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江东新区管理局_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行政审批
发布时间:
2025-11-12
发布于
海南海口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文章来源: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开通会员可解锁*

通讯地址:海口市美兰区江东新区江东大道202号江东发展大厦

邮编:570100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项目名称: 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海口市恒慧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东营村委会、东和村委会、大昌村委会等
环评单位: 海南金鸿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主要在潭览河、东营溪、迈雅河及塔市支渠入海口处对原挡潮闸进行拆除重建并增设排涝泵站,道孟河及芙蓉河处新建排涝泵站。为提升泵站运行安全与河道排涝能力,项目对潭览河等五条河道开展疏浚作业及护岸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综合对建设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情况等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海南省产业政策、符合三线一单管理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政策、符合地区发展的要求,选址可行。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间会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等,拟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各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应环境功能区的要求。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公众均支持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项目在认真贯彻落实报告书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周围环境质量现有功能和水平,环境影响可接受。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项目,不属于《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中的禁止类、限制类。
选址合理性: 项目符合《中国(海南)自有贸易试验区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江东新区三组团(国际综合服务组团、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国际高教科研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符合《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符合“三区三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要求。
清洁生产水平: /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项目采取各项治理措施后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可满足标准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小。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严格划定施工作业范围,不得超出临时用地红线,禁止超挖。建设单位加强施工期管理,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占地原有环境。施工期间河道下游设置防污帘、围油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加强施工人员保护鱼类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1.环境空气质量:海口市2024年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属于达标区。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开通会员可解锁*份海口市城镇内河(湖)水质状况》,*开通会员可解锁*福创溪(芙蓉河)福店村监测断面水质为IV类,达到V类水质目标;仙月仙河(迈雅河支流)大群村断面水质为IV类,达到V类水质目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潭览河、道孟河、塔市支渠泵闸周边水质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东营溪泵闸周边水质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要求,东营村(西岸)满足1类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布设的6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监测的所有监测因子除pH、高锰酸盐指数、锰、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外,其他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5.底泥质量:根据底泥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清淤河段监测点位底泥环境质量现状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要求。 6.生态环境质量:项目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主要由人工植被(景观园林植被)组成,评价区内最为关键和特色的植被分布在东营港周边潮间带的红海兰和白骨壤群落,由于受人为干扰,红树植物群落呈零散点状分布,次生性强。陆地区域除个别高大的灌木(黄槿)植物个体外,其他灌丛种类组成的质量也不高,整体结构不稳定。项目评价范围内有海南省级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4种,分别为中矶鹬、池鹭、白鹭、夜鹭、白头鹎,其余多数为适应人为干扰能力较强的物种。工程所在的六条河道内,水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状况较好,但丰富度程度一般。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均匀度状况良好,但丰富度相对较差。水下区域多为淤泥或泥沙,调查区域鱼类整体多样性状况一般,未调查到珍稀濒危植物、底栖动物及鱼类等生物种。
环境风险控制: 项目不涉及重大危险源,环境风险潜势为Ⅰ,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油类物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控措施,加强施工及生产人员的管理,可有效减少运行风险,降低事故危害和环境污染,将环境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风险可接受。
公众参与意见: 项目环评信息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