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文章来源:临高县生态环境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海南沐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无
通讯地址:海南省临高县委大院县生态环境局
邮编:571800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 项目名称: | 海南沐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复合微生物肥料 |
| 建设单位: | 海南沐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建设地点: | 海南省省直辖临高县临城镇美台社区居委会临高县临城镇美台中街天地人包装厂西侧 |
| 环评单位: | 海南墣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租赁现有厂房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新增8个发酵,配套建设度气、废水环保处理设施。本项目建成后,共有18个发酵,配套建有原料预处理区、发酵区、成品包装区。年产复合微生物肥料 2000 吨。 |
|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政策、规划要求,运营期间若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并在运营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有效稳定运行,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则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接受。 |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 本项目为微生物肥料加工项目,使用的原料为黄豆、花生饼、氨基酸、糖蜜和凤梨汁等,通过原料沤泡、原料水磨、凤梨汁压榨、混合搅拌、发酵罐发酵和菌液包装生产出液体复合微生物肥料,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本项目属于C2625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一、农林牧渔业”第13条“绿色农业”中规定的“有机废弃物无害化、价值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鼓励类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本项目不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中的禁止准入类和许可准入类清单内,不违反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因此,本项目与国家市场准入相关政策相符。 根据《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本项目不属于本名录中的“禁止类、限制类”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的相关要求。 |
| 选址合理性: | 本项目为微生物肥料加工项目,在现有厂区范围进行建设,根据临高县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局部图-三区三线(详细见附图8),项目用地不侵占基本农田,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属于开发边界外项目。 本项目原材料为黄豆、花生饼、糖蜜和利用残次果的凤梨压榨成汁等,属于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根据《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琼府〔2022〕8号)中的附件《开发边界外建设项目准入目录》:“属本目录的用地、用海、用岛项目,在符合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等的前提下,可在市县总体规划划定的开发边界外进行开发建设。”本项目属于《开发边界外建设项目准入目录》中(九)乡村振兴项目的农产品配套项目(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初加工以及配建的实验、检验设施等配套项目),因此,本项目原则上被允许在开发边界外建设,与《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相符。 在2023年临高县土地利用现状中地类为设施农用地和果园用地,项目占地1257m2,现有场地为临高县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设施农用地(582.44m2)和果园674.79m2。同时结合设施农用地备案表(见附件8),项目所在地已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根据备案表,本项目位于其附属设施用地范围,其中附属设施用地包括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设备用地。 根据《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琼自然资规[2020]6号,作物种植附属(配套)设施用地主要包括规模化农业种植和工厂化作物栽培后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本项目利用黄豆、花生饼、氨基酸、糖蜜和利用残次果的凤梨压榨成汁等生产微生物肥料,属于工厂化作物栽培后废弃物收集、存储、处理中的环保设施用地。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用地规划。 |
| 清洁生产水平: | / |
|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 按照《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琼府办〔2021〕36号),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有大气污染物NOx、VOCs和水污染物COD、NH3-N。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本项目不涉及大气污染物NOx、VOCs的排放,各类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可不申请总量指标。 |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 本项目采用的除尘和除臭技术均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工业》HJ864.2-2018中规定的可行技术,布袋除尘效率是成熟的除尘技术,除尘效率可稳定在98%以上。生物除臭塔内填充的填料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膜。 当含有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恶臭物质的工业废气进入生物塔后,在气体流动和浓度差的作用下,恶臭成分从气相扩散至生物膜表面的液膜中,被微生物捕获。微生物以恶臭物质为碳源、氮源及能源,通过氧化、还原、合成等代谢反应,将其分解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硫酸盐、硝酸盐等无害或低害的小分子物质,从而达到除臭目的。 本项目采取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属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中的可行技术,生活污水利用现有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用于周边作物农肥使用生物除臭喷淋水收集循环使用,不外排;设备及地面冲洗水收集后回用于周边作物农灌:发酵罐清洗废水收集后回用于周边作物农肥。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均能得到有效处置,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建成后,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合理布局、安装基础减震、隔声等措施,厂界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储存及时清运由环卫部门清运;废包装袋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除尘器粉尘收集后返回生产系统,掺入原料进行发酵制肥;废机油、废机油桶和空气压缩机的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不会对对厂区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凤梨渣作为有机堆肥原料可行性较高,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质及钾、钙等矿物质,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养分,且疏松多孔的结构利于氧气流通,适合好氧堆肥,作为有机堆肥的原料回用于临高新盈秸秆及粪肥集约化处理项目(热带水果次品果循环利用中心)。经过上述综合处理,所有的固体废物都能够得到定向利用或妥善处置,固体废物处理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治理措施可行。 |
|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 临高县2023年全年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属于达标区。引用监测结果表明临高县2023年全年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属于达标区。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特征污染物NH3、H2S最大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0%,NH3、H2S现状浓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要求。 根据监测结果,沟渠地表水中pH、溶解氧、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总氮最大超标倍数1.25倍,超标原因可能是沟渠两岸农田或经济作物氮肥随雨水进入水体导致。 本项目现状主要为钢结构大棚,项目周围主要凤梨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多,未发现野生动植物。该项目用地范围内无省级或国家级保护物种等,其植被类型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一般。 |
| 环境风险控制: | (1)厂内恶臭气体事故排放风险影响分析 恶臭气体事故排放可能是引风机未开或者除臭剂未加等造成的。恶臭一旦事故排放会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精神系统都会造成影响。(鼻腔上部嗅觉细胞伸出的嗅觉神经进入嗅球,经两条通路传入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分辨恶臭物质的性质和种类)。高浓度的恶臭还可使接触者发生肺水肿甚至窒息死亡。恶臭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危害呼吸系统。嗅到臭气时,反射性地抑制吸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 ②危害消化系统。经常接触恶臭物质,使人食欲不振与恶心,进而发展成为消化功能减退; ③危害循环系统。如氨等刺激性臭气,使血压先下降后上升,脉搏先减慢后加快,硫化氢还能阻碍氧的输送,造成体内缺氧; ④危害神经系统。长期受低浓度恶臭物质刺激,首先使嗅觉脱失,继而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调节功能失调。 (2)原辅料火灾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本项目原辅料、成品均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明火时会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会释放大量的热、烟尘、二氧化碳等,不仅污染环境,还会给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 (3)原料运输导致病原菌的扩散 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散落的风险,可能对周围产生小范围的影响,表现为恶臭和病原菌扩散,如果是高致病性病原菌,则存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风险。病原菌传播途径如下:运输车辆→散落周围环境→周围人群。 原料运输车辆出现事故,主要为翻车事故,导致原料菌种泄漏,一是泄漏到路边,如果是高致病性病原菌,则存在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风险,病原菌传播途径如下:运输车辆→散落周围环境→周围人群。二是泄漏到水体,则造成水体污染和病原菌扩散风险。病原菌传播途径如下:运输车辆→散落到水体→接触水体的人群→周围人群。 (4)废机油泄露 如果进入自然环境会污染水源,同时造成土壤变质,危害植被,造成环境污染。 ①废机油采取符合要求的收集容器进行收集,容器上张贴危险废物标识。 ②废机油存放容器应密闭,转移中防止撒漏。 ③危废暂存间按照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并设置围堰,废机油存放于容器内,并放置于围堰内。 ④危废暂存间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沙、灭火器、吸油毡布等。 |
| 公众参与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