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疏港高速公路工程SG01标段沥青拌合站儋州市营商建设局_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行政审批
发布时间:
2025-10-15
发布于
黑龙江哈尔滨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文章来源: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洋浦疏港高速公路工程SG01标段沥青拌合站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无

通讯地址:儋州市迎宾大道茶山路怡心花园D18号楼(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或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路8号三楼(洋浦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

邮编:571152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项目名称: 洋浦疏港高速公路工程SG01标段沥青拌合站
建设单位: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海南省儋州市儋州市本级光村镇屯积村委会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镇热作农场
环评单位: 海南人驰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用地面积32019m2,项目拟建一条沥青拌和站生产线,年产沥青混合料23.96万吨。此外配套储运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项目生产的水稳料和沥青全部供应于洋浦疏港高速公路SG01标段。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海南省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可行,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因此,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并加强环境监理、管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或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因此,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疏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配套临时性沥青拌合站,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项目属于C3099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项目不属于国家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属于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允许建设的项目。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中的禁止准入类或许可准入类项目,根据《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项目不属于海南省禁止类和限制类,则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海南省产业政策要求。
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选址位于儋州市光村镇热作农场,经套核“儋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知,项目用地规划性质为Ⅳ级保护林地,项目目前已取得《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同意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临时使用土地的函》(儋自然资函〔2025〕167号),在项目服务期满后,将全部拆除,并将林地恢复到满足林业生产条件,符合临时用地要求。 距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东北侧约618米的牛仔场村,项目厂区功能分区合理,环境良好,本项目所在区域 200m 范围内无医院、学校、居民等敏感点,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等法律法规禁止开发建设区域。 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生产区为密闭环境,厂区内地面进行硬化建设,并定期清扫洒水降尘;堆料区布置在封闭式厂房内,并采取降尘措施;沥青烟废气经过静电除油+活性炭吸附设备+25m排气筒处理,烘干滚筒燃料废气与骨料(碎石)输送、计量、投料、烘干、筛分粉尘废气设置布袋除尘器+25m排气筒处理,导热油炉燃烧废气采用低氮燃烧后经过25m排气筒处理,2个矿粉筒仓呼吸粉尘各设置一套布袋除尘器+25m排气筒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抽走作农肥,不外排;初期雨水经截流沟收集至雨水沉淀池回用于厂区降尘。项目产生的噪声经基础减震、厂房隔声等措施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产生的固废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经过以上污染物处理措施后,项目运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区域环境仍可保持现有功能水平。 整个项目选址位于最近环境保护目标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下风向,在采取相应的废气环保措施后,可有效减少扬尘、粉尘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各环节要素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故项目的选址是可行的。
清洁生产水平: 无。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NOx、VOCs。排放总量为:NOx:1.611t/a,VOCs:0.0609t/a。根据《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环综合〔2024〕62号)中“8.优化总量指标管理。健全总量指标配置机制,优化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监督管理。在严格实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对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 吨,氨氮小于0.01 吨的建设项目,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说明,由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总量指标替代来源,并纳入台账管理。”。本项目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总量属于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说明的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1、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初期雨水经厂内截流沟导流进雨水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作降尘用水,不外排。 2、废气:沥青储罐呼吸、搅拌锅、成品仓卸料产生的废气经静电除油+活性炭处理后由排气筒高空排放;烘干滚筒燃料废气与骨料(碎石)输送、计量、投料、烘干、筛分粉尘经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排气筒高空排放;天然气导热油炉燃烧废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由排气筒高空排放;矿粉筒仓呼吸粉尘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楼顶的排气管道排放;堆场采取三面封闭,为方便进出料使用,另一面上料端面加装抑尘软帘,仅在进出料时打开,同时进行地面硬化,并采取洒水抑尘、喷淋设施除尘等措施,投料仓上方设置喷淋设施。厂区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并设置洗车池、采取规划运输路线、定期洒水并清扫路面、对运输物料进行加盖篷布。 3、噪声:合理布置各建筑物和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安装隔声、减振基础设施。 4、固废: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收集桶,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回用于项目生产;废石料外运用于市政工程填路、筑路基;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回用于项目生产;危险固废暂存于危废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环境风险控制: 1、在生产区、罐区和危废暂存间四周设有围堰外,还需设置一座容积约为50m3的应急事故池。 2、设置天然气储罐测漏监控和液位仪及溢油报警装置;设置泄漏天然气应急收集装置;设置天然气罐区防爆防漫溢围堰; 3、做好员工环境风险培训教育工作 ,开展应急演练;严格按规范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并由安全员管理; 4、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企业日常巡查和台账记录。
公众参与意见: 无。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