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发布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 文章来源: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省道S376曲政线新建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65236825
通讯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美贤路9号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邮编:570203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 项目名称: | 省道S376曲政线新建工程 |
| 建设单位: | 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 建设地点: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
| 环评单位: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总里程46.606km,其中新建段约18.629km,完全利用段27.977km,共设桥梁 564 米/10 座,其中大桥 301 米/3 座,中桥 190 米/4 座,小桥 73 米/3 座,涵洞75道,其中新建74道、完全利用1道;平面交叉40处。 |
|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 项目建设的施工期和运营期都对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项目建设的施工期对环境 的影响主要是土地功能转变以及施工产生的地表扰动、污水、噪声、固体废物的影响; 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道路交通噪声和行驶汽车尾气排放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项 目建设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全面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可使该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控制。因此,省道 S376 曲政线新建工程从环境保 护的角度评价是可行的。 |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 本项目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 本)》(2024 年 2 月 1 日实施)中“鼓励类 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中“1、国省干线改造 升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 选址合理性: | 本工程不涉及城区或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自 然保护地。选址合理。 |
| 清洁生产水平: |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洒水抑尘和防护网罩,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使用 清洁燃油等,各项污染物排放不会降低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施工废水收集后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设沉淀池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 处置,本项目涉及的桥梁、涵洞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并采取围堰施工,设置桥面径 流收集处理池等措施,不会对水体造成较大影响,满足水环境质量底线管控要求。项目施工过程通过使用低噪声设备,定期维护设备,采用除尘设施,合理安排施 工时间。运营期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后,不会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影响。。 |
|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洒水抑尘和防护网罩,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使用 清洁燃油等,各项污染物排放不会降低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施工废水收集后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设沉淀池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外运 处置,不向外排污。 |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 拟建公路 K0-K5+967.156、K7+500-K8、K12-K12+710 段涉及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 生态保育区、城乡协调发展区、高峰温泉旅游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源;项 目用地范围未发现重要野生动植物,项目建设对这些重要动植物没有影响;距离周边分 布的个别重要动植物较近,项目建设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在有效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 项目建设对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可以实施。公路永久征地区农作物总产量损失 365.30t/a,林地生物量损失约为 879.0131t/a;项 目已经编制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后续将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送审报批工作,符合海 南省林地保护规划的规定。施工期间,公路建设对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占地对动物生境的 破坏和施工活动对动物活动的干扰等两个方面。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会迁移到非施工区, 但不会对其生存造成威胁。鸟类和哺乳动物受施工噪声干扰将被迫离开原来的领域,当 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附近地区进行活动。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曲港河涉水桥梁基础施工,以及施工场地废 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地表水体对其中水生生物的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 随着水质恢复,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运营期对水生生物基本不造成影 响,但是运输石油车辆事故泄漏将造成部分河流的水生生态的损失。 |
|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 项目新建段所在区域为村庄,执行 1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完全利用段现 有等级为二级、三级公路,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二级公路利用段道路两侧边界线 35m 范围内区域执行 4a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若道路两侧 35m 内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 (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执行 4a 类标准),35m 以 外执行 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三级公路利用段村庄执行 1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集镇执行 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藤桥河、脚下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其余河 流水体均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现状使用功能主要为灌溉、兼有养鱼,不涉及居民取 水,参照现状监测结果标准执行。路线穿越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路段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一级标准,其他路段执行二级标准。 |
| 环境风险控制: | 至营运远期,新建段公路跨河桥梁路段发生危险品事故概率为 0.00002~0.00028 次/ 年;总体来看,项目事故发生率不大。 为 防 范 环 境 风 险 事 故 的 发 生 , 评 价 要 求 在 脚 下 河 1 号 支 流 中 桥 ( 桩 号 K46+011.5-K46+064.5)设置桥面径流收集,设置事故沉淀池 1 套,并设置有阀门启闭装 置,建设单位应加强公路沿线日常管理,保持事故池有效容积。 在公路涉水桥梁路段两端醒目位置设置减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提醒过路驾驶 员和乘客加强保护环境意识,要求危险品车辆限速通过;强化沿线桥梁的防撞设计,在 沿线桥梁桥面两侧设置连续的防撞墩和防护网;制定环境事故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配 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练等,一旦发生 危险品泄漏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 公众参与意见: | 2024 年 12 月 9 日,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 院有限公司开展省道 S376 曲政线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 参与办法》的要求,在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后,建设单位于 2024 年 12 月 10 日在海南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2025 年 6 月 13 日~6 月 26 日,在 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网站、海南特区报、项目涉及自然村公示栏或路口张贴 公告三种方式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 期限为 10 个工作日。 *开通会员可解锁*在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上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 行了报批前公示(第三次)。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