括链的引发、链的增长、链的终止和链的转移等;聚合反应丙烯腈

综合转化率约

97.0%,衣康酸转化率约 96%,丙烯酸甲酯综合转化率约 95.4%。各

部分反应方程式如下:

1、聚合总反应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2

2、链的引发

丙烯腈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

-碳双键和负电性很强的氰基,化学性质活泼。偶

氮二异丁腈是极易分解或离解为自由基的引发剂,在较低温度下,偶氮二异丁腈

先裂解为初级自由基,初级自由基与丙烯腈、衣康酸和丙烯酸甲酯加成生成单体

自由基。化学反应式如下:

CH3

CN

CH3

+

H3C

C

CN

H2

C

CH3

CH

CN

H2C

CH

CN

初级自由基

AN

AN自由基

CH3

CN

CH3

+

H3C

C

CN

H2

C

CH3

C

CH2COOH

初级自由基

ITA

ITA自由基

H2C

C

COOH

CH2COOH

COOH

CH3

CN

CH3

+

H3C

C

CN

H2

C

CH3

CH

初级自由基

MA自由基

H2C

C

H

COOH

COOH

MA

3、链的增长

在初级自由基和单体自由基的引发下,链增长很快,即可在千分之几秒内生

成三元共聚型聚丙烯腈自由基。

R-CH

2-CH-CH2-CH

CN

CN

+ (n-2) CH

2=CH

CN

R-CH

2-CH-(CH2-CH)

CN

CN

n-1

CH-CHCH

C

.

.

4、链的终止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3

链的终止反应是使具有活性的大分子链失去活性,链不再进行增长而停止下

来。链的终止反应比较复杂,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的终止反应。

①双基偶合终止。是由两个活性大分子链生成一个没有活性的更大的分子链,

聚合度将增加一倍。

R1

H2

C

CH

CN

+ R2

H2

C

CH

CN

R1

H2

C

H

C

CN

H

C

H2

C

R2

CN

聚丙烯腈自由基

稳定聚合物

②歧化终止。两个活性链彼此相碰,形成两个没有活性的大分子链。

R1

H2

C

CH

CN

+ R

2

H2

C

CH

CN

聚丙烯腈自由基

稳定聚合物

R1

H2

C

CH2

CN

+ R2

C

H2

CH

CN

③链转移终止。所谓链转移终止是指增长链自由基不仅可与单体进行链的增

长反应,而且还可以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将活性自由基转移给对方,而自身失

去活性成为稳定的大分子的过程。

CH

2-CH

~

CN

+ AB

~ CH=CH

CN

+ A

.

CH

2-CH

~

CN

B

+

~ CH-CH

CN

+ AB

A

.

AB 可以是溶剂、单体、引发剂、大分子及其他物质。

5、二甲亚砜分解

二甲亚砜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

子、与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根据文献

资料,二甲亚砜的分解与所处环境及停留时间有关。

根据本项目聚合工艺和溶剂回收工艺条件,聚合、溶剂回收过程有少量二甲

亚砜分解,主要分解产物有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甲硫基甲烷、甲醛和水等。甲

硫醚、二甲二硫、二甲硫基甲烷等均有难闻的气味,为恶臭类气体物质。二甲亚

砜分解的主要方式如下所示。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4

5

+

CH3SCH3 CH3SSCH3 +

甲硫醚

62.13)

二甲基亚砜

78.13)

二甲二硫

94.20)

甲醛

30.03)

18.00

CH2(SCH3)2 + 3HCHO + 2H2O

二甲硫基甲烷

108.23)

191℃ 16h

此外,极少量的二甲亚砜也可能以下列反应方式进行分解,主要分解产物包

括甲硫醇和甲醛等。

O

S

CH3SH +

CH3SCH3 + CH3SO2CH3 + CHO

3

二甲基亚砜

甲硫醇

甲硫醚

二甲基砜

甲醛

78.13)

48.11)

62.13)

94.13)

30.03)

3.5.2 纺丝工艺技术方案

PAN 基碳纤维原丝纺丝工艺有湿法纺丝和干喷湿纺(又称为干湿法)纺丝两

种,两种纺丝工艺原理如下。

1、湿法纺丝

精制处理过的原液通过计量泵、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喷丝头,喷丝头在凝固浴

中,则称为湿法纺丝。

湿法纺丝的喷丝头采用黄铂金或钽金属材料制成,喷丝头上有规律地排布着

若干孔眼,喷丝头孔数可多达数千至数万。从喷丝孔中压出的原液细流进入凝固

浴,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液扩散,浴液中的沉淀剂向细流扩散,这种扩散

称为双扩散。通过扩散使原液细流达到临界浓度,聚合物于凝固浴液中析出而形

成初生纤维。凝固是物理过程。湿法纺丝的纺丝速度,受溶剂和凝固剂的双扩散

速度以及凝固浴液的流体阻力等因素所限制,纺丝速度一般在

50~150m/min 范围

内。湿法纺丝工艺过程见下图。

3

+

CH3SCH3 CH3SSCH3 + 2HCHO + H2O

甲硫醚

62.13)

二甲基亚砜

78.13)

二甲二硫

94.20)

甲醛

30.03)

18.00

191℃,5h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5

3.5-1 湿法纺丝工艺过程图

2、干喷湿纺工艺

干喷湿纺,顾名思义即纺丝原液经喷丝孔喷出后不立即进入凝固浴,而是先

经过空气层(亦叫干段或干层)

,再进入凝固浴进行双扩散、相分离和形成丝条。

传统的湿法纺丝中存在着原液(非牛顿流体)挤出膨化与丝条凝固、双扩散作用

同时发生的弊病,不可避免在原丝纵向产生大量大孔、表面存在树皮状沟槽,干

喷湿法纺丝对这一弊病进行了科学的隔离,使得所得的纤维缺陷大量减少。成纤

是一物理过程,在干段(空气层)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利于形成致密化和均质化的

丝条,为生产高性能原丝奠定了基础。干喷湿纺工艺过程见下图。

3.5-2 干喷湿纺工艺过程示意图

3、本项目纺丝工艺选用

根据产业定位以及市场的差别化需求,本项目大丝束

PAN 基碳纤维原丝(24k

48k)选择湿法纺丝技术,小丝束 PAN 基碳纤维原丝(12k)选择干喷湿纺技术。

3.5.3 污染因素及产污环节分析

3.5.3.1 PAN 聚合原液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6

1、PAN 聚合原液(聚合车间)

PAN 聚合原液主体生产工艺仍为原料准备、聚合、脱单、脱泡,在项目深入

设计过程中,对部分细节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据企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生产

设备情况,优化调整情况如下。

①原料准备。优化调整后,

PAN 聚合原液生产淘汰了原料准备工序中的物料

混合(淘汰了配料釜)

,衣康酸、偶氮二异丁腈经溶解后,与丙烯腈和

DMSO 等物

料按照配比通过管道直接送至聚合釜,减少了物料中转设备和中转过程。

②脱单和脱泡。于脱单和脱泡工序增加了单体回收塔,提高单体回收效率,

减少脱单和脱泡过程单体的损耗(以废气的形式排放)

。从反应釜出来的原液通过

脱单塔进行脱单,脱单塔的上部蒸汽流进入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进行冷凝。这些单

体经过冷凝,以液体形式回收,冷凝回收的单体泵送至聚合釜中回用;未冷凝的

蒸汽经过一个带有冷溶剂(

DMSO 溶剂)的吸收塔,蒸汽中带有溶剂和剩余单体

DMSO 溶剂吸收,然后通过管道泵送至聚合釜回用。

PAN 聚合原液过滤方式由滤芯式过滤调整为滤布式密闭过滤(碳纤维行业

专用)

,优化调整前后过滤方式对比分析见下表。

3.1-8 优化调整前后过滤方式对比表

项目

备注

过滤器

滤芯式过滤器

原环评

滤布式密闭过滤器(碳纤维行业专用)

优化后

过滤器清理方

滤芯式过

滤器

涉密,删除!

原环评

滤布式密闭过滤器

优化后

过滤器清理频

过滤器

原环评

滤布式密闭过滤器

优化后

涉密,删除!

3.5-3 原环评 PAN 装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3.5.3.2 PAN 基碳纤维原丝

纺丝为连续生产工艺,包括纺丝(干喷湿纺、湿式纺丝)

、水洗、

(热水牵伸)

上油干燥、牵伸干燥和检验。生产线实际生产工艺与原环评一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7

涉密,删除!

3.5-4 本项目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3.5.3.3 溶剂回收

根据企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生产设备情况,溶剂回收工艺与原环评一致,仍

采用“一

~四效精馏”工艺。

1、回收对象

本项目溶剂回收系统处理的对象包括:凝固浴槽排出的凝固液(二甲亚砜水

溶液)

、水洗工段排出的水洗废水(包括

RTO 系统第一级洗涤塔排水)、纺丝组件

蒸煮过程排出蒸煮废液以及废原液减量处理产生的二甲亚砜废液。

2、回收工艺流程

溶剂回收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进行,减压蒸馏过程温度控制在

90~110℃,真

空度控制在

-80~-96KPa。

溶剂回收装置有不凝气(

G3)、精馏残液(S3)和凝污水(W2)产生。不凝气

主要污染物为二甲亚砜、甲醛、甲硫醚、二甲二硫、甲硫醇等。

工艺流程见图下图。

涉密,删除!

3.5-5 溶剂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3.5.3.4 纺丝组件清洗

纺丝组件需要定期清洗。更换的纺丝组件于组件分解台上进行分解,纺丝组

件及喷丝板送蒸煮设备进行蒸煮,以二甲亚砜为溶剂,蒸煮温度控制在

80~90℃

蒸煮时间约

3~4h。蒸煮时组件上的聚合物溶于二甲亚砜溶剂中,二甲亚砜溶剂循

环使用,待粘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管道泵送至溶剂回收系统回收二甲亚砜。

蒸煮好的组件送清洗槽清洗,水温

40~60℃

;清洗时补充水加入最后一级清洗

槽,清洗槽溢流排水逐级逆流利用,第一级排水送至废水处理系统。

清洗后的组件用压缩空气吹干,经镜检合格后,于组件组装台上组装备用。

组件蒸煮过程产生蒸煮废气(

G4)和蒸煮废液(S4),水清洗过程产生清洗废

水(

W3)。考虑到水清洗过程二甲亚砜浓度较低,挥发量较小,不再定量核算。

涉密,删除!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8

3.5-6 纺丝组件清洗工艺流程

3.5.3.5 其他(精馏残液减量化装置)

为减少精馏残液的产生量和降低

DMSO 的损耗,项目新增了耙式干燥机及配

套装置用于精馏残液的减量化处置;工艺流程为:来自系统的精馏底液经闪蒸罐

浓缩后,排入干燥系统的缓存罐,再由泵按批次送至耙式干燥机进行减压蒸馏(运

行温度为

120℃、压力为-80kPa),干化处理后固含量≥95%;蒸馏气相经循环冷却

水(

32℃)+冷冻水(7℃)二级冷凝后收集于罐中,冷凝液可根据生产需要由泵

送回到干化设备进行设备清洗,也可送到溶剂回收装置进行溶剂回收;冷凝器气

相出口连接真空系统,不凝气通过真空系统末端排气口接入废气管道,经采用“两

级洗涤塔

+RTO 装置”处理后排放。

3.5.4 项目水平衡图

涉密,删除!

3.5-7 折达产后一期工程 I 阶段水平衡图

3.5 项目变动情况

3.6.1

项目变动情况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对部分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根据优化调整后的

情况,对“三废”治理设施同步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据宝万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

方案等材料,结合现场调查,一期工程

I 阶段建设内容和“三废”治理设施优化调

整情况如下。

1)生产工艺:①淘汰了原料准备工序中的物料混合(淘汰了配料釜);②

于脱单和脱泡工序增加了单体回收塔,提高单体回收效率;③

PAN 聚合原液过滤

方式由滤芯式过滤调整为滤布式密闭过滤(碳纤维行业专用)

2)生产设备:①聚合反应釜数量由 15 台调整为 13 台,总容积由 900m3 调

整为

780m3(单个釜容积 60m3 保持不变);②脱单塔数量由 10 台调整为 12 台;③

为提高单体的回收,新增了单体吸收塔;④将滤芯式过滤器调整为滤布式密闭过

滤器;⑤淘汰了或减少了配料釜、溶解罐等设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29

3)原辅材料:增加了氨水使用(氨水与聚合物中的-COOH 基团反应生成

-COONH4,提高亲水性);环评阶段废水处理药剂未予明确,本报告针对相关废水

处理药剂进行明确,具体包括葡萄糖、蔗糖(碳源)

、尿素(氮源)

、碳酸氢钠(调

整碱度)

、次氯酸钠溶液(废气和废水处理)和磷酸二氢钾(磷源)。

4)污染防治措施:①废气:滤材更换废气由采用 RTO 装置处理调整为水喷

淋处理工艺,结合工艺设备、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情况,废气处理设施风量进行了

调整;②废水:处理工艺由“多相催化氧化

/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池”优

化调整为“隔油气浮

/芬顿氧化+SBR 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 池+混凝沉淀”;

③固废:新增精馏残液减量化装置,精馏残液经减量化处置后为固态,采用包装

桶密闭包装,故不再设置精馏残液储罐;危废暂存库面积由

144m2 调整为 77m2。

3.6.2

重大变动判定结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对部分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根据优化调整后的

情况,对“三废”治理设施同步进行了优化调整;由于一期工程的罐区等公用工

程于

I 阶段建设完成,故进行重大变动分析时,企业以整个一期工程(I 阶段和 II

阶段)为对象进行评价分析。

2024 年 7 月,宝万公司委托编制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

称“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随后,宝万公司组织召开了《浙江宝万碳纤维

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非重大变动情

况分析报告》技术咨询会。

根据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结论,宝万公司一期工程优化调整后,规模、

地点、平面布局未发生变化;其他优化调整内容未导致新增污染因子,废气、废

水主要排放量均未超出原环评总量,且废气、废水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项目的

环境影响可维持原环评结论。

此外,根据验收监测结果,优化调整后各废气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均可满足

相应排放限值要求;根据总量核算章节内容核算结果,优化调整后,一期工程

I

阶段的颗粒物、

VOCs、CODCr 和 NH3-N 排放总量仍在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范围内。

对照《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试行)》

(环办

[2015]52 号)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0

和《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项目变动情况分析结果见表

3.6-1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1

3.6-1 重大变动情况判定结果一览表

判定文件

类别

清单要求

实际情况

是否构成重

大变更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

(试行)

规模

1、一次炼油加工能力、乙烯裂解加工能力增大 30%及以上;储罐总数量或总容积增大

30%及以上。

一期工程设计建设规模为年产

6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不变。优化调整后储罐数量由

14 个减

少至

11 个,储罐总容积由 24212m3 调整为 25592m3,容积

增加了约

1380m3,增加约 5.7%(小于 30%)

2、新增以下重点生产装置或其规模增大 50%及以上,包括:石油炼制工业的催化连续重整、催化裂

化、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对二甲苯(

PX)等,

石油化工工业的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

PTA)、

环氧丙烷(

PO)、氯乙烯(VCM)等。

不涉及石油炼制工业的催化连续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

化、溶剂脱沥青、对二甲苯(

PX)等,石油化工工业的丙

烯腈、精对苯二甲酸(

PTA)、环氧丙烷(PO)、氯乙烯

VCM)等重点生产装置

3、新增重点生产装置外的其他装置或其规模增大50%及以上,并导致新增污染因子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未新增重点生产装置外的其他装置,规模也未扩大。聚合

车间反应釜数量和容积均有所减少,

PAN 原丝生产规模保

25000t/a;根据总量核算章节内容核算结果,优化调整

后,一期工程

I 阶段的颗粒物、VOCs、CODCr 和 NH3-N 排

放总量仍在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范围内。

地点

4、项目重新选址,或在原厂址附近调整(包括总平面布置或生产装置发生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

显著加重或防护距离边界发生变化并新增了需搬

迁的敏感点。

项目建设地点和总平面布置与原审批基本一致。

5、厂外油品、化学品、污水管线路由调整,穿越新的环境敏感区;防护距离边界发生变化并新增了

需搬迁的敏感点;在现有环境敏感区内路由发生变

动且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增大。

未发生变化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2

判定文件

类别

清单要求

实际情况

是否构成重

大变更

生产

工艺

6、原料方案、产品方案等工程方案发生变化。

项目产品方案未发生变化。

7、生产装置工艺调整或原辅材料、燃料调整,导致新增污染因子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优化调整后不新增污染物因子及排放量。

环境保护措施

8、污染防治措施的工艺、规模、处置去向、排放形式等调整,导致新增污染因子或污染物排放量、

范围或强度增加;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调整,降低

地下水污染防渗等级;其他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或环

境风险增大的环保措施变动。

实际建设中废气、废水处理措施均有一定的优化调整,具

体见

3.1.4 小节。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废水、废气方案调整

后,废气、废水各污染物因子均能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

因子种类、排放量不增加。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

行)

性质

建设项目开发、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的

项目开发、使用功能未发生变化

规模

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

30%及以上的。

聚合车间、纺丝车间生产能力均与原环评一致,储罐储罐

总容积由

24212m3 调整为 25592m3,容积增加了约 1380m3,

增加约

5.7%(小于 30%)

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废水第一类污染

物排放量增加的。

项目优化调整前后,均不涉及一类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生产、处置或储

存能力增大,导致相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细颗

粒物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不达标区,相应

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其他大气、水污

染物因子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超标污染因子

);

位于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

大,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质量概况报告

(2023 年)》,2023 年

柯桥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均为达标区;根据前述分析,项

目优化调整后,废气(

VOCs、SO2、NOx、颗粒物)、废

水污染物(废水量、

CODCr 和 NH3-N)排放量均在原环评

审批范围。

地点

重新选址;在原厂址附近调整 (包括总平面布置变 项目建设地点与原环评一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3

判定文件

类别

清单要求

实际情况

是否构成重

大变更

)导致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变化且新增敏感点的

生产工

新增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

(含主要生产装置、设备

及配套设施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变化,导致以

下情形之一

:

(1)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 (毒性、挥发性降低的 除外

);

(2)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相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

(3)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4)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1)根据前述分析,项目优化调整后,未新增废气、废水

污染物排放种类。

2)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质量概况报告(2023 年)》,2023

年柯桥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均为达标区,且项目优化调整

后,废气、废水排放量均在原环评审批范围内。

3)优化调整前后,废水污染物均不涉及第一类污染物。

4)优化调整后,废气(VOCs、SO2、NOx、颗粒物)、

废水污染物(废水量、

CODCr 和 NH3-N)排放量均在原环

评审批范围。

物料运输、装卸、贮存方式变化,导致大气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优化调整后,物料运输、装卸、贮存方式未发生变化。

环境保护措施

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第

6 条中所列

情形之一

(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污染

防治措施强化或改进的除外

)或大气污染物无组织

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根据前述分析,项目废水、废气污染防治措施优化调整后,

未产生第

6 条中所列情形之一,也未导致无组织排放量增

加。

新增废水直接排放口

;废水由间接排放改为直接排

;废水直接排放口位置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

重的。

优化调整后,废水仍采取间接排放,且废水排放量仍在环

评审批范围内,环境影响可维持原环评结论

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

(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

织排放的除外

);主要排放排气筒高度降低 10%及以

上的。

根据前述分析,优化调整后,项目未新增主要排放口(根

据企业排污许可证,滤材更换废气排气筒属于一般排气

口),且

RTO 排气筒排放高度与原环评一致(15m)。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不利 项目优化调整后,噪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与原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4

判定文件

类别

清单要求

实际情况

是否构成重

大变更

环境影响加重的。

环评一致,可维持原环评结论。

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由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改

为自行利用处置的

(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单独开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除外

);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方式变

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优化调整后,项目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此外,项目针对精馏残液新增了减量化装置,精馏残液(渣)

产生量减少约

670.674t/a。

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导致环境风

险防范能力弱化或降低的

根据《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

本)》,企业已组建了应急组织机构,配备了应急资源、

物资等,设置了

1500m3 的事故应急池,并配备了收集截止

设施,事故应急池的暂存能力和拦截设施与原环评一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5

4 环境保护设施

4.1 污染防治措施

4.1.1

废水

4.1.1.1 环评要求

根据环评,企业废水处理要求见表

4.1-1。

4.1-1 宝万公司废水处理要求一览表

序号

项目

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1

高浓废水

水洗废水

CODcr、二甲亚砜

送至溶剂回收车间

2

中浓废水

凝污水

CODcr、氨氮、丙烯腈、硫化物、

TN、二甲亚砜、甲醛、总

氰化物和挥发酚

送新建废水处理站处

纺丝组件清洗废水

CODcr、硫化物、二甲亚砜

油剂槽清洗废水

CODcr、石油类

真空泵废水

CODcr、氨氮、丙烯腈、硫化物、

TN、二甲亚砜、甲醛、总

氰化物和挥发酚

车间地面清洗废水

CODcr、氨氮、石油类和 TN

初期雨水

CODcr

化验室废水

CODcr、氨氮和 TN

废气处理废水

CODcr、氨氮、丙烯腈、硫化物、

TN、二甲亚砜、甲醛、总

氰化物和挥发酚

生活污水

CODcr、氨氮

3

低浓废水

纺丝空调排水

CODcr

送新建废水处理站处

脱盐水站排水

CODcr、SS

循环冷却水排水

CODcr、SS

4.1.1.2 废水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1、废水收集措施落实情况

1)企业已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则设置雨水、污水收集转移系统。

2)雨水收集及排放。宝万公司已于生产装置区设置了雨水沟,雨水收集后通过

重力流汇流至雨水排放口;企业共设置了

1 个初期雨水池和配套的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主要用于收生产区块、罐区的初期雨水,初期雨水池配备有泵、输送管道等转移设施,

初期雨水经收集后通过管道泵至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6

3)废水收集措施。具体收集措施如下:

●水洗废水。水洗废水首先收集至收集罐,然后通过管道泵送至溶剂回收装置。

●凝污水。凝污水首先收集至收集池,然后通过管道泵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站。

●纺丝组件清洗废水。纺丝组件清洗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站。

●油剂槽清洗废水。油剂槽清洗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站。

●车间地面清洗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厂房外的收集池,然后通

过架空管道泵至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

●初期雨水。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池初期雨水池,然后通过管道泵送至

废水处理站处理。

●废气喷淋水、真空系统排水和化验室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厂房外的中浓度污水收

集池,然后通过架空管道输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

2、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1)废水处理思路

宝万公司废水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处理思路。

●水洗废水送至溶剂回收装置处理。

●油剂槽清洗废水送至“隔油+气浮”单元预处理,然后送至后续处理单元处理。

●凝污水、真空泵废水、纺丝组件清洗废水等中浓废水采用“芬顿氧化+SBR 池+水

解酸化池

+好氧池+MBR 池+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低浓废水直接送至综合废水处理站的混凝沉淀单元。

2)综合废水处理站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企业委托浙江水联环科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了《碳纤维废水处理

项目技术方案》(以下简称“废水设计方案”)

,并邀请专家进行了方案论证(专家论证

意见附件)

根据调查,企业根据废水设计方案建设了一座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

75t/h

(一期工程

I 阶段),采用“隔油气浮/芬顿氧化+SBR 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 池+

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及处理工艺变动情况见下表,综合废水处理

站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优化调整后废水处理设施构筑物建设情况见表

4.1-3。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7

4.1-2 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及处理工艺变动情况对比一览表

项目

废水处理

变化情况

原环评

实际建设

中浓废

油剂槽清洗废

水、凝污水、纺

丝组件清洗废水、真空泵废

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初期雨水、废气处理废

水、化验室废水、生活污水

涉密,删除!

1、处理规模:处理规模保持不变。

2、处理工艺: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多相催化调整为芬顿氧化,强化了对DMSO 的处理效果,并增加了

MBR 装置,确保废水

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3、低浓废水由接入生化单元调整至接入混凝沉淀池

低浓废

纺丝空调排水、脱盐水站排水、

循环冷却水排

涉密,删除!

4.1-2 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流程图

4.1-3 废水处理设施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数量

设施参数

1

低浓度废水收集池

涉密,删除!

2

含油污水隔油收集池

3

中浓度废水收集池

4

pH调节池

5

芬顿反应池

6

中和池

7

混凝沉淀池

8

生化调节池

9

SBR生化池

10

SBR出水池

11

水解酸化池

12

好氧池

13

MBR池

14

混凝沉淀池

15

物化污泥浓缩池

16

生化污泥浓缩池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8

初期雨水池及输送泵

聚合车间污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溶剂回收车间污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罐区污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纺丝车间中浓废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纺丝车间低浓废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9

综合动力站废水收集及输送设施

废水输送管廊

4.1-5 企业废水收集及输送设施照片

4.1-6 企业废水预处理设施及综合处理设施照片

4.1.1.3 废水治理措施小结

根据前述分析,企业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优化调整,并针对优化调整后的废水处理

设施进行了专家论证。根据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废水处理设施的优化调整不属于

重大变动。

验收监测结果和废水在线监测结果表明,优化调整后的废水处理设施能够满足废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0

处理需求,各污染物均可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4.1.2

废气

4.1.2.1 环评要求

根据项目环评,企业废气治理措施见下表。

4.1-4 环评废气治理措施要求一览表

工艺过程

废气名称

产生位置

污染物

处理方式

投料

固体投料

PAN

聚合车间废气

投料粉尘

涉密,删除!

液体投料

工艺废气

聚合

纺丝

纺丝车间工艺废气

有机废气

油雾废气

溶剂回收

溶剂回收车间废

滤材更换

滤材更换废气

纺丝组件清洗

纺丝组件清洗废

物料贮存

储罐呼吸废气

污水站

污水站废气

危废暂存

危废暂存废气

化验检测

化验室废气

涉密,删除!

4.1-7 原环评废气处理流程图

4.1.2.2 废气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1、废气收集措施

1)投料。固体投料:本项目偶氮二异丁腈等用量较少的固体物料均采用固体投

料器投加,设置固体投料间用于衣康酸的投料,投料时投料口进行抽吸集气,并对投料

间进行整体集气,废气采用滤筒除尘装置处理。

液体投料:液体投料过程挥发的废气直接通过各设备上的呼吸阀或管道接入废气收

集管道。

2)聚合。①聚合工序的废气直接接入废气收集管道;②脱单脱泡工序的废气经

循环冷却水(

32℃)+冷冻水(7℃)二级冷凝后通过真空泵呼吸阀接入废气收集管道,

采用“两级洗涤塔

+RTO 装置”处理工艺。滤材更换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采用“水喷淋”

处理工艺。

3)纺丝。本项目喷丝机头单元采取全密封的收集方式,水洗、上油、干燥等单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1

元密封,并对密闭单位进行整体集气换风,使密封单元内形成微负压。

4)溶剂回收、溶剂回收工序的废气经循环冷却水(32℃)+冷冻水(7℃)二级

冷凝后通过真空泵呼吸阀接入废气收集管道,采用“两级洗涤塔

+RTO 装置”处理工艺。

5)储罐呼吸废气。储罐呼吸废气通过呼吸阀接入废气收集管道,采用“两级洗

涤塔

+RTO 装置”处理工艺。

6)纺丝组件清洗。纺丝组件采用“二甲亚砜蒸煮+水清洗”的清洗工艺,二甲亚

砜蒸煮于密闭的设备进行,顶部设置有抽吸口,废气经收集后接入废气管道。

7)固废暂存库废气。固废暂存库进行整体集气,换气次数≥8 次/h,废气经收集

后采用“洗涤塔

+RTO 装置”处理工艺。

8)废水处理站废气

废水处理站各废气产生构筑物进行密闭加盖集气,废气经收集后接入废气收集管

道,采用“氧化喷淋

+生物洗涤塔+氨吸收”处理工艺。

2、废气治理措施

废气处理流程见图

4.1-7 和表 4.1-5。由表可知:

1)除滤材更换废气外,其它废气处理工艺均与环评一致(脱单废气和危废暂存

库废气进行废气强化处理,其中脱单废气增加了一级单体回收塔,危废暂存库废气增加

了一级洗涤塔处理措施。

。滤材更换废气最大设计风量(过滤设施滤材同时更换时)约

65000m3/h,风量远高于 RTO 处理设施风量,RTO 装置的设计风量,从风量角度分析,

RTO 装置无法处理滤材更换废气污染物。此外,滤材更换废气污染物(DMSO)浓度较

低(

≤10mg/m3),且水溶性较好,故采用水喷淋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2)废气处理设施风量由不同程度的变化,风量变化原因如下。

项目实施过程中,溶解罐、聚合反应釜等设备进行优化调整,数量有所减少;风量

减少约

700m3/h。

项目对真空系统进行了整合提升,设置真空泵组代替单个真空泵,真空泵和设备由

“一对一”优化调整为真空泵组和设备“一对多”,提高的真空系统的利用效率;真空

系统优化调整风量减少约

6229m3/h。

项目对危废暂存库建设面积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危废库的集气风量减少

1608m3/h;储罐数量和规格的调整,风量减少约 180m3/h;此外,过滤方式优化调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2

后,滤材更换废气量减少约

576m3/h。

综上,根据技术供应商和废气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后项目主要排放口(

RTO 系统)

风量由

20000m3/h 调整为 10000m3/h,原环评和调整后风量核算情况见表 4.1-6 和表 4.1-7。

根据风量核算结果,一期工程

I 阶段风量约 6152m3/h,根据验收监测结果,RTO 装置风

量约~

5920m3/h,表明 RTO 装置的设计风量基本是合理的。

项目实施过程中,纺丝车间废气、污水站废气风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纺丝车间

废气由技术供应商(意大利

MAE 公司)进行设计,进行废气设计时,为满足废气收集

的要求,同时降低对凝固浴区域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凝固浴区域采取了操作点集气和

区域整体密闭集气的方式集气;同时对水洗工段的集气方式由第一级水洗槽集气调整为

整个水洗工段集气,因此,纺丝车间废气风量大幅增加,同时也提升了纺丝工段的集气

效率。

污水站废气增加是由于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构筑物数量增加,同时对污

泥压滤等构筑物采取了集气措施,集气风量约

5064m3/h(原环评中未提出集气要求),

导致污水站废气风量有所增加,废气风量设计情况见表

4.1-8。

优化调整后排气筒设置情况见表

4.1-9。由表可知:

●主要排气口。RTO 系统排气筒的设置数量和排放高度与原环评一致。

●一般排放口。污水站废气排气筒和粉尘排气筒的设置数量和排放高度与原环评一

致,纺丝废气排气筒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

1 个排气筒,排气筒高度调整为 20m;并新

增了一个滤材更换废气排气筒。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学纤维制造

业》

HJ 1102-2020),新增的纺丝废气排气筒和滤材更换废气排气筒均不属于主要排放

口。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3

4.1-5 企业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气处理方式汇总表

工艺过程

废气名称

原环评

实际建设

变化

处理工艺

风量

处理工艺

风量

液体投料

PAN 聚合

车间废气

溶解槽、釜等

涉密,删除!

脱单废气和危废暂存废气处理措

施强化,风量调整

10000m3/h

聚合

聚合釜

真空泵、单体回收罐

溶剂回收

溶剂回收车间废气

物料贮存

储罐呼吸废气

精馏残液减量

精馏残液减量废气

危废暂存

危废暂存废气

滤材更换

滤材更换废气

RTO 调整为水

喷淋

纺丝

纺丝车间工艺废气

有机废气

处理工艺不变,风

量增大

油雾废气

纺丝组件清洗

纺丝组件清洗废气

污水站

污水站废气

增加氨吸收罐,风

量增大

化验室

化验室废气

明确了化验室废

气处理方式

4.1-6 原环评一期工程RTO装置废气处理系统风量核算一览表

废气处理装置

工程

废气来

收集方式

集气位置

参数

单个最大气

m3/h

最大集气点

数量

风量

设计风量

m3/h

m3/h

RTO 装置

DA003)

I 阶段

聚合车

间一

集气罩收集

涉密,删除!

涉密,删

除!

管道收集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4

整体集气

溶剂回收车间

管道收集

罐区

管道收集

危废暂

存间

整体集气

小计

II 阶段

聚合车

间一

集气罩收集

涉密,删除!

涉密,删

除!

管道收集

整体集气

溶剂回收车间

管道收集

罐区

管道收集

小计

合计

表 4.1-7 优化调整后一期工程 RTO 装置废气处理系统风量核算一览表

废气处理装

工程

废气来源

收集方式

集气位置

参数

单个最大气

m3/h

同步集气点数

风量

m3/h

RTO 装置

I 阶段

聚合车间一

集气罩收集

涉密,删除!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5

DA003)

管道收集

溶剂回收车间

管道收集

精馏残液减量化

管道收集

危废暂存间

整体集气

丙烯腈罐区

(一次建成)

管道集气

中间罐区

(一次建成)

管道集气

小计

II 阶段

聚合车间二

集气罩收集

涉密,删除!

管道收集

溶剂回收车间

管道收集

小计

合计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6

4.1-8 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风量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尺寸

m

数量

(座)

空间换气次

数(次

/h)

换气量

Q3= Q1+ Q2

m3/h)

1

污泥间

涉密,删除!

4

混凝加药池二

5

混凝沉淀池二

6

中间调节池

8

污泥浓缩池

9

低浓度废水收集池

10

MBR 膜池

11

回流沉淀池

12

LBQ 好氧池二

13

LBQ 好氧池一

14

沉淀池

15

水解酸化池二

16

水解酸化池一

17

SBR 出水池

18

SBR 生化池 B

19

生化调节池

20

SBR 生化池 A

21

混凝沉淀池一

22

中和池一

23

混凝加药池一

24

芬顿反应池、中和池、

PH 调节池

25

中浓度废水收集池

26

含油废水隔油收集池

27

气浮机

28

设计预留风量

29

合计

4.1-9 优化调整后一期工程排气筒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排气筒名

排气口

类型

排气筒设置

原环评

优化调整后

废气

高度

废气

高度

1

粉尘排气

一般排

放口

投料粉尘

15m

投料粉尘

15m

2

RTO 系统

排气筒

主要排

放口

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计废气、储

罐呼吸废气、危废库废气、

滤材更换废气

15m

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计废气、储

罐呼吸废气、危废库废

气、精馏残液减量化废气

15m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7

3

纺丝废气

排气筒

一般排

放口

有机废气和油雾废气

15m

有机废气、油雾废气

20m

4

滤材更换废气排气

一般排

放口

/

/

滤材更换废气

15m

5

污水站排

气筒

一般排

放口

污水站废气

15m

污水站废气

15m

6

化验室废

一般排

放口

化验室废气

/

化验室废气

25m

涉密,删除!

4.1-8 企业废气处理实际工艺流图

污水站废气收集设施

纺丝车间废气收集设施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8

聚合车间废气收集设施

罐区废气收集设施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9

溶剂回收车间废气收集设施

投料粉尘收集设施

危废暂存库废气收集设施

4.1-11 废气收集设施现状照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0

水喷淋

+RTO 处理设施

污水站废气处理设施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1

滤筒式除尘设施

滤材更换废气处理设施

4.1-12 废气处理设施现状照片

4.1.2.3 废气治理措施小结

1、废气治理措施变动情况。除滤材更换废气外,其它废气处理工艺均与环评

一致(脱单废气和危废暂存库废气进行废气强化处理,其中脱单废气增加了一级

单体回收塔,危废暂存库废气增加了一级洗涤塔处理措施。)。此外,企业废气处

理系统风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根据非重大变动情况分析报告,废气处理设施的变动调整不属于重大变动。

3、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各废气排气筒的各污染物均可满足相应排放标准限值

要求,其中,纺丝废气的油雾和有机废气最大处理效率分别可达

99%和 97.5%,

RTO 装置的最大处理效率为 97.1%,说明纺丝废气处理设施和 RTO 装置运行正常。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2

此外,根据总量核算结果可知,

I 阶段生产线达产时,项目废气污染物(颗粒

物、

SO2、NOx 和 VOCs)排放总量仍在环评审批总量范围内。

4.1.3

固废

4.1.3.1 环评要求

根据原环评,项目固废暂存措施和处置措施见下表。

4.1-9 原环评固废暂存措施

序号

固废类别

暂存措施

1

一般固废

设置一般固废仓库一座,面积约

564m2

2

危险废

其它危险废物

设置危废暂存库一座,面积

144m2。

精馏残液

设置精馏残液罐一个,容积约

30m3

4.1-10 固废处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固体废物

危废代码

处置方式

1

危险废物

过滤滤渣

265-103-13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2

纺丝废丝

265-101-13

3

废油剂

900-249-08

4

精馏残液

265-103-13

5

废聚合物

265-103-13

6

沾染危险废物包装材料

900-041-49

7

污水站物化污泥

265-104-13

8

污水站生化污泥

待鉴定

鉴定前作为危险废物处置,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妥善处置

9

化验室废物

900-047-49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10

废矿物油

900-249-08

11

废劳保用品

900-041-49

12

一般固废

一般包装材料

/

外售资源利用

13

卷绕废丝

/

资源化利用

14

废滤材

/

无害化处置

15

废膜组件

/

资源化利用

16

收集粉尘

/

无害化处置

17

生活垃圾

/

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4.1.3.2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1、一般固废

企业一般固废暂存措施和处置措施与原环评一致。企业一般固废主要为卷绕

废丝、产品包装、废滤材、废膜组件、收集粉尘和生活垃圾。企业设置了一座一

般固废仓库,面积约

564m2。卷绕废丝、产品包装外售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3

收集,使用加盖式生活垃圾桶盛装。

2、危险废物

1)暂存措施

项目设置了精馏残液减量化装置,减量化处理后,精馏残液中液体含量较低,

不再采用储罐储存。

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了全自动程序控制系统,实现了聚合工段和纺

丝工段各工序的精确控制,减少了

PAN 聚合液中低聚物和高聚物的产生,进而使

过滤过滤、精馏残渣和废聚合物的产生量亦同步减少。纺丝过程的全自动程序控

制,提升了成丝率,因而纺丝废丝量亦大幅降低。

企业废水处理站的生化工艺由“水解酸化

+A/O+二沉池”优化为“SBR+水解

酸化

+MBR 膜池”,SBR 工艺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在反应阶段能使微生物与

有机物充分反应,提高了底物的去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泥产生量。

MBR

膜池用膜组件代替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的二沉池,生物反应器内能够保持较高

的污泥浓度,硝化能力强,污染物去除率高,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自身氧化程

度高,从而使污泥产量减少。

综上,根据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和固废产生台账,目前,企业废水处理站尚未

产生生化污泥。

企业生化处理采用了“蓝必清

(LBQ)高效复合微生物”,该复合菌群由 100 多

种微生物组成,主要用于具有高

COD、高毒性、高盐分等特点的农药、医药、染

料及其他化工行业废水生物处理;根据企业废水处理站实际运行情况(在不运行

芬顿处理设施情况下)

,结合在线监测数据和验收监测数据,企业废水经生化处理

后,各污染物指标均可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

1 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和表 3 限值要求。因此,芬顿处理设施作为备用设施

配置,以应对废水的负荷冲击和非正常工况。综上,目前污水站尚未产生物化污

泥。

基于以上原因,企业于纺丝车间裙房设置了一座危废暂存库,面积由

144m2

调整为

77m2,顶部满足防风、防雨和防晒要求,地面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并铺设

0.5 厚 PE 防水层,满足防腐防渗要求。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4

2)处置措施

由表可知,企业已于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和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签

订了危废处置协议,危险废物均可得到合法处置。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5

4.1-10 企业固废产生及处置方式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废物类别

产生量(

t/a)

处置方式

环评(

I 阶段)

统计时段内

折达产

1

过滤滤渣

二甲亚砜回用过

滤、脱单后过滤、

纺丝前过滤

聚合物、滤材、二

甲亚砜等

涉密,删除!

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绍兴凤登环保

有限公司

2

纺丝废丝

纺丝

废丝、二甲亚砜等

3

卷绕废丝

卷绕

废丝

外售资源化利

4

废油剂

纺丝油剂废气净化处理及油剂使用损

纺丝油剂

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绍兴凤登环保

有限公司

5

精馏残液

溶剂回收装置

聚合物、杂质、二甲亚砜、丙烯腈等

6

废聚合物

废原液处理

聚合物、杂质、二甲亚砜、丙烯腈等

7

沾染危险废物包装

材料

纺丝油剂使用、氢氧化钠等原料使用

塑料桶及沾染的

油剂等物料

8

一般包装

材料

产品包装

木架、纸盒

外售资源化利

9

污水站物

化污泥

废水物化处理

半固

二甲亚砜、污泥等

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绍兴凤登环保

有限公司

10

污水站生

化污泥

*

废水生化处理

半固

生化污泥

11

废滤材

压缩空气及制氮系统及其它公用工程

滤材更换

活性炭等

无害化处置

/资

源化利用

12 废膜组件 脱盐水制备装置膜 固

RO 膜组件

外售资源化利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6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废物类别

产生量(

t/a)

处置方式

环评(

I 阶段)

统计时段内

折达产

组件更换

13 收集粉尘

废气处理

衣康酸等

无害化处置

14

化验室废

原材料及样品检验

检测

废药品、废试剂瓶

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绍兴凤登环保

有限公司

15 废矿物油

设备维护保养及废

水处理

废矿物油

16

废劳保用

设备维护保养

含矿物油的布料

17 废活性炭 化验室废气处理

活性炭、有机废气

18 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垃圾

有机物

由环卫部门清

运处置

注:

*生化污泥鉴定前按照危险废物管理,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合法处置。**精馏残液为减量化处理后的量。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7

标识标牌

内部监控设施

导流沟

泄露收集设施

危废暂存库

标识标牌

内部现状

一般固废仓库

4.1-13 固废仓库设置情况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8

标识标牌

4.1-14 固废进出口标识情况

4.1.4

噪声

1、噪声源强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一期工程

I 阶段主要噪声设备及源强见下表。

4.1-11 I 阶段主要设备声源噪声

位置

噪声源

声源种类

噪声源强

(dB)

持续时间

(h/a)

聚合车间

物料泵

固定声源

75~80

8000

真空泵

固定声源

80~85

8000

电机

固定声源

75~80

8000

纺丝车间

纺丝机

固定声源

85~90

8000

水洗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热水牵伸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上油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干燥机

固定声源

85~90

8000

蒸汽牵伸机

固定声源

85~90

8000

卷绕机

固定声源

85~90

8000

物料泵

固定声源

75~80

800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59

位置

噪声源

声源种类

噪声源强

(dB)

持续时间

(h/a)

水泵

固定声源

80~85

8000

溶剂回收车间

物料泵

固定声源

75~80

8000

真空泵

固定声源

80~85

8000

水泵

固定声源

80~85

8000

循环水站

水泵

固定声源

80~85

8000

污水站

水泵

固定声源

75~80

8000

加药设备

固定声源

75~80

8000

空压及制氮站

干燥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压缩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循环冷却水及冷

冻站

制冷机

固定声源

75~80

8000

水泵

固定声源

75~80

8000

冷却塔

固定声源

80~85

8000

冷水机组

固定声源

80~85

8000

罐区

物料泵

固定声源

80~85

3300

废气处理

风机

固定声源

80~85

8000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1、合理设备选型,对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对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配备减振基础,并布置于综合动力站房内;污水站的水

泵布置于泵房内,

RTO 装置风机和污水站废气处理设施的风机设置有隔声设施(具体措

施见下图)

3、对设备和隔声降噪设施加强维护和保养。

综合动力站房

泵房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0

污水站废气处理设施风机隔声设施

RTO 装置风机隔声设施

4.1-15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4.1.5

土壤及地下水

1、源头控制

项目各类生产废水转移尽量采用架空管道,不便架空时,采用明管套明沟方式,并

做好管道、明沟的防渗处理,采取防腐蚀、防沉降、防折断措施。

2、分区防渗措施

企业已落实分区防渗措施,具体防渗措施见下表。企业与厂区内共设置了

3 个地下

水监测井,地下水监测井情况见下图。

4.1-12 企业分区防渗措施一览表

装置

/单元名称

污染防治区域及部位

污染防治区类别

防渗措施

主体工程

聚合车间

单体回收罐等罐基础;真空泵机组基础、废水收集沟及收集池底板及壁板

重点污染防治区

涉密,删除!

其他区域

一般污染防治区

纺丝车间

原液储罐、凝固浴槽、凝

固浴循环箱及水洗槽基

础,油剂调配槽及油剂储

罐基础

重点污染防治区

其他区域

一般污染防治区

储运工程

罐区

罐基础、储罐到防火堤之

间的地面及防火堤

重点污染防治区

中间罐区

罐基础、储罐到防火堤之

间的地面及防火堤

化学品库

地面

重点污染防治区

综合仓库、仓库

地面

非污染防治区

公辅及环保设

溶剂回收车间

二甲亚砜稀溶液罐、成品

罐、凝污水罐等罐体基础,

水环泵循环池底板及壁板

重点污染防治区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1

装置

/单元名称

污染防治区域及部位

污染防治区类别

防渗措施

其他区域

一般污染防治区

危废暂存库

地面

重点污染防治区

污水站

(包含事故

应急池、初期雨水

)

池体的底板与壁板

重点污染防治区

总配电站、办公

楼、事故泵房、聚

合回收控制室等

地面

非污染防治区

污水检查井

池体的底板与壁板

重点污染防治区

冷却循环水系统、

除盐水站

排污水池的底板与壁板

重点污染防治区

冷却塔底水池、吸水池及

加药间等其他区域

一般污染防治区

4.1-16 地下水监测井设置照片(共设置 3 个 )

4.2 其它环保措施

4.2.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应急预案编制及备案情况

宝万公司于

2024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并向绍兴市生态

环境局柯桥分局进行了备案(备案号:

330603-2024-073-H)。

2、事故应急池设置情况

根据调查,企业罐区南侧设置了

1 个事故应急池(见图 4.1-16),容积为 1500m3。

符合环评中关于事故应急池容积(

1500m3)的要求。

3、应急物资、设备配备情况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2

根据调查,宝万公司厂区已配备了有限空间器材、消防物资、个人防护器材及其他

应急物资和设备,能够满足《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

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应急物资、设备配置要求。

企业应急物资、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

4.2-1 宝万公司应急物资、设备配置情况一览表

类型

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消防物资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4kg

494 只

各车间、仓库

室内单出口消火栓及箱

193 只

各车间、仓库

室外消火栓

若干

消防泵房

半固定式泡沫灭火装置

1

消防泵房

消防沙

若干

厂区

应急药箱

4 只

综合楼、各车间、公用工程

个人防护

器材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5 套

车间、污水站

过滤式防毒面具

10 套

应急物资仓库

防护面罩

10 只

应急物资仓库

长帮塑胶手套

10 副

应急物资仓库

长筒雨胶靴

10 双

应急物资仓库

重型防化服

2 套

应急物资仓库

轻型防护服

10 套

应急物资仓库

隔热服

10 套

应急物资仓库

有限空间

器材

安全帽

2 个

应急物资仓库

井口安全爬梯

2 只

应急物资仓库

提升型救援三角架

1 套

应急物资仓库

安全带

4 副

应急物资仓库

防坠器

4 只

应急物资仓库

手提式鼓风机

2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对讲机

4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反光马甲

4 件

应急物资仓库

其他应急

物资

便携式报警仪

11 只

车间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14 只

车间、污水站

对讲机

10 只

制造部

空气呼吸器钢瓶

5 套

应急物资仓库

防爆潜水泵

4

应急物资仓库

蜡旗绳

10 根

应急物资仓库

麻绳

4 卷

应急物资仓库

10#铁丝

20kg

应急物资仓库

三级配电箱

4 只

应急物资仓库

编织袋

10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吸油毡

200kg

应急物资仓库

消防水带

5 卷

应急物资仓库

应急灯

2 只

应急物资仓库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3

警戒绳

20 卷

应急物资仓库

消防员灭火服

10 套

应急物资仓库

防爆手电筒

10 个

应急物资仓库

防水防火帆布

10 张

应急物资仓库

手持扩音器

2 个

应急物资仓库

便携式排风扇

2 个

应急物资仓库

爆闪警灯

5 只

应急物资仓库

提升型救援三角架

1 副

应急物资仓库

安全带

10 卷

应急物资仓库

担架

2 副

应急物资仓库

工兵铲

5 把

应急物资仓库

液压扩张器

1 套

应急物资仓库

管道快修胶带

5 卷

应急物资仓库

堵漏胶带

5 卷

应急物资仓库

救护药品(创口贴、红药水、止血带、

脱脂棉、酒精棉、烫伤药等)

若干

综合楼、各分厂

4、安全诊断和评估情况

2024 年,企业委托编制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

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以下简称“安评报告”

2024 年 10 月,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以“浙应急危化项目安条审字

[2024]40 号”出具了审查意见书。经查

阅安评报告,

RTO 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危险废物贮存等环保设施均纳入了安全评估。

5、厂区雨污水排放及应急切换设施设置系统图

厂区雨污水排放及应急切换设施设置系统见下图。

事故消防废水

泄露物料

厂区雨水

废水

事故应急池

废水收集处理设施

雨水管网

初期雨水池

清净雨水

市政雨水管网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不合格

废水

4.2-1 厂区雨污水排放及应急切换设施设置系统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4

事故池

/初期雨水池及配套切换阀

罐区围堰设置情况

4.2-2 企业设置的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罐区围堰

4.2.2

规范化排污口、监测设施及在线监测装置

4.2.2.1 废水

1、规范化排污口。根据调查,企业废水处理站已设置规范化排污口,具体见下图。

2、在线监测装置。根据调查,企业废水处理站排放口已设置在线监测设施,监测

内容包括流量、

pH、CODCr 和 NH3-N。具体见下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5

污水排放口规范化设置及在线监测设施

雨水排放口规范化设置情况

4.2-3 宝万废水规范化排污口和在线监测设施

3、在线监测设施验收情况

宝万公司组织绍兴市三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在线监测设施进行了性能比对试验,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数据已联网至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

2025 年 1 月

10 日,宝万公司实施了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设施验收(验收意见见附件)。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6

4.2.2.2 废气

企业依据《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7-2007)等技术规范文件设置了规

范的采样口,并设置了采样平台。部分废气采样口及采样平台设置情况见下图。

RTO 装置排放口规范化设置情况

滤材更换废气排放口规范化设置及情况

粉尘排放口规范化设置及情况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7

污水站废气排放口规范化设置情况

化验室废气排放口设置情况

4.2-4 废气采样口规范化设置情况

4.3 环保设施投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

企业环保投资及“三同时”落实情况见表

4.4-1。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8

4-4-1 环评批复落实情况及环保投资一览表(与一期工程 I 阶段相关)

序号

类别

环评批复

实际建设情况

投资

(万元)

1

废水

落实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厂区生产性废水输送管道应架空布设。项目一期工程设置一座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

150m3/h,采用“多

相催化氧化

/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池”处理工

艺。其中凝污水、真空泵废水、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和纺丝组件清洗废水采用多相催化氧化工艺进行预处理,油剂槽清洗废水和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采用溶气气浮工艺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汇同其他废水一并进入废水处理站 , 经 处 理 达 到 《 石 油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31571-2015)中表 1 间接排放限值和表 3 排放限

值,具体限值参见《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达到上述要求的废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送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外排。

1、项目已落实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并设置了规范的排污口。

2、企业建设了一座综合废水处理站,规模为 75t/h(一期工程

I 阶段),采用“隔油气浮/芬顿氧化+SBR 池+水

解酸化池

+好氧池+MBR 池+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360

2

废气

落实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气应分类收集处理,规范设置排气筒和标准化取样平台。本项目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经

“两级洗涤塔”

预处理后,与固废储存废气和滤材更换废气一并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组件蒸煮废气与纺丝车间机头、凝固浴废气经

“水洗塔”处理后,与经“水

洗塔

+高效静电除油”处理后的纺丝车间油雾废气,通过同

一排气筒排放;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

“碱喷淋+生物洗

涤塔

”装置处理,高空达标排放。废气经有效处理后,污

染 物 排 放 执 行 《 石 油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31571-2015)表 5 和表 6 排放限值,恶臭污染物

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454-1993)中的

二级标准排气筒高度须符合规定要求。加强设备、储罐密闭性,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项目废气应分类收集处理,规范设置排气筒和标准化取样平台。

1)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滤筒式除尘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排气筒高空排放。 (

2)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

罐呼吸废气经

“两级洗涤塔”预处理后,汇同固废储存

废气一同送至

RTO 装置处理,尾气通过 15m 高排气

筒高空排放。

3)企业对过滤方式进行优化提升,滤材更换废气经

收集后采用喷淋处理工艺,尾气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

空排放。

4)组件蒸煮废气经“水洗塔”处理后与纺丝车间机

头、凝固浴废气经

“水洗塔+高效静电除油”处理后通过

20m 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

5)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生物洗涤塔+

氨洗涤罐

”装置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28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69

序号

类别

环评批复

实际建设情况

投资

(万元)

3

噪声

合理设计厂区平面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落实好降噪隔音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

1)合理设备选型,对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选

型时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对空压机、风机、

水泵等高噪声设备配备减振基础,空压机单独设立机房。

24

4

固废

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处置原则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建立台账制度,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过滤滤渣、纺丝废丝、废油剂、精馏残液、废聚合物等危险废物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应委托相关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危险废物在

厂 区 内 暂 存 按 《 危 险 废 物 贮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18597-2001)及修改单(公

2013 年第 36 号)执行。项目污水站生化污泥作为待

鉴定固废,鉴定前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1、一般固废仓库。企业一般固废主要为卷绕废丝、产品包装、废滤材、废膜组件、收集粉尘和生活垃圾。企业设置了一座一般固废仓库,面积约

564m2。

2、危废暂存库。企业于纺丝车间裙房设置了一座危废暂存库,面积约

77m2,顶部满足防风、防雨和防晒要

求,地面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并铺设了

0.5 厚 PE 防水

层,满足防腐防渗要求。

65

5

总量控制

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及排污权交易制度。本项目实施后你公司污染物总量控制值为:废水排放量≤204.1013 万 吨 / 年 、 COD≤163.281 吨 / 年 ( 纳 管 量 1020.507 吨/年)、氨氮≤20.41 吨/年(纳管量 71.435 吨/年)

、二氧化硫

≤13.188 吨/年、氮氧化物≤28.544 吨/年、

颗粒物

≤2.1 吨/年、VOCs≤35.828 吨/年。你公司须按我局

柯桥分局的总量平衡方案意见落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并按照承诺,落实项目污染物总量来源前,项目不得投产;

企业已通过排污权交易系统完成了一期工程

I 阶段的

总量,具体见附件

3349.28

6

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0

4-4-2 环评报告中环评措施落实情况一览表(与一期工程 I 阶段相关)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环评措施落实情况

废气

1、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

2、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固废储存废气

和滤材更换废气经收集后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

3、纺丝车间工艺废气经收集后送至“水喷淋+高效静电除油”系统处理。

4、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次氯酸钠)+生物洗涤塔”装置处理。

5、规范液体物料暂存。丙烯腈采用内浮顶罐储存,二甲亚砜和丙烯酸甲酯采用

固定顶罐储存,并采用氮封

+呼吸阀控制措施。

6、液态物料输送和投料均采用管道输送。

7、企业在生产中应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

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计划,定期检测并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

冒、滴、漏现象。

8、建立废气治理设施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VOCs 处理设施的主要运行和

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操作温度、停留时间等关键运行参数;

此外,台账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3 年。

1、投料粉尘经收集后采用滤筒除尘(袋式滤材)装置处

理。

2、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

吸废气、固废储存废气经收集后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

滤材更换废气(设备优化、浓度低、风量大)不适宜采用

RTO 焚烧处置,送至水喷淋处理装置处理。

3、纺丝车间工艺废气经收集后送至“水喷淋+高效静电除

”系统处理。

4、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次氯酸钠)+生物

洗涤塔

”装置处理。

5、丙烯腈采用内浮顶罐储存,二甲亚砜和丙烯酸甲酯采

用固定顶罐储存,并采用氮封

+呼吸阀控制措施。

6、液态物料输送和投料均采用管道输送。

7、项目投产后,企业将根据管理要求制定泄漏检测与修

复(

LDAR)计划,并实施定期检测并及时修复。

8、企业已建立废气治理设施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

VOCs 处理设施的主要运行和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

气处理量、操作温度、停留时间等关键运行参数。

废水

1、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本项目废水处理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处理思路。

本项目拟针对一期工程设置一座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

150m3/h(I

1、企业已建立“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

排水体制。

2、企业建设了一座综合废水处理站,规模为 75t/h(一期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1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环评措施落实情况

阶段和

II 阶段各 75t/h),采用“多相催化氧化/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池”

处理工艺。其中,凝污水、真空泵废水、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和纺丝组件清洗废

水采用多相催化氧化工艺进行预处理,油剂槽清洗废水和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采

用溶气气浮工艺进行预处理,然后汇同其他废水一同处理。

3、设置规范的废水排放口。原则上,企业厂区只应设置一个标准化排污口,排

污口应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污口(源)》(GB15562.1-1995)设置图

形标志,设置应急切断阀和标识牌。此外,排污口应预留采样口,并设置在线

监测设施。

4、企业不得设置清净下水排放口;并设置规范的雨水排放口。

5、考虑到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主要为二甲亚砜、丙烯腈,建议建设单位委托设计

单位编制废水处理设计方案,并经充分论证后建设实施。

工程

I 阶段),采用“隔油气浮/芬顿氧化+SBR 池+水解酸

化池

+好氧池+MBR 池+混凝沉淀”处理工艺。

3、企业已设置规范的废水排放口,厂区设置了一个排污

口,设置了图形标志、应急切断阀和标识牌。排污口预留

了采样口,并设置在线监测设施。

(见

4.2.2.1 章节内容)。

4、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未设置

清下水排放口;企业厂区较大,经当地管理部门同意,企

业共设置

5 个雨水排放口,并已载入排污许可证。

5、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企业委托浙江水联环科集团有限

公司编制了《碳纤维废水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以下简称

“废水设计方案”)

,并邀请专家进行了方案论证(专家论

证意见附件)。

噪声

1、选用低噪声设备。机泵应优先选用变频调速装置,风机应优先选用宽叶片、

低转速的低噪声风机。

2、对机泵等类的噪声设备设置隔声罩等隔声降噪徐欧式。

3、对于风机类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可采取安装消声器等适当的消音措施,减少气

流脉动噪声;较大型机泵类设备还应加装防振垫片,减少振动引起的噪声;此

外,管道与振动设备的连接由刚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避免机械设备激发管道

振动。

4、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

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1、合理设备选型,对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选型时

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对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配备减振基础,并布置于综合

动力站房内;污水站的水泵布置于泵房内,

RTO 装置风

机和污水站废气处理设施的风机设置有隔声设施(具体措

施见图

4.1-15)。

3、对设备和隔声降噪设施加强维护和保养。

固废

1、本项目新建危废暂存库 1 座(一期工程),面积分别约 144m2,危废暂存库 1、企业已设置 1 座危废暂存库,项目实施过程企业采取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2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环评措施落实情况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清单建设,可满足防风、防雨、

防晒和防渗要求。

2、各类危险废物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

化处置。

3、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和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危险固废的申报

登记和转移联单制度;以实现对其产生、转移、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监管。

了精馏残液减量化措施,结合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提升、

污水处理工艺优化,危废产生量较小,故

I 阶段设置的危

废仓库面积约

77m2。

2、根据危废处置协议,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

置。

3、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危废转

移过程中落实了危废转移联单要求。

地下水 及

土壤

1、提高设备和管线的密闭性,减少物料的跑、冒、滴、漏;

2、废水收集和输送管道的敷设应采用“可视化”原则,即采用明沟套明管或架空

敷设,做到污染物

“早发现、早处理”。

3、根据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将装置区划分

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对装置区进行重点防渗。

4、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在厂区及其周边区域布设一定数量的地

下水污染监控井,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评价地下水受到的污染影响。

1、企业反应器、液体物料、废水等贮存和转移均采用密

闭设备和管道。

2、厂房外废水收集和输送采用架空管道。

3、已落实分区防渗措施,具体见表 4.1-11。

4、企业已于厂区内设置地下水监测井(见图 4.1-16),后

续将根据管理部门要求和《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

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开展自行监测。

环境风险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能力。

宝万公司于

2024 年 7 月编制完成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

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

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

,并向绍兴市生态环

境局柯桥分局进行了备案(备案号:

330603-2024-073-H)。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3

5 环评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5.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5.1.1 主要结论

本项目为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

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工业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符合“三线一单”要求。

生产装置工艺废气采用洗涤、

RTO 焚烧等相适宜处理方式;废水分类收集、分质

处理;项目设置溶剂回收系统,降低二甲亚砜单耗;项目新增污染物总量于柯桥

区按比例削减替代平衡。项目“三废”污染物经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污染治

理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经预测对区域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环境质

量能够维持现有水平。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5.1.2 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环评,宝万公司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污染防治设施见

5-1。

5-1 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处理效果

废气

1、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

2、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固废储

存废气和滤材更换废气经收集后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

3、纺丝车间工艺废气经收集后送至“水喷淋+高效静电除油”系统处理。

4、污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次氯酸钠)+生物洗涤塔”装置处理。

5、规范液体物料暂存。丙烯腈采用内浮顶罐储存,二甲亚砜和丙烯酸甲

酯采用固定顶罐储存,并采用氮封

+呼吸阀控制措施。

6、液态物料输送和投料均采用管道输送。

7、企业在生产中应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

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计划,定期检测并及时修复,防

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8、建立废气治理设施台账,记录废气收集系统、VOCs 处理设施的主要

运行和维护信息,如运行时间、废气处理量、操作温度、停留时间等关键

运行参数;此外,台账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3 年。

废气达标排放

废水

1、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2、本项目废水处理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处理思路。

本 项目 拟针 对一 期工 程设 置一 座废 水处 理站 ,设 计处 理规 模分 别为

废水达标排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4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处理效果

150m3/h,采用“多相催化氧化/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池”处理工

艺。其中,凝污水、真空泵废水、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和纺丝组件清洗废水

采用多相催化氧化工艺进行预处理,油剂槽清洗废水和车间地面清洗废水

采用溶气气浮工艺进行预处理,然后汇同其他废水一同处理。

3、设置规范的废水排放口。原则上,企业厂区只应设置一个标准化排污

口,排污口应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污口(源)》

GB15562.1-1995)

设置图形标志,设置应急切断阀和标识牌。此外,排污口应预留采样口,

并设置在线监测设施。

4、企业不得设置清净下水排放口;并设置规范的雨水排放口。

噪声

1、选用低噪声设备。机泵应优先选用变频调速装置,风机应优先选用宽

叶片、低转速的低噪声风机。

2、对机泵等类的噪声设备设置隔声罩等隔声降噪徐欧式。

3、对于风机类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可采取安装消声器等适当的消音措施,

减少气流脉动噪声;较大型机泵类设备还应加装防振垫片,减少振动引起

的噪声;此外,管道与振动设备的连接由刚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避免机

械设备激发管道振动。

4、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

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GB12348-2008

中的

3 类标准

固废

1、本项目新建危废暂存库 1 座(一期工程),面积约 144m2,危废暂存库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清单建设,可满足防风、防

雨、防晒和防渗要求。

2、各类危险废物委托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一般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

或无害化处置。

3、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

法》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危险

固废的申报登记和转移联单制度;以实现对其产生、转移、运输和处置全

过程监管。

无害化、资源化、

减量化处置

地 下

水 及

土壤

1、提高设备和管线的密闭性,减少物料的跑、冒、滴、漏;

2、废水收集和输送管道的敷设应采用“可视化”原则,即采用明沟套明管

或架空敷设,做到污染物

“早发现、早处理”。

3、根据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将装置

区划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对装置区进行

重点防渗。

4、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在厂区及其周边区域布设一定数

量的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评价地下水受到的污染

影响。

不污染地下水及

土壤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5

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内容

处理效果

环 境

风险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

处置能力。

最大程度的降低

风险事故的发生

概率

5.1.3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

根据环评报告,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见下表。

5-2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要求一览表

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及要求

废水

项目废水排入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处理,不向周围地表水体排放。

根据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原环评预测结论,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尾水排入钱塘江不会对海域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本项目污水不向周围地表水体排放,因此不会影响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

地下水

经预测,在

100d、365d、1000d 三种预测时间条件下,厂界处地下水

氰化物最大贡献值值和预测值(叠加背景值)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V 类水标准;厂界处 CODMn 贡献值和预测值(叠加背

景值)符合

GB/T14848-2017IV 类水标准。由预测结果可知,随着预测时间

的变化,渗透污染物在水力作用下向下游迁移,在

100d、365d、1000d 三

种预测时间条件下,污染物预测值超标影响范围均位于厂区内,即非正常工况下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厂区内。

废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

建设能够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时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

100%;

2)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

30%;

3)本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叠加现状浓度、在建、拟建

项目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叠加后的短期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恶臭影响分析:为减少本项目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

从工艺设计、物料输送、过程控制、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经对比分析,丙烯腈、甲硫醚、二甲二硫、丙烯酸甲酯等恶臭污染物的区域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其嗅阈值,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废气收集管理,减少非正常排放,则正常生产时厂界恶臭影响可接受。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噪声

经预测:采取本评价提出措施处理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声环境噪

声级贡献值不大,厂界各预测点噪声值均能达到

GB12348-2008《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3 类类标准限值。

固废

厂区内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

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要求的危废暂存库,危险废物委

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废物综合利用,污水站生化污泥性质待鉴定,若鉴定结果属于危险废物则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鉴定结果属于一般废物,则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环卫清运。本项目固体废物采用综合利用以及委托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6

环境风险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

IV 级,经预测,大气环境风险主要为

丙烯腈储罐泄露,在最不利及气象条件下,丙烯腈和

CO 不会对周边居民产

生不利用下。为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及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从原辅料、产品、危废的贮存、运输及日常生产操作着手,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加强风险管理,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一旦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在企业在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其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控制,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5.2 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2022 年 8 月 1 日,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以“绍市环审〔2022〕27 号”文出具了“关

于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根据你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浙

江宝万碳纤维有限

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 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以

下 简 称 《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 浙 江 省 企 业 投 资 项 目 备 案 ( 赋 码 ) 信 息 表

2203-33*开通会员可解锁*-968806)及浙江环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的技术咨询报告(浙

环评估〔

2022〕257 号)、柯桥区行政审 批局的初审意见和我局柯桥分局的总量平

衡方案意见等材料

以及本项目环评行政许可公示意见反馈情况,在项目符合产业

政策、能耗政策、选址和布局符合法定规划、

“三线一单”生态 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等要求,并依法取得相关许可的前提下,原

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

二、该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柯桥区马鞍街道兴滨路和北十二路交叉口,新

增用地

760 亩,拟新建生产车间、仓库、公用工程车间、变电用房、办公及生活

用房等,主要购置

12 条聚合生产线、24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12 万吨 PAN 基

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能力。其中,项目一期新建

6 条聚合生产线、12 条纺丝生产线,

形成年产

6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一期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新

3 条聚合生产线、5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2.5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

力;第二阶段新建

3 条聚合生产线、7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3.5 万 PAN 基碳纤

维原丝生产能力;项目二期新建

6 条聚合生产线、12 条纺丝生产线,形成年产 6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生产装置和产品工艺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要

求执行。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7

三、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各种

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及资源消耗。各项

环保设施设计应当由具有环保设施工

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接,并经科学论证,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应做好以下工

作:

(一)落实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厂区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厂区生产性

废水输送管道应架空布设。项目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各设置一座废水处理站,设

计处理规模分别为

150m3/h,采用“多相催化氧化/溶气气浮+水解酸化+A/O+二沉

池”处理工艺。其中凝污水、真空泵废水、废气处理装置废水

和纺丝组件清洗废

水采用多相催化氧化工艺进行预处理,油剂槽清洗废水和车间地面清洗废水采用

溶气气浮工艺进行预处

理,预处理后的废水汇同其他废水一并进入废水处理站,

经处理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1-2015) 中表 1 间接排放

限值和表

3 排放限值,具体限值参见《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达到上述要求的

废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送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外排。做好

厂区相关区域的防渗防漏措施,防止对地下水、土壤的污染。

(二)落实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气应分类收集处理,规范设置排气筒和标

准化取样平台。本项目投料粉尘经收集送至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高空达标排放;

聚合车间工艺废气、溶剂回收车间工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经“两级洗涤塔”预

处理后,与固废储存废气和滤材更换废气一并送至

RTO 处理系统处理后,高空达

标排放;组件蒸煮废气与纺丝车间机头、凝固浴废气经“水洗塔”处理后,与经

“水洗塔

+高效静电除油”处理后的纺丝车间油雾废气,通过同一排气筒排放;污

水站废气经收集后送至“碱喷淋

+生物洗涤塔”装置处理,高空达标排放。废气经

有效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

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1-2015)

5 和表 6 排放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454-1993)

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参见《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排气筒高度须符合规定

要求。加强设备、储罐密闭性,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

(三)落实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

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建立台账制度,

规范设置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和一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8

般工业固废分类收集、堆放、分质处置,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过滤

滤渣、纺丝废丝、废油剂、精馏残液、废聚合物等危险废物应控制在

6081.732 吨/

年以下,并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应控制在

3046.068

/年以下,并委托相关单位安全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危

险废物在厂区内暂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

(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执行。项目污水站生化污泥作为待鉴定固废,年产量 186

/年,鉴定前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设计厂区平面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

落实好降噪隔音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

四、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及排污权交易制度。本项目实施后你

公司污染物总量控制值为:废水排放量

≤204.1013 万吨/年、COD≤163.281 吨/年(纳

管量

1020.507 吨/年)、氨氮≤20.41 吨/年(纳管量 71.435 吨/年)、二氧化硫≤13.188

/年、氮氧化物≤28.544 吨/年、颗粒物≤2.1 吨/年、VOCs≤35.828 吨/年。你公司须

按我局柯桥分局的总量平衡方案意见落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并按照

承诺,落实项目污染物总量来源前,项目不得投产;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环

境影响报告书》中明确的总量进行控制。你公司在落实相关土地指标前,项目不

得开工建设。本项目碳排放量为

562938.02tCO2/a,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为

1.50tCO2e/万元。

五、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你公司应修编环境风

险防范及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并报我局柯桥分局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与项目所在地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定期开展应急演习。设置事故应急池。项目

污染防治设施及危废贮存场所等,须与主体工程一起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设计,并

纳入本项目安全预评价,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同

意后方可实施。你公司应按照安

全生产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

染防治设施,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

六、你公司须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按证排污,并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

度。你公司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置标志牌;依法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79

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你公司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

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安装的

pH、化学需氧量、氨氮在线监测装置、刷卡排污自动

控制系统等自动监测设备应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七、建立健全项目信息公开机制,按照原环保部《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信

息公开机制》

(环发〔

2015〕162 号)的要求,及时、如实向社会公开项目开工前、

施工过程中、建成后全过程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八、加强项目建设的施工期环境管理。按照《环境影响报

告书》要求,认真

落实施工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有效控

制施工扬尘,妥善处置施工弃土、弃渣和固体废弃物,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固

废、噪声等污染环境。

九、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

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依法重新报批项目环评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5

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评文件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在项目建设、运

行过

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评文件情形的,应依法办理相关环保手续。

十、以上意见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

你公司应在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中认真予以落实,确保项目建设运营过

程中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依法落实项目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项目建设期、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由我局柯桥分局负

责,同时你公司须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检查。

十一、你公司对本审批决定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本审查意见之日起六十日

内向绍兴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在六个月内依法向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起

诉。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0

6 验收执行标准

1、废水

根据原环评及环评批复,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纳管排入绍兴水处理发

展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三期工程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废水纳管排

放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间接排

放限值和表

3 限值,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由建设单位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

司商定。

根据

GB 31571-2015 中关于污染雨水的定义,本项目后期雨水排放限值执行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直接接排放限

值和表

3 限值。

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纳管排放,具体通过江滨水处理公司转输至绍兴水处理

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区域集中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根据绍兴水处

理发展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尾水排放执行《纺织染整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7-2012)表 2 中直接排放标准限值。具体指标见表

6-1~表 6-2。

6-1 项目污水纳管标准及雨水排放限值要求(单位:mg/L,除 pH 外)

序号

污染物项目

GB31571-2015 排放限值

本项目污水纳管限值

本项目雨水排放限值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1

pH 值

6.0-9.0

6~9

6.0-9.0

2

SS

70

400

70

3

CODcr

100*

500

100

4

BOD5

20

300

20

5

氨氮

8.0

35

8.0

6

总磷

1.0

8

1.0

7

总氮

40

45

40

8

石油类

5.0

20

20

5.0

9

总氰化物

0.5

0.5

0.5

0.5

10

甲醛

1.0

1.0

1.0

1.0

11

丙烯腈

2.0

2.0

2.0

2.0

12

硫化物

1.0

1.0

1.0

1.0

13

挥发酚

0.5

0.5

0.5

0.5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1

注:丙烯腈

-腈纶等生产废水执行该限值。

6-2 污水排放标准(单位:mg/L,除 pH 外)

类别

pH 值 CODCr SS BOD5 氨氮* TP

TN

石油

挥发

硫化

GB4287-2012 中表

2 直接排放标

准限值

6~9

80

50

20

10

0.5

15

0.4

0.04

0.5

2、废气

1)原环评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5 、表 6 排放限值,其中其他有机废气中的 NMHC 参照《化学纤

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表

1 工艺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根据

GB 31571-2015 表 5 备注—“有机废气中若含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或

氮氧化物,执行工艺加热炉相应污染物控制要求。

,项目

RTO 装置尾气中的二次

污染物(颗粒物、

SO2 和 NOx)执行工艺加热炉控制要求。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中的二级标准;企业厂界无组织浓度执

行表

7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挥发

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特别排放限值及相关控制要求。

2)《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563-2022)实施后

根据《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适用范围和执

行要求,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企业废气排放应执行《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

根据排污许可证,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中的二级标准;丙烯酸甲酯、

SO2 和 NOx 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中工艺加热炉控制要求。

企业厂界无组织浓度执行

DB33/2563-2022 表 6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

NMHC 和颗粒物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标

准限值要求,

NH3、H2S、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和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

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2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表 5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

《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实

施后,本项目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均未降低,其中

DB33/ 2563-2022 中废水处

理站的

NMHC 排放限值更为严格,故本次验收按照排污许可证中的标准限值进行

评价。

综上,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见表

6-3~表 6-7。

6-3 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

序号

污染物项目

车间或生产

设施排气筒

标准来源

1

颗粒物

20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

2

SO2

50

3

氮氧化物

100

4

丙烯酸甲酯

20

5

颗粒物

20

《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

6

甲醛

5

7

丙烯腈

0.5

8

非甲烷总烃

60

9

油雾

5

10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100

11

臭气浓度(无量纲)

800

6-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物

排气筒高度

m)

最高允许排放

速率(

kg/h)

厂界标准

mg/m3)

标准来源

1

二甲二硫

15

0.43

0.06

GB14554-93

25

1.2

2

甲硫醚

15

0.33

0.07

25

0.9

3

甲硫醇

15

0.04

0.007

25

0.12

6-5 污水处理站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污水处理站排气筒

标准来源

1

硫化氢

5

《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

2

2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3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污水处理站排气筒

标准来源

3

臭气浓度

1000

4

非甲烷总烃

60

6-6 厂界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厂界

标准来源

1

硫化氢

0.06

GB14554-93

2

1.5

3

二甲二硫

0.06

4

甲硫醚

0.07

5

甲硫醇

0.007

6

甲醛

0.2

DB33/ 2563-2022

7

臭气浓度

20

8

非甲烷总烃

4.0

GB 31571-2015

9

颗粒物

1.0

6-7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3)

序号

污染物

特别排

放限值

限值含义

无组织排放

监控位置

标准来源

1

NMHC

6

监控点处

1h 平均浓度值

在厂房外设置

监控点

DB33/ 2563-2022

20

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

3、噪声

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即昼间 65dB(A)、夜间 55dB(A)。

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一般固废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20)

执行,采用库房、包装工具(罐、桶、包装袋等)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过程的

污染控制,其贮存过程应满足相应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

险固废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及《危险废物识别标

志设置技术规范》

HJ 1276-2022)要求执行。

5、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环评报告,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污染物排放环境量分别为:废水排放量为

492614.527m3/a、CODCr 排放量为 39.409t/a、NH3-N 排放量为 4.926t/a,废气污染

物排放量为:

VOCs 排放量 8.193t/a,SO2 排放量 3.964t/a,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4

0.584t/a,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8.563t/a。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5

7 验收监测内容

7.1 废水

废水验收监测共设置

6 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见图 7-1,监测内容详见表 7-1。

7-1 废水验收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监测对象

数量

编号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1

油剂槽清洗废水处理设施

隔油池

1 个

1#

CODcr、石油类

4 次/天;监测2 天

气浮池出水

1 个

2#

2

其他处理单元

芬顿氧化池进水

1 个

3#

pH值、CODcr、氨氮、丙烯腈、硫化物、

TN、甲醛、总氰化物、

总有机碳和挥发酚

MBR 膜池出水

1 个

4#

低浓废水收集池

1 个

5#

pH 值、CODcr

排放水池

1 个

6#

pH 值、CODcr、氨氮、SS、BOD5、丙烯腈、硫化物、TN、二甲亚砜、甲醛、总氰化物、挥发酚、总有机碳和石油类

5

雨水排放口

4 个

7#~

10#

pH 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甲醛、丙烯腈、总氰化物、硫化物和挥发酚

2 次/天;监测2 天。下雨时监测

7-1 废水验收监测点位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6

7.2 废气

1、有组织排放监测。有组织排放监测点位见图 7-2,监测内容详见表 7-2。各排气

筒同步记录风量、温度、排气筒高度等参数;请监测单位注意样品的数量要求。

7-2 企业有组织排放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处理设施名称

排气筒编

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数量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备注

1

粉尘处理设施

DA001

出口

1#

1 个

涉密,删除!

/

2

有机废气处理

设施

DA003

二级洗涤

塔后

2#

1 个

监测氧

含量

排放口

3#

1 个

监测氧

含量

3

纺丝废气2#

油雾废

DA005

进、出口

4#、5#

2 个

/

有机废

进、出口

6#、7#

2 个

/

合并后

总排口

8#

1 个

/

4

纺丝废气

1#

DA004

总排口

9#

1 个

/

5

污水站恶臭废

气排气筒

DA006

出口

10#

1 个

/

6

滤材更换废气

/

出口

11#

1 个

/

7

实验室废气

1#排气筒

/

出口

12#

1 个

/

8

实验室废气

2#排气筒

/

出口

13#

1 个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7

7-2 废气有组织监测点位图

2、无组织监测。无组织监测情况如下:

1)厂界无组织

●监测项目: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甲醛、氨、硫化氢、二甲二硫、甲硫醚、甲硫醇、

臭气浓度。

●监测布点。共设置 4 个点(上风向 1 个,下风向 3 个)。

●监测时间及频次。连续监测 2 天,每天采样 3 次(氨、硫化氢、二甲二硫、甲硫

醚、甲硫醇、臭气浓度采样

4 次/天)。

●其它要求。同步记录气象条件。

2)厂区内

●监测项目:非甲烷总烃。

●监测布点。共设置 2 个点。聚合车间和溶剂回收装置区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具体

监测位置依据《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的要求实施。

●监测时间及频次。连续监测 2 天,每天采样 3 次。

●其它要求。同步记录气象条件。

无组织监测点位见图

7-3。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8

7-3 废气无组织监测点位图

7.3 噪声

噪声监测共设置

4 个监测点,监测点位见图 7-4,监测内容详见 7-3。

7-3 噪声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监测对象

测点编号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1

厂界东南

1#

LAeq

监测

2 天

昼、夜间各

1

2

厂界西南

2#

3

厂界西北

3#

4

厂界东北

4#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89

7-4 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图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0

8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8.1 概述

本项目废气、废水和噪声的样品采集、样品转运、保存和检测分析等由通过《检验

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2017)认证的第三方监

测单位负责实施,质量保证按照《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73-2007)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实施。本报告的质

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内容由验收监测单位提供,详细内容见附件

9。

8.2 监测分析方法

本项目废水、废气、噪声验收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详见表

8-1。本次验收采用

的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与设备,均依法送检,并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属于非

强制检定的仪器与设备均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自行校准或核查,或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

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1 废水、废气、噪声验收监测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一览表

类别

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依据

检出限

仪器设备

废水

pH 值

电极法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147-2020

/

便携式多参数分析仪

DZB-718L 型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

4mg/L

酸式滴定管(棕)

50mL

氨氮

(以 N 计)

纳氏试剂分

光光度法

水质

氨氮(以 N 计)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0.025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810PC

悬浮物

重量法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901-1989

4mg/L

电子天平

FA124

总氮

紫外分光光

度法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

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0.05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810PC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

度法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

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

0.06mg/L

红外分光油分析仪

OL1010-A

丙烯腈

气相色谱法

水质

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73-2001

0.6mg/L

气相色谱仪

TRACE1300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

光光度法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

蓝分光光度法

HJ

1226-2021

0.01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10sUV-Vis

甲醛

乙酰丙酮分

光光度法

水质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

分光光度法

HJ 601-2011

0.05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10sUV-Vis

总氰化物

容量法和分

光光度法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

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2009

0.004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10sUV-Vis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

0.1 mg/L

总有机碳分析仪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1

类别

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依据

检出限

仪器设备

—非分散红

外吸收法

氧化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501-2009

TOC-5000

挥发酚

(以苯酚计)

4-氨基安替

比林分光光

度法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

0.0003mg/L

可见分光光度计

722S

五日生化

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

HJ 505-2009

0.5mg/L

台式溶氧仪

inoLab Oxi 7310

生化培养箱

SPX-250

废气

排气

/烟气

参数

(温度、

流量、流速

)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

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及修改单

/

一体式烟气流速湿度

直读仪

ZR-3063 型/

大流量烟尘

(气)测试

YQ3000-D 型(22

代)

/

自动烟尘(气)测试

仪崂应

3012H-D 型/

智能综合工况测量仪

EM-3062L

总悬浮颗

粒物

重量法

环境空气

总悬浮物颗粒物的

测定

重量法 HJ 1263-2022

/

内校天平

FB2055

颗粒物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

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 及修改单

/

电子天平

FA124

低浓度颗

粒物

重量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

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836-2017

1.0mg/m3

电子天平

ME55/02

氮氧化物

定电位

电解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

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693-2014

3mg/m3

大流量烟尘

(气)测试

YQ3000-D 型

22 代)

二氧化硫

定电位

电解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

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57-2017

3mg/m3

大流量烟尘

(气)测试

YQ3000-D 型

22 代)

非甲烷总

(以碳计)

气相色谱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

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 38-2017

0.07mg/m3

气相色谱仪

GC9790Ⅱ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

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

相色谱法

HJ 604-2017

0.07mg/m3

气相色谱仪

GC9790Ⅱ

废气

油雾

(染整油烟)

红外分光光

度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

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1077-2019

0.1mg/m3

红外分光油分析仪

OL1010-A

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

光光度法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增补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 年)3.1.11.2

0.001mg/m3

(无组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10sUV-Vis

臭气浓度

三点比较式

臭袋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HJ 1262-2022

10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2

类别

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依据

检出限

仪器设备

甲醛

乙酰丙酮分

光光度法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

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5516-1995

0.5mg/m3

(10.0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10sUV-Vis

溶液吸收

-

高效液相色

谱法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

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

谱法

HJ 1154-2020

0.001mg/m3

高效液相色谱法

UltiMate3000

丙烯腈

气相色谱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

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37-1999

0.2mg/m3

(30L)

气相色谱仪

TRACE1300

丙烯酸甲酯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环境空气

6 种丙烯酸酯类化

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

HJ 1317-2023

1mg/m3

气相色谱仪

TRACE 1300

挥发性

有机物

固相吸附

-

热脱附

/气

相色谱

-质

谱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

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34-2014

0.001-0.01

mg/m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TRACE1300/ISQ7000

纳氏试剂分

光光度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

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0.01

mg/m3

(无组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810PC

8.3 监测人员要求

监测人员均经培训,并按照《环境个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证考核制度》要求持证上岗,

具体情况见附件

9。

8.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4.1 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废水监测仪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

有效期内使用。采样、运输、保存、分析全过程严格按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1-201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

导》

HJ 494-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规定执行。

采样过程中采集一定比例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使用标准物质,采用空白试验、

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等,并对质控数据分析,详见下表。

8.4-1 水质监测质控结果统计表(平行样)

检测项目

样品序号

检测结果

相对偏

%

控制要求

%

评价

氨氮

(以 N 计)

01BW10301

43.5

0.93

5

符合

01BW10301P

42.7

01BW10601

3.87

0.64

5

符合

01BW10601

3.92

01BW20301

43.6

0.46

5

符合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3

检测项目

样品序号

检测结果

相对偏

%

控制要求

%

评价

01BW20301P

44.0

01BW20601

5.55

0.80

5

符合

01BW20601

5.64

化学需氧量

01BW10301

1.35×103

2.17

10

符合

01BW10301P

1.41×103

01BW10503

149

2.05

10

符合

01BW10503P

143

01BW10101

15

6.25

10

符合

01BW10101P

17

01BW20301

1.50×103

1.96

10

符合

01BW20301P

1.56×103

01BW20503

168

2.33

10

符合

01BW20503P

176

01BW20101

18

5.26

10

符合

01BW20101P

20

总氮

01BW10301

136

0.73

5

符合

01BW10301P

138

01BW10601

24.4

0.41

5

符合

01BW10601

24.6

01BW20301

139

0.71

5

符合

01BW20301P

141

01BW20601

27.0

0.93

5

符合

01BW20601

26.5

丙烯腈

01BW10301

293

0.86

10

符合

01BW10301P

288

01BW20301

285

1.38

10

符合

01BW20301P

293

硫化物

01BW10601

<0.01

0

30

符合

01BW10601P

<0.01

01BW10603

<0.01

0

30

符合

01BW10603P

<0.01

01BW20601

<0.01

0

30

符合

01BW20601P

<0.01

01BW20603

<0.01

0

30

符合

01BW20603P

<0.01

甲醛

01BW10301

11.4

0.44

20

符合

01BW10301P

11.5

01BW10601

<0.05

0

20

符合

01BW10601

<0.05

01BW20301

11.6

0.43

20

符合

01BW20301P

11.7

01BW20601

<0.05

0

20

符合

01BW20601

<0.05

总氰化物

01BW10301

0.016

0

5

符合

01BW10301P

0.016

01BW20301

0.004

0

5

符合

01BW20301P

0.004

总有机碳

01BW10601

17.6

1.12

10

符合

01BW10601P

18.0

01BW10301

523

0.38

10

符合

01BW10301P

519

01BW20601

18.7

1.91

10

符合

01BW20601P

18.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4

检测项目

样品序号

检测结果

相对偏

%

控制要求

%

评价

01BW20301

567

1.07

10

符合

01BW20301P

555

挥发酚

(以苯酚计)

01BW10601

<0.01

0

25

符合

01BW10601P

<0.01

01BW10301

<0.01

0

25

符合

01BW10301P

<0.01

01BW20601

<0.01

0

25

符合

01BW20601P

<0.01

01BW20301

<0.01

0

25

符合

01BW20301P

<0.01

五日生化

需氧量

01BW10601

18.6

5.38

20

符合

01BW10601P

16.7

01BW20601

19.3

2.03

20

符合

01BW20601P

20.1

8.4-2 废水空白加标回收结果表

项目名称

回收率(%)

控制要求

%

评价

氨氮

(以 N 计)

102

90~105

合格

95.6

挥发酚

(以苯酚计)

102

90~110

合格

96.1

总氮

102

90~110

合格

甲醛

103

80~120

合格

93.8

总氰化物

93.4

92~97

合格

92.7

8.4-3 废水样品加标回收结果表

样品编号

项目名称

回收率(%)

控制要求

%

评价

01BW10601 加标

硫化物

94.8

60~120

合格

01BW10603 加标

84.5

01BW20601 加标

90.2

01BW20603 加标

77.8

01BW10402 加标

丙烯腈

92.7

83.2~118

合格

01BW20402 加标

89.6

8.4-4 标准样品准确度质量控制

样品类型

检测项目

标准样品编

测得质控样

标准样品浓度

单位

评价

废水

石油类

A25030138

23.8

22.6±1.9

μg/mL

符合

23.3

化学需氧量

B24120227

13

13.1±1.3

mg/L

符合

B24120227

13

13.1±1.3

mg/L

符合

B25050061

153

150±10

mg/L

符合

B25050061

147

150±10

mg/L

符合

B25050061

156

150±10

mg/L

符合

B25050061

149

150±10

mg/L

符合

8.4-5 废水空白、质控样品检测结果汇总

空白

项目

单位

01BW1KB01

01BW2KB01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5

空白

项目

单位

01BW1KB01

01BW2KB01

全程序空白

化学需氧量

mg/L

<4

<4

丙烯腈

mg/L

<0.6

<0.6

总氮

mg/L

<0.05

<0.05

氨氮

(以 N 计)

mg/L

<0.025

<0.025

硫化物

mg/L

<0.01

<0.01

甲醛

mg/L

<0.05

<0.05

总氰化物

mg/L

<0.004

<0.004

总有机碳

mg/L

<0.1

<0.1

挥发酚

(以苯酚计)

mg/L

<0.01

<0.01

空白

项目

单位

01BW1QC

01

01BW1QC

02

01BW2QC

01

01BW2QC

02

质控

pH 值

无量纲

7.05

7.04

7.05

7.04

8.4.2 气体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采样和分析过程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和《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执行,气体质控结果详见

下表所示。

8.4-6 废气全程序空白样品检测结果汇总

样品编号

项目

测定结果

样品编号

项目

测定结果

05BW1KB05

甲醛

<0.3µg

05BW1KB08

硫化氢

<0.07mg/m3

05BW2KB05

甲醛

<0.3µg

05BW2KB08

硫化氢

<0.07mg/m3

05BW1KB06

丙烯腈

未检出

06BW1KB05

甲醛

未检出

05BW2KB06

丙烯腈

未检出

06BW2KB05

甲醛

未检出

05BW1KB04

丙烯酸甲酯

<1mg/m3

06BW1KB03

<0.5µg

05BW2KB04

丙烯酸甲酯

<1mg/m3

06BW2KB03

<0.5µg

06BW1KB01

硫化氢

<0.06mg/m3

06BW2KB01

硫化氢

<0.06mg/m3

样品编号

项目

测定结果

样品编号

项目

测定结果

05BW1KB03

丙酮

<0.01

05BW2KB03

丙酮

<0.01

异丙醇

<0.002

异丙醇

<0.002

正己烷

<0.004

正己烷

<0.004

乙酸乙酯

<0.006

乙酸乙酯

<0.006

六甲基二硅氧烷

<0.001

六甲基二硅氧烷

<0.001

<0.004

<0.004

正庚烷

<0.004

正庚烷

<0.004

3-戊酮

<0.002

3-戊酮

<0.002

甲苯

<0.004

甲苯

<0.004

乙酸丁酯

<0.005

乙酸丁酯

<0.005

环戊酮

<0.004

环戊酮

<0.004

乳酸乙酯

<0.007

乳酸乙酯

<0.007

乙苯

<0.006

乙苯

<0.006

对、间二甲苯

<0.009

对、间二甲苯

<0.009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

<0.005

丙二醇单甲醚乙

酸酯

<0.005

邻二甲苯

<0.004

邻二甲苯

<0.004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6

苯乙烯

<0.004

苯乙烯

<0.004

2-庚酮

<0.001

2-庚酮

<0.001

苯甲醚

<0.003

苯甲醚

<0.003

1-癸烯

<0.003

1-癸烯

<0.003

苯甲醛

<0.007

苯甲醛

<0.007

2-壬酮

<0.003

2-壬酮

<0.003

1-十二烯

<0.008

1-十二烯

<0.008

05BW3KB03

丙酮

<0.01

05BW4KB01

丙酮

<0.01

异丙醇

<0.002

异丙醇

<0.002

正己烷

<0.004

正己烷

<0.004

乙酸乙酯

<0.006

乙酸乙酯

<0.006

六甲基二硅氧烷

<0.001

六甲基二硅氧烷

<0.001

<0.004

<0.004

正庚烷

<0.004

正庚烷

<0.004

3-戊酮

<0.002

3-戊酮

<0.002

甲苯

<0.004

甲苯

<0.004

乙酸丁酯

<0.005

乙酸丁酯

<0.005

环戊酮

<0.004

环戊酮

<0.004

乳酸乙酯

<0.007

乳酸乙酯

<0.007

乙苯

<0.006

乙苯

<0.006

对、间二甲苯

<0.009

对、间二甲苯

<0.009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

<0.005

丙二醇单甲醚乙

酸酯

<0.005

邻二甲苯

<0.004

邻二甲苯

<0.004

苯乙烯

<0.004

苯乙烯

<0.004

2-庚酮

<0.001

2-庚酮

<0.001

苯甲醚

<0.003

苯甲醚

<0.003

1-癸烯

<0.003

1-癸烯

<0.003

苯甲醛

<0.007

苯甲醛

<0.007

2-壬酮

<0.003

2-壬酮

<0.003

1-十二烯

<0.008

1-十二烯

<0.008

8.4-7 废气运输空白样品检测结果汇总

样品编号

项目

测定结果

05BW1KB02

非甲烷总烃

(以碳计)

<0.07mg/m3

05BW2KB02

<0.07mg/m3

05BW3KB02

<0.07mg/m3

05BW4KB02

<0.07mg/m3

06BW1KB04

<0.07mg/m3

06BW2KB04

<0.07mg/m3

8.4-8 废气空白加标回收结果表

项目名称

回收率(%)

控制要求

%

评价

98.0

90~110

合格

98.0

甲醛

102

90~110

合格

105

丙酮

132

93~144

合格

异丙醇

110

正己烷

97.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7

项目名称

回收率(%)

控制要求

%

评价

乙酸乙酯

121

六甲基二硅氧烷

102

131

正庚烷

95.0

3-戊酮

110

甲苯

118

乙酸丁酯

111

环戊酮

134

乳酸乙酯

99.3

乙苯

119

对、间二甲苯

117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96.0

邻二甲苯

118

苯乙烯

110

2-庚酮

118

苯甲醚

95.3

1-癸烯

102

苯甲醛

125

2-壬酮

103

1-十二烯

117

丙酮

95.2

93~144

合格

异丙醇

118

正己烷

96.2

乙酸乙酯

102

六甲基二硅氧烷

96.9

114

正庚烷

95.2

3-戊酮

97.0

甲苯

97.1

乙酸丁酯

101

环戊酮

112

乳酸乙酯

103

乙苯

108

对、间二甲苯

104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95.6

邻二甲苯

100

苯乙烯

98.3

2-庚酮

98.7

苯甲醚

111

1-癸烯

99.0

苯甲醛

110

2-壬酮

97.0

1-十二烯

106

丙酮

139

93~144

合格

异丙醇

116

正己烷

143

乙酸乙酯

103

六甲基二硅氧烷

102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8

项目名称

回收率(%)

控制要求

%

评价

132

正庚烷

107

3-戊酮

105

甲苯

134

乙酸丁酯

125

环戊酮

138

乳酸乙酯

119

乙苯

131

对、间二甲苯

130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98.4

邻二甲苯

126

苯乙烯

119

2-庚酮

116

苯甲醚

103

1-癸烯

110

苯甲醛

129

2-壬酮

116

1-十二烯

126

8.4-9 废气中平行样数据汇总

检测项目

样品序号

检测结果

(mg/m3)

相对偏差

%

控制要求

%

评价

非甲烷总烃

(以碳计)

06BW10417

0.82

0

15

符合

06BW10417P

0.82

06BW10501

1.20

12.68

符合

06BW10501P

0.93

06BW20601

0.69

10.39

符合

06BW20601P

0.85

06BW20417

0.89

4.81

符合

06BW20417P

0.98

05BW10918

59.7

13.10

符合

05BW10918P

77.7

05BW10927

74.1

2.70

符合

05BW10927P

70.2

05BW11026

4.81

4.28

符合

05BW11026P

5.24

05BW20926

44.0

2.65

符合

05BW20926P

46.4

05BW21018

2.85

0

符合

05BW21018P

2.85

05BW21028

1.49

0.33

符合

05BW21028P

1.50

05BW31310

22.0

1.85

符合

05BW31310P

21.2

05BW31401

2.07

5.05

符合

05BW31401P

2.29

05BW31411

1.96

2.08

符合

05BW31411P

1.88

05BW31506

1.57

5.71

符合

05BW31506P

1.76

05BW31516

1.39

4.47

符合

05BW31516P

1.52

05BW32015

4.56

0.44

符合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99

检测项目

样品序号

检测结果

(mg/m3)

相对偏差

%

控制要求

%

评价

05BW32015P

4.60

05BW32207

0.94

9.62

符合

05BW32207P

1.14

05BW32306

1.63

4.12

符合

05BW32306P

1.77

05BW32409

1.44

14.29

符合

05BW32409P

1.08

05BW41401

2.48

1.43

符合

05BW41401P

2.41

05BW41411

0.98

0.51

符合

05BW41411P

0.97

05BW41513

1.69

0.88

符合

05BW41513P

1.72

05BW42014

1.26

5.88

符合

05BW42014P

1.12

05BW42205

1.20

12.15

符合

05BW42205P

0.94

05BW42303

1.32

1.93

符合

05BW42303P

1.27

05BW42401

1.16

2.65

符合

05BW42401P

1.10

05BW42411

1.36

2.26

符合

05BW42411P

1.30

05BW41309

8.83

12.27

符合

05BW41309P

11.3

8.4.3 噪声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噪声检测根据方案点位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3008)中的方

法进行。声级计在测试前后用标准发生器进行校准,测量前后仪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

0.5dB,若大于 0.5dB 测试数据无效。噪声仪器校验表如表 8.4-10

8.4-10 噪声测量前、后校准结果

校准声级(

dB)A(测量前)

校准声级(

dB)A(测量后)

校准器声级值

校准值

示值偏差

校准器声级值

校准值

示值差值

2025.9.16 (昼间)

93.8

93.6

-0.2

93.8

93.6

-0.2

准确度判定:合格

准确度判定:合格

测量前后差值(

dB)A:0 稳定性判定:合格

2025.9.16 (夜间)

93.8

93.6

-0.2

93.8

93.6

-0.2

准确度判定:合格

准确度判定:合格

测量前后差值(

dB)A:0 稳定性判定:合格

2025.9.17 (昼间)

94.0

93.8

-0.2

94.0

93.8

-0.2

准确度判定:合格

准确度判定:合格

测量前后差值(

dB)A:0 稳定性判定:合格

2025.9.17 (夜间)

93.8

93.6

-0.2

93.8

93.6

-0.2

准确度判定:合格

准确度判定:合格

测量前后差值(

dB)A:0 稳定性判定:合格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0

9 验收监测结果

9.1 监测期间工况

2025 年 8 月 25~8 月 28 日、9 月 18 日~9 月 20 日、9 月 24 日~9 月 26 日,企业

委托绍兴市三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验收监测,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稳定,各

个工序正常进行,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根据现场统计,验收监测期间一期工程

I 阶段的

生产负荷约为

77.2%~81.2%,具体工况如表 9.1-1 所示。验收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

9.1-2。

9.1-1 项目监测期间生产负荷

监测日期

产品

实际日产量

kg)

I 阶段环评

设计产能(

kg/d)

生产负荷

%

2025.8.25

PAN 原液

59.615

77.2

77.2

2025.8.26

61.908

80.2

2025. 8.27

60.379

78.2

2025. 8.28

61.144

79.2

2025. 9.19

62.061

81.2

2025. 9.20

62.137

80.3

2025. 9.25

58.468

76.5

2025. 9.26

58.927

77.1

2025.8.25

原丝

58.5

75.75

77.2

2025.8.26

60.75

80.2

2025. 8.27

59.25

78.2

2025. 8.28

60

79.2

2025. 9.19

60.90

81.2

2025. 9.20

60.975

80.3

2025. 9.25

57.375

76.5

2025. 9.26

57.825

77.1

注:

9 月 18 日、9 月 24 日为雨水监测,未统计其产量数据。

9.1-2 项目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表

采样日期

气象参数

风向

风速(

m/s)

气温(

℃)

气压(

kPa)

天气情况

8 月 25 日

西南

2.1-2.4

32-37

100.8-101.1

多云

8 月 26 日

西南

2.1-2.4

32-36

101.0-101.2

注:项目无组织排放监测时间为

8 月 25 日-8 月 26 日,故气象参数主要记录了无组织排放监测

的时间。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1

9.2 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9.2.1

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9.2.2.1 废水

1、监测结果

1)验收监测

项目废水监测结果见表

9.2-1,雨水排放口废水监测结果见表 9.2-2。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2

9.2-1 废水总排口监测结果(单位:mg/L)

样品编号

采样点

采样

日期

时间

样品

性状

检测结果

pH 值

化学需

氧量

氨氮

(以 N 计)

丙烯腈

硫化物 总氮 甲醛

总氰

化物

总有

机碳

挥发酚

五日生化需氧

悬浮物

石油类

01BW10601

排放水池

6#

2025-

8-26

9:27

浅黄

澄清

涉密,删除!

01BW10602

11:31

01BW10603

13:37

01BW10604

15:41

01BW10601

PX

9:27

浅黄

澄清

01BW10603

PX

13:37

01BW20601

排放水池

6#

2025-

8-27

9:26

浅黄

澄清

01BW20602

11:35

01BW20603

13:49

01BW20604

15:51

01BW20601

PX

9:26

浅黄

澄清

01BW20603

PX

13:49

标准值

6-9

500

35

2.0

1.0

45

1.0

0.5

/

0.5

300

400

20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3

9.2-2 雨水排放口废水监测结果(单位:mg/L)

测点名称

1#

2#

3#

4#

采样日期

9 月 18 日和 9 月 24 日

pH(无量纲)

涉密,删除!

化学需氧量

氨氮

石油类

甲醛

总氰化物

硫化物

挥发酚

丙烯腈

2)在线监测数据

企 业 在 污 水 站 总 排 口 安 装 在 线 监 测 仪 , 废 水 在 线 监 测 结 果 见 表

9.2-3 及 图

9.2-1~9.2-3。

9.2-3 废水总排口在线监测(日均值)数据

监测日期

pH 值

化学需氧量

/(mg/L)

氨氮

/(mg/L)

*开通会员可解锁*

7.46

82.18

5.3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5

62.89

7.11

*开通会员可解锁*

7.46

38.08

9.6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42

33.72

9.82

*开通会员可解锁*

7.39

31.11

6.34

*开通会员可解锁*

7.29

29.26

3.12

*开通会员可解锁*

7.34

30.54

2.0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6

28.85

1.1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1

27.83

0.96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8

27.82

1.1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43

30.77

3.39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8

39.82

8.79

*开通会员可解锁*

8.01

32.39

3.89

*开通会员可解锁*

8.2

26.64

0.75

*开通会员可解锁*

8.24

24.66

0.75

*开通会员可解锁*

8.22

22.73

1.02

*开通会员可解锁*

8.13

23.6

3.90

*开通会员可解锁*

8.07

25.88

10.5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93

23.73

9.9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93

23.07

16.66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7

22.98

21.97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3

24.36

24.2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3

27.44

32.73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4

28.59

27.59

*开通会员可解锁*

7.99

29.81

29.75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4

*开通会员可解锁*

8.14

28.03

26.34

*开通会员可解锁*

7.94

29.43

29.79

*开通会员可解锁*

8.13

29.38

33.37

*开通会员可解锁*

8.09

28.52

30.48

*开通会员可解锁*

8.04

28.73

28.8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7

30.65

25.78

*开通会员可解锁*

7.6

31.41

31.4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3

28.77

28.71

*开通会员可解锁*

7.67

25.11

30.09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8

25.54

31.57

*开通会员可解锁*

8.06

26.59

32.12

*开通会员可解锁*

7.93

26.55

31.44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4

26.27

30.21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4

26.43

26.56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6

25.12

21.6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6

23.4

17.97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8

23.01

16.3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6

23.46

18.49

*开通会员可解锁*

7.82

22.5

20.4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63

22.92

24.57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2

24.46

23.71

*开通会员可解锁*

7.24

21.67

24.99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7

21.1

21.94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5

20.72

17.89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3

19.63

13.61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5

21.27

10.57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4

26.25

11.11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3

33.34

14.00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2

40.79

14.08

*开通会员可解锁*

6.95

40.81

11.59

*开通会员可解锁*

7.02

34.88

11.13

*开通会员可解锁*

7.38

27.92

12.30

*开通会员可解锁*

7.56

22.93

14.3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2

21.43

19.9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68

23.61

25.75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6

24.86

20.67

*开通会员可解锁*

7.77

27.83

25.35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5

9.2-1 pH 在线监测结果

9.2-2 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结果

9.2-3 氨氮在线监测结果

2、达标排放情况。达标排放情况分析如下: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6

1)验收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企业废水总排口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

总氮、甲醛、挥发酚、总有机碳、丙烯腈、硫化物、总氰化物、石油类等均满足《石油

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和表 3 限值要

求。

2)在线监测结果

根据在线监测结果,废水在线监测结果波动较小,企业废水总排口

pH、化学需氧

量、氨氮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间接

排放限值要求。

由雨水监测结果可知,后期雨水排放限值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直接接排放限值和表 3 限值要求。

9.2.2.2 废气

1)验收监测

厂区废气排气筒监测结果见表

9.2-4~9.2-13,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见表 9.2-14。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7

9.2-4 除尘排气筒监测结果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次

2 次

3 次

平均

粉尘处理设

DA001

出口

*开通会员可解锁*

7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低浓度颗

粒物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开通会员可解锁*

8

标干流量

(Nd)m3/h

/

/

低浓度颗

粒物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5 除尘排气筒监测结果(补测)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次

2 次

3 次

平均

粉尘处理设

DA001

出口

*开通会员可解锁*

5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

低浓度颗

粒物

排放浓度

mg/m3

/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

*开通会员可解锁*

6

标干流量

(Nd)m3/h

/

/

/

低浓度颗

粒物

排放浓度

mg/m3

/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

9.2-6 RTO 排气筒监测结果(1)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DA003 有

机废气处理设施出

口废气

2025-8

-25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低浓度颗粒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氧含量

%

/

二氧化硫

排放浓度

mg/m3

5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氮氧化物

排放浓度

mg/m3

100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8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总

(以碳计)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总

(以碳计)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总

(以碳计)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酸甲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酸甲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酸甲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试 项 目

/

/

标干流量

(Nd)m3/h

/

甲醛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腈

排放浓度

mg/m3

0.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标干流量

(Nd)m3/h

/

/

挥发性有

机物

*

排放浓度

mg/m3

10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试 项 目

/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800

达标

标干流量

(Nd)m3/h

/

/

甲硫醚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33

达标

甲硫醇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04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09

二甲二硫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43

达标

注:根据“三合检测

2025(HJ)080221”,挥发性有机物根据 HJ 734-2014 进行测定。

9.2-7 RTO 排气筒监测结果(2)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DA003有机废气处理设施出口废气

2025-8

-26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低浓度颗

粒物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氧含量

%

/

/

二氧化

排放浓度

mg/m3

5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氮氧化

排放浓度

mg/m3

10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

总烃

(以碳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酸

甲酯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试 项 目

/

标干流量

(Nd)m3/h

/

甲醛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0

排放速率

kg/h

/

/

丙烯腈

排放浓度

mg/m3

0.5

/

排放速率

kg/h

/

达标

标干流量

(Nd)m3/h

/

VOCs*

排放浓度

mg/m3

10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800

达标

标干流量

(Nd)m3/h

/

/

甲硫醚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33

达标

甲硫醇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04

达标

二甲

二硫

*

排放浓度

mg/m3

/

/

排放速率

kg/h

0.43

达标

9.2-8 纺丝废气排气筒监测结果(1)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纺丝废

1#

DA004 总排口

2025-8

-27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油雾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总

(以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2025-8

-28

标干流量

(Nd)m3/h

/

油雾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1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总

(以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9 纺丝废气排气筒监测结果(2)

采样点

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纺丝废

2#

DA005 总排口

2025-8

-27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油雾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2025-8

-28

标干流量

(Nd)m3/h

/

油雾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2

9.2-10 实验室废气 1#排气筒监测结果

采样

采样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实验室

废气

1#

排气筒

出口

*开通会员可解锁*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实验室

废气

1#

排气筒

出口

*开通会员可解锁*

标干流量

(Nd)m3/h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11 实验室废气 2#排气筒监测结果

采样

采样日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实验室

废气

2#

排气筒

出口

2025-8

-27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2025-8

-28

标干流量

(Nd)m3/h

非甲烷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3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12 滤材更换废气排气筒监测结果

采样

采样日期

试 项 目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平均

滤材更换废气

出口

2025-8

-27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非甲烷

总烃

(以碳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2025-8

-28

标干流量

(Nd)m3/h

非甲烷

总烃

(以碳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13 污水站恶臭废气排气筒监测结果

采样

采样日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最大值

污水站恶臭废气排气

2025-9

-19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

硫化氢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4

DA006

出口

排放速率

kg/h

/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1000

达标

2025-9

-20

标干流量

(Nd)m3/h

/

硫化氢

排放浓度

mg/m3

5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2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臭气浓度

无量纲

1000

达标

2025-9

-19

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最大值

/

标干流量

(Nd)m3/h

涉密,删除!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2025-9

-20

标干流量

(Nd)m3/h

/

非甲烷

总烃

(以

碳计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排放浓度

mg/m3

60

达标

排放速率

kg/h

/

/

9.2-14 厂区内及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单位:mg/m³

采样日期

采样点位

采样频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限值

达标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025.8.25

上风向

001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涉密,删除!

1000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5

采样日期

采样点位

采样频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限值

达标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2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3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6

采样日期

采样点位

采样频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限值

达标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4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聚合车间外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6

达标

溶剂回收车间外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6

达标

2025.8.26

上风向

001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2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7

采样日期

采样点位

采样频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

限值

达标情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3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下风向

004

总悬浮颗粒物(

µg/m3)

1000

达标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4.0

达标

二甲二硫

0.06

达标

甲硫醚

0.07

达标

甲硫醇

0.007

达标

甲醛

0.2

达标

1.5

达标

硫化氢

0.06

达标

臭气浓度

20

达标

聚合车间外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6

达标

溶剂回收车间外

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6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8

2、达标排放情况

●投料除尘排气筒 DA001。据监测结果,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1.0mg/m3,符

合《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RTO 排气筒 DA003。据监测结果,RTO 排气筒的出口氧含量低于进口氧含

量,根据环评文件及

DB33/ 2563-2022,RTO 装置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可以实测浓度

作为达标判定依据;颗粒物、

NMHC、甲醛、丙烯腈、臭气浓度的最大排放浓度

分别为<

1.0mg/m3、7.09mg/m3、<0.3mg/m3、<0.3mg/m3、630,均符合《化学纤

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SO2 和 NOx 的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34mg/m3 和 22mg/m3,排放浓度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中工艺加热炉控制要求。

● 滤 材 更换 废气 排气筒 DA009 。 据监 测结 果 , NMHC 最大排 放 浓度 为

1.50mg/m3,符合《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563-2022)排放

限值要求。

●污水处理站排气筒 DA006。据监测结果,NMHC、NH3、H2S 和臭气浓度最

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6.53mg/m3、1.18mg/m3、0.684mg/m3 和 549,符合《化学纤维工

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纺丝废气排气筒 DA004 和 DA005。根据监测结果,油雾和 NMHC 最大排放

浓度分别为

3.7mg/m3、5.44mg/m3 和 1.9mg/m3、2.81mg/m3,均符合《化学纤维工

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实验室废气排气筒。根据监测结果, NMHC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2.52mg/m3、

1.75mg/m3,均符合《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563-2022)

排放限值要求。

据监测结果,企业厂界无组织监控点的甲醛、臭气浓度均符合化学纤维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2563-2022)表 6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NMHC 和颗粒物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标准限

值要求,

NH3、H2S、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限值要求。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19

DB33/ 2563-2022)表 5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3、关于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风量的说明

根据宝万公司

2025 年以来的固废台账,结合污泥产生情况分析(详见 4.1.3.2

章节)可知,企业尚未产生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故污泥压滤间尚未使用;根据

废气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设计风量

(表

4.1-6),污泥压滤间的设计风量约 5064m3/h,

芬顿处理设施设计风量

112m3/h,其余构筑物设计风量约 4713m3/h。

考虑到污泥产生量及压滤运行频次,为反映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的真实

运行情况,本次验收监测期间,污泥压滤间和芬顿处理设施的风阀保持常闭状态,

以避免其风量进入废气处理系统,造成稀释排放的情形。根据验收监测的数据,

废水处理站废气排放口的风量约

3180m3/h,约为设计风量的 67%,基本满足验收

要求。

4、关于粉尘排气筒补充监测的说明

8 月 27 日~8 月 28 日,验收监测单位对粉尘排气筒进行了第一次监测,根据

产量台账,监测当天产量约为设计产能的

78.2%和 79.2%,由于投料组织安排的不

合理,监测时仅一个固体料投料设施使用,导致验收监测风量过低。

为充分反应除尘设施的运行效果,于

9 月 25 日~9 月 26 日对粉尘排气筒进行

了补充监测,监测时所有固体料投料设施同步使用。

9.2.2.3 噪声

1、监测结果

厂界四周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9.2-15。

9.2-15 厂界四周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

测点位置

监测时

昼间噪声

/dB(A)

夜间噪声

/dB(A)

监测值

标准值

达标

情况

监测值

标准值

达标

情况

厂界东南

9.16

60

65

达标

53

55

达标

9.17

59

达标

53

达标

厂界西南

9.16

58

65

达标

54

55

达标

9.17

53

达标

54

达标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0

厂界西北

9.16

64

65

达标

54

55

达标

9.17

63

达标

54

达标

厂界东北

9.16

58

65

达标

53

55

达标

9.17

54

达标

54

达标

2、达标排放

据监测结果,本项目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中 3 类标准限值要求。

9.2.2

环保设施处理效率监测结果

9.2.2.1 废水

监测结果表明,企业纳管废水各水质指标可持续稳定达标排放,除硫化物和

挥发酚外(原水中水质浓度较低,不评价处理效率)

,其余各指标的处理效率均高

于环评预估处理效率,表明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废水处理需求。

9.2-16 含油废水预处理设施处理效率分析结果

采样点

采样日期

时间

样品性状

检测结果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

气浮池出水

2#

2025-

8-26

9:03

浅黄略浊

16

<0.06

11:10

浅黄略浊

20

<0.06

13:22

浅黄略浊

19

<0.06

15:27

浅黄略浊

17

<0.06

隔油池

1#

9:00

浅黄澄清

29

<0.06

11:08

浅黄澄清

26

<0.06

13:21

浅黄澄清

28

<0.06

15:25

浅黄澄清

30

<0.06

气浮池出水

2#

2025-

8-27

9:02

浅黄略浊

19

<0.06

11:13

浅黄略浊

22

<0.06

13:26

浅黄略浊

20

<0.06

15:27

浅黄略浊

18

<0.06

隔油池

1#

9:00

浅黄略浊

33

<0.06

11:12

浅黄略浊

30

<0.06

13:24

浅黄略浊

31

<0.06

15:25

浅黄略浊

32

<0.06

处理效率(

%)

/

23%-44%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1

9.2-17 废水处理站各指标处理效率一览表 单位:mg/L

采样点

采样

日期

样品

样品性状

检测结果

pH 值

化学需

氧量

氨氮

(以 N 计)

丙烯腈

硫化物

总氮

(以

N 计)

甲醛

总氰

化物

总有机

挥发酚

(以苯酚计)

芬顿氧

化池进

3#

2025-

8-26

1-1

浅黄略浊

涉密,删除!

1-2

浅黄略浊

1-3

浅黄略浊

1-4

浅黄略浊

MBR 膜

池出水

4#

1-5

浅黄澄清

1-6

浅黄澄清

1-7

浅黄澄清

1-8

浅黄澄清

芬顿氧

化池进

3#

2025-

8-27

2-1

浅黄略浊

2-2

浅黄略浊

2-3

浅黄略浊

2-4

浅黄略浊

MBR 膜

池出水

4#

2-5

无色澄清

2-6

无色澄清

2-7

无色澄清

2-8

无色澄清

低浓废

水收集

5#

2025-

8-26

3-1

浅黄略浊

3-2

浅黄略浊

3-3

浅黄略浊

3-4

浅黄略浊

2025-

3-5

浅黄略浊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2

采样点

采样

日期

样品

样品性状

检测结果

pH 值

化学需

氧量

氨氮

(以 N 计)

丙烯腈

硫化物

总氮

(以

N 计)

甲醛

总氰

化物

总有机

挥发酚

(以苯酚计)

8-27

3-6

浅黄略浊

3-7

浅黄略浊

3-8

浅黄略浊

排放水

6#

2025-

8-26

4-1

浅黄澄清

4-2

浅黄澄清

4-3

浅黄澄清

4-4

浅黄澄清

排放水

6#

2025-

8-27

4-5

浅黄澄清

4-6

浅黄澄清

4-7

浅黄澄清

4-8

浅黄澄清

最大处理效率(

%)

/

环评预估处理效率(

%)

/

注:低于检出限的数据取二分之一进行处理效率核算。

9.2.2.2 废气

根据本项目聚合工艺废气治理设施和纺丝废气治理设施进、出口监测结果,计算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详见下表。

9.2-18 废气处理设施主要污染物去除效率统计 单位:kg/h

项目

监测结果

项目

8 月 27 日

8 月 28 日

1-1

1-2

1-3

1-4

平均值

1-1

1-2

1-3

1-4

平均值

纺丝废气治理设

施进口

油雾

涉密,删除!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3

纺丝废气治理设

施排口

处理效率

%

纺丝废气治理设

施进口

NMHC

纺丝废气治理设

施排口

最大处理效率

%

项目

项目

聚合工艺废气治

理设施进口

氧含量

NMHC

聚合工艺废气治

理设施出口

氧含量

NMHC

最大处理效率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4

9.2.3

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1、废水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在线监测统计数据)

,统计时段内(

2025 年 7 月)废水

排放量为

33905m3。根据统计时段内企业产品实际产量折算,一期工程 I 阶段生产

线达产时企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废水量

490192.77m3/a,则 COD 和氨氮排

环境量分别为

39.215t/a 和 4.902t/a,符合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的总量控制要求。

9.2-19 废水污染物总量排放核算情况

名称

项目

I 阶段总量控

制建议值(

t/a)

统计时段内全厂

排放量(

t/a)

达产时全厂

排放量(

t/a)

符合性

1

废水

废水量(

m3/a)

492614.527

33905

490192.77

符合

CODcr

39.409

2.712

39.215

符合

NH3-N

4.926

0.339

4.902

符合

2、废气

本报告根据验收监测数据核算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总量,无组织排放总量

根据环评报告确定。据此计算,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见下表。

9.2-20 废气污染物总量排放核算情况

序号

项目

排气筒

速率

kg/h

年最大排

放时间

h

排放量

t/a

备注

1

VOCs

NMHC

RTO 排气筒

DA003)

涉密,删除!

纺丝废气排气

(DA004)

/

纺丝废气排气

(DA005)

/

污水站排气筒

DA006)

滤材更换废气

排气筒

小计

有组织

/

无组织

根据环评确定

合计

/

/

7.560

/

2

氮氧化物

RTO 排气筒

DA003)

涉密,删除!

/

无组织

/

/

/

/

合计

/

/

1.040

/

3

SO2

RTO 排气筒

DA003)

涉密,删除!

/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5

无组织

/

/

/

/

合计

/

/

1.600

/

4

颗粒物

投料除尘排气筒(

DA001)

涉密,删除!

RTO 排气筒

DA003)

/

无组织

/

/

根据环评确定

合计

/

/

0.106

/

3)碳排放量

根据企业台账,

7 月份电力消耗 3602720kWh(浙江省电网排放因子依据《浙江

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2022 年修订版)》取值),蒸汽消耗量 15757.6t,天然气

消耗量约

5910m3,折达产核算一期工程 I 阶段 CO2 排放量约 112253.2t,低于环评

及审批的一期工程

(I 阶段)CO2 排放量 116978.2t。

3、总量符合性分析

1)废水总量符合性分析

企业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总量符合性分析见下表。由表可知,企业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总量在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总量范围内。

9.2-21 企业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总量符合性分析表

项目

一期工程

I 阶段生产

线总量控制值

一期工程

I 阶段生产线

达产全厂排放量

符合性

废水

废水量(

m3/a)

492614.527

490192.77

符合

CODCr(t/a)

39.409

39.215

符合

NH3-N(t/a)

4.926

4.902

符合

2)废气总量符合性分析

企业废气总量符合性分析见下表。右表可知,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

环评及排污许可总量范围内。

9.2-22 企业废气总量符合性分析表

项目

一期工程

I 阶段生

产线达产排放量

一期工程

I 阶段总量

控制建议值(

t/a)

符合性

废气

VOCs(t/a)

7.560

8.062

符合

SO2(t/a)

1.600

3.964

符合

工业烟粉尘(

t/a)

0.106

0.584

符合

氮氧化物(

t/a)

1.040

8.563

符合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6

10 验收监测结论

10.1 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10.1.1 废水监测结果

1)验收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结果,企业废水总排口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总磷、总氮、甲醛、挥发酚、总有机碳、丙烯腈、硫化物、总氰化物、石油类等

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间接排

放限值和表

3 限值要求。

2)在线监测结果

根据在线监测结果,企业废水总排口

pH、化学需氧量、氨氮均满足《石油化

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要求。

由雨水监测结果可知,后期雨水排放限值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31571-2015)表 1 水污染物直接接排放限值和表 3 限值要求。

10.1.2 废气监测结果

1)有组织

●投料除尘排气筒 DA001。据监测结果,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1.0mg/m3,符

合《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RTO 排气筒 DA003。据监测结果,RTO 排气筒的出口氧含量低于进口氧含

量,根据环评文件及

DB33/ 2563-2022,RTO 装置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可以实测浓度

作为达标判定依据;颗粒物、

NMHC、甲醛、丙烯腈、臭气浓度的最大排放浓度

分别为<

1.0mg/m3、7.09mg/m3、<0.3mg/m3、<0.3mg/m3、630,均符合《化学纤

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SO2 和 NOx 的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34mg/m3 和 22mg/m3,排放浓度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中工艺加热炉控制要求。

●污水处理站排气筒 DA006。据监测结果,NMHC、NH3、H2S 和臭气浓度最

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6.53mg/m3、1.18mg/m3、0.684mg/m3 和 549,符合《化学纤维工

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7

●纺丝废气排气筒 DA004 和 DA005。根据监测结果,油雾和 NMHC 最大排放

浓度分别为

3.7mg/m3、5.09mg/m3 和 1.9mg/m3、2.81mg/m3,均符合《化学纤维工

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排放限值要求。

●实验室废气排气筒。根据监测结果, NMHC 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 2.52mg/m3、

1.75mg/m3,均符合《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563-2022)

排放限值要求。

2)无组织

据监测结果,企业厂界无组织监控点的甲醛、臭气浓度均符合化学纤维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表 6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NMHC 和颗粒物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标准限

值要求,

NH3、H2S、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限值要求。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 2563-2022)表 5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10.1.3 噪声监测结果

据监测结果,本项目厂界四周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中 3 类标准限值要求。

10.1.4 固体废物调查结果

企业过滤滤渣、沾染危险废物包装材料、化验室废物、精馏残渣等危险废物

委托浙江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和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清运处置;卷绕废丝和

一般包装材料外售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所有固废实

现妥善安全处置。

10.1.5 污染物总量排放核算情况

经核算,一期工程

I 阶段达产工况全废水污染物排放环境量分别为:废水排放

量为

490192.77m3/a、CODCr 排放量为 39.125t/a、NH3-N 排放量为 4.902t/a,废气污

染物排放量为:

VOCs 排放量 7.560t/a,SO2 排放量 1.600t/a,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

0.106t/a,氮氧化物排放量为 1.040t/a。综上,一期工程 I 阶段废水及废气污染物排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8

放环境量符合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的总量控制要求。

10.2 环保设施处理效率监测结果

1、废水。监测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站对化学需氧量的最大去除效率为 94.97%,

对氨氮的最大去除效率为

91.09%,对丙烯腈的最大去除效率为 99.90%,对总氮的

最大去除效率为

82.17%,对甲醛的最大去除效率为 99.82%,对总氰化物的最大去

除效率为

97.53%,对总有机碳的最大去除效率为 96.76%,硫化物和挥发酚产生浓

度低于检出限,不评价其去除效果。监测结果表明,除硫化物和挥发酚外(原水

中水质浓度较低,不评价处理效率)

,其余各指标的处理效率均高于环评预估处理

效率,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废水处理需求。

2、废气。监测结果表明,RTO 装置对 NMHC 最大处理效率为 97.1%,可以

满足环评报告中

RTO 装置去除效率≥95%的要求;纺丝废气治理设施对 NMHC 的

最大去除效率

96.6%,对油雾的去除效率为 99.0%,可以满足环评报告中纺丝废气

去除效率≥

80%的要求。

10.3 综合结论

根据调查,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废水、废气、固废等各项污染保护措施

已正常运行;根据竣工验收监测结果可知,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废气、废水

和噪声均能达标排放,固废均可得到妥善暂存和处置,较好的落实了原环评提出

的污染防治要求,基本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10.4 建议

1、做好废水的收集、处理工作,确保废水排放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建议企业

加快进行生化污泥的固废属性鉴定,鉴定完成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2、建设单位应加强环保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污染物处理设施

长期稳定正常运转、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3、继续完善各类环保管理制度,环保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将环保责任落

实到人。注重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安全风险辨识,做好日常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

理。

./tmp/eb001d30-1131-45fb-89b1-d59794507339-html.html

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 I 阶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12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三同时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

: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填表人(签字)

: 项目经办人(签字)

建设

项目名称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绍兴柯桥年产

12 万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项目

(一期工程

I 阶段)

项目代码

2203-33*开通会员可解锁*-968806

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位于柯桥区马鞍街道兴滨路和北十二路交叉口以西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282 合成纤维制造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设计生产能力

年产

25000 吨 PAN 基碳纤维原丝

实际生产能力

年产

25000 吨 PAN 基碳纤维原

环评单位

浙江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评文件审批机关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

审批文号

绍市环审〔

2022〕27 号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开工日期

2022.8

竣工日期

2024.10.30

排污许可证申领时间

2024.8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91330621MA7JDCBE55001V

验收单位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监测单位

绍兴市三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时工况

77.2-80.2%

投资总概算(万元)

655000

环保投资总概算(万元)

4080

所占比例(

%

实际总投资

190775.09

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5092

所占比例(

%

2.67

废水治理(万元)

3522

废气治理(万

元)

1095

噪声治理(万元)

25

固体废物治理(万元)

240

绿化及生态(万元)

/

其他(万元)

210

新增废水处理设施能力

/

新增废气处理设施能力

/

年平均工作时

8000

运营单位

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

运营单位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

代码)

验收时间

202510

污 染

物 排

放 达

标 与

总 量

( 工

业 建

设 项

填 )

污染物

原 有 排 放量

(1)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浓度

(2)

本期工程允许排放浓度(3)

本 期 工 程产生量

(4)

本 期 工 程自 身 削 减量

(5)

本期工程实际排放量

(6)

本期工程核定排放

总量

(7)

本 期工 程

以新带老 削减量

(8)

全 厂 实 际排 放 总 量(9)

全 厂 核 定 排放总量

(10)

区域平衡替代 削 减 量(11)

排 放增 减量

(12)

废水

/

/

/

/

/

49.0192

49.2614

/

/

/

化学需氧量

/

/

/

/

/

39.215

39.409

/

/

/

氨氮

/

/

/

/

/

4.902

4.926

/

/

/

总铬

/

/

/

/

/

/

/

/

/

/

/

/

废气

/

/

/

/

/

/

/

/

/

/

/

/

二氧化硫

/

/

/

/

1.600

3.964

/

/

/

烟尘

/

/

/

/

/

/

/

/

/

/

/

工业粉尘

/

/

/

/

0.106

0.584

/

/

/

氮氧化物

/

/

/

/

1.040

8.563

/

/

/

工业固体废物

/

/

/

/

/

/

/

/

/

/

/

/

与项目有关的其他特征污染物

VOCs

/

/

/

/

7.560

/

8.062

/

/

/

注:

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6)-(8)-(11),(9)= (4)-(5)-(8)- (11) +(1)。3、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

污染物排放浓度

——毫克/升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