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15长英线新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许可
发布时间:
2025-08-18
发布于
海南海口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文章来源: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省道S215长英线新改建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65236825

通讯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美贤路9号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邮编:570203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项目名称: 省道S215长英线新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 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
环评单位: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及规模: 路线总体为北-南走向,全长28km。其中,长征镇至上安乡段(琼中段),起点位于琼中县长征镇镇区南侧接S215旧路,沿旧路向南布线,在潮村西侧另辟新线后接回旧路,继续向南沿旧路经什马、南山队、黑石队西侧、罗反村、南峰队西侧、上安乡镇区,终点位于上安乡镇区南侧顺接S215旧路,路线长13.35km;本号镇至矮岭村段(陵水段),起点位于陵水县本号镇镇区西北侧那青村旁接S215旧路,向南布设新线与G361平交,沿都总河东岸经大开、龙板、放马,在黎盆村东侧设黎盆大桥上跨陵水河,向西南布线与G98大三亚扩容工程陵水连接线相交,经南平农场跃进队、龙马村,终点位于文罗镇矮岭村西南侧顺接S215旧路,路线长14.65km。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拟建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时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之一,符合相关规划,项目涉及五指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工程施工和营运期间对沿线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通过认真落实报告书所提出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履行相关手续,落实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所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本项目建设总体可行。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公路为《海南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确定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之一,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不占用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项目选址合理
清洁生产水平: 本项目施工期使用的设备均未使用国家明确淘汰的设备。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本项目通过采取报告书提出的相关环保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本项目不涉及排污总量控制。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本项目报告书提出的在设计期(减少土地占用、土地恢复补偿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排灌渠道的破坏、对于发现的保护植物应优先采取避绕措施,确实无法避绕的,应在获得林业部门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委托专业单位制定具体保护方案等措施)、施工期(表土剥离、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越界施工破坏周围植被、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选择枯水季施工、履行耕地占地手续,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等措施)和运营期(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的恢复工作、加强运营期生态监测)等相关生态保护措施后,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生态保护措施可行。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长征镇至上安乡段一般村庄及学校现状噪声执行1类标准;乡镇执行2类标准。本号镇至矮岭村段两侧红线外35m内执行4a类标准,35m外执行2类标准。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陵水河和都总河支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万泉河、罗眉河无功能区划,根据干流功能区划参照执行Ⅱ类标准。 本项目穿越五指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路段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一级标准,其余路段执行二级标准。 本项目位于Ⅱ海南岛环台地平原生态区和Ⅲ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沿线区域无声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风险控制: 本项目对跨越风景名胜区的桥梁和水环境功能较高的水体桥梁(路基),包括长安桥、新村中桥、放马大桥、黎盆大桥和临近水源保护区等桥梁(路基)两侧,设置加强型防撞护栏和应急事故沉淀池,可以有效预防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设置谨慎驾驶标识牌和报警电话标识牌,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告,公路营运管理部门可及时接警并根据情况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众参与意见: 公示期间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未收到反馈意见。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