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2025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建〔2025〕6号)文件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农厅函〔2025〕91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树立绿色发展、永续利用的理念,坚持以生态为先、发展为重,推进种地与养地措施相结合、农机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黑土耕地质量,着力探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粮食生产得到保证、黑土耕地资源得到保障。重点解决黑土耕地有机质下降问题,持续改善黑土耕地质量,防止黑土耕地退化。
二、任务目标
2025年,北安市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面积6.46万亩。具体地块为海星镇海星村、兰光村、兴龙村、兴旺村、幸福村、治安村。推进集中连片实施,并且每个实施区域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2万亩。且项目实施地块不能与2021—2024年已实施该项目的地块重复。
三、实施内容
坚持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结合农田工程措施,实施以粪肥堆沤还田、秸秆还田、深翻深松整地为主的农艺措施,培育黑土地肥沃耕作层,提高项目区黑土耕地质量。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堆沤有机肥并就地就近还田施用。粪肥要经无害化处理,确保施用安全,杜绝污染,施用时砷、汞、铅、镉、铬等限量指标要符合《有机肥料》(NY/T525—2021)要求。适宜地块旱地深翻整地作业30cm以上,深松整地作业25cm以上,水田深翻整地作业20cm以上。
四、进度安排
*开通会员可解锁*上旬,完成制发2025年北安市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前,完成施用有机肥实施主体、限量指标检测,主体和制作项目区底图上传主体的招标(委托)工作,确定实施主体,签订合同;开展对实施主体的技术培训。
*开通会员可解锁*中旬前,完成项目区实施前土样采集和田间调查。
*开通会员可解锁*末前,完成秸秆翻埋还田、深松整地等秋季秸秆还田和秋整地工作;完成有机肥采样检测和底图上传工作。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前,完成50%以上有机肥抛撒任务,其余任务完成准备工作,储备足量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同步做好质量监管。边抛撒有机肥,边组织上传有机肥抛洒信息至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备足其余任务符合要求的有机肥,同步做好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开通会员可解锁*中旬前,完成项目区土壤样品检测工作。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前,全部完成有机肥抛撒任务,同步做好上图入库等数字化信息管理。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前,完成项目实施后土样采集。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前,完成项目区监测评价。
*开通会员可解锁*底,全部项目实施结束后,组织项目办公室和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自验。同时完成黑河市组织的市级验收及省厅组织开展的抽验工作。
五、补助标准和资金构成与概算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施用有机肥作业环节补助,包括有机肥的运输、堆沤、翻倒、抛撒和限量指标检测等环节。项目区应当利用装备有卫星定位、探测和信息传输以及计重等功能的抛撒机械施用有机肥,将有机肥抛撒作业轨迹及相关数据直接上传至黑龙江省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平台(以下简称“省农机平台”),实现项目实施信息化监管。粪肥堆沤还田施用量每亩应在1.5m³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提高施用量。平均每亩补助不超过200元。合计资金1292万元及地方匹配的相应资金。具体实施内容和资金概算为:
(一)有机肥质量监测补贴。按照专家意见,每2000立方米有机肥采1个样,总采样49个,检测指标为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水量、pH粪大肠杆菌、蛔虫卵死亡率、总砷、总汞、总铅、总铬、总镉13项指标,每样补贴标准(含采样、检测)2100元,总计补贴不超过10.29万元。
(二)监测点土样采集检测补贴。在项目区根据耕地地形地貌,平均每1000亩布设1个项目监测点,采集项目实施前后
土样,共计130个,并对土壤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
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化验分析,同时测量耕层厚度和土
壤容重,每样补贴标准(含采样、检测)1050元,总计补贴不超过13.65万元。
(三)施用有机肥补贴。每亩实施有机肥不少于1.5m³,每亩补贴为191.95元,总计1240.6万元。
(四)质量监测评价。总计5万元。
(五)聘请第三方审计。总计6万元。
(六)聘请监理。总计15万元。
(七)其他补贴。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补贴不超过2
万元。
(八)制作上传项目区底图补贴。利用遥感技术制作项目区底图上传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补贴不超过8万元(*该资金由市财政列支,不从项目资金列支)。
六、技术措施
2025年,在北安市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主要技术应用上,根据北安市项目区土壤质量的实际状况及土壤肥力情况,主要采用有机肥还田+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的技术模式。
(一)有机肥还田技术。实施有机肥还田,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堆沤有机肥并施用。利用有机肥抛撒机将腐熟的粪肥均匀抛撒到耕地表面,抛撒要均匀,结合整地将粪肥混到土壤中。粪肥要经无害化处理,确保施用安全,杜绝污染等情况。
(二)玉米秸秆(碎混)还田技术。作物成熟后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然后利用灭茬机将玉米根茬和散落在田面的
秸秆进行深度破碎,利用液压翻转犁将玉米秸秆深翻入0—35cm土层中,采用圆盘耙将土壤耙平起垄。
(三)大豆深松整地技术。收获大豆后,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相关的农机具进行,深松深度为30cm以上,将大豆秸秆还田。采用凿式深松铲,破碎犁底层。
七、项目管理
(一)加强统筹实施。以《实施方案》为遵循,围绕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衔接实施,共同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保护力度。
(二)加快实施进度。2025年任务原则上在秋收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秋收后集中组织实施,年内完成较大比例或力争年内实施完成。
(三)加强监督指导。市农业农村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或必要时组织开展实地检查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一是加强有机肥质量监管。要健全有机肥还田台账,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程,确保还田有机肥质量达标,坚决杜绝二次污染,发现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要坚决叫停整改,并视情节按程序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二是加强作业质量监管。要加强有机肥抛撒作业监督管理,对机械抛撒施用有机肥、秸秆粉碎翻压或碎混还田等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应用计重和影像记录设备等对作业质量和进度实时监管,做到有迹可循、作业数量和地点清楚,与上图入库衔接。三是加强问题整改。对以往年度项目实施进度滞后、资金支付缓慢的项目县以及各类审计、检查等发现问题的项目,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加快问题整改,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
(四)做好项目验收、上图入库和总结。项目验收包括县级验收、市级核验和省级抽验,任务实施完成后,市农业农村局要及时组织验收。项目验收工作将委托第三方开展,由第三方出具审计意见、绩效评估报告和验收报告。项目验收主体要详细查看项目申报、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档案材料以及项目实施平台监管资料,通过对项目区农户开展走访调查等形式,对项目实施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项目验收结束后,在1个月内将实施地块通过全国平台全部上图入库,并形成项目实施总结材料,于*开通会员可解锁*前逐级报省厅。
(五)强化投入保障。项目实施单位和乡(镇)要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相关项目资金统筹实施,形成资金使用合力,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中央资金引导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有机肥还田力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加快预算资金执行进度,坚决防止出现套取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黑土保护利用项目由市农业农村局具体实施。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市财政、农业、农机、农技等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二)各部门协作配合。市农业农村局负起项目组织实施的主体责任,要克服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倒排项目工期,优化施工组织,科学安排项目实施计划,严格验收标准,做好项目绩效考核,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市财政局要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按照项目进展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不出现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现象;农机和农技单位要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项目涉及的乡(镇)要全力做好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实施作业地块、临时有机肥堆场的选定、田间路通行等工作,要妥善处置矛盾纠纷,杜绝出现上访问题,如出现上访问题由所在单位负责妥善处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区所在乡(镇)、村要确定项目实施的监督员并适时开展监督工作。
(三)实行平台管理。及时开展项目上图入库工作,适时组织有机肥实施单位将抛撒轨迹、图像和面积等数字信息按要求上传至黑龙江省农机调度指挥平台。
(四)加强绩效考核。加强绩效考核,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通过项目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科学评价,统筹考虑项目年度和最终绩效考核。
(五)加强耕地质量监测。项目县要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建〔2021〕10号)等相关工作要求,做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黑土区耕地质量年度监测、实施前后取土化验、效果分析等工作。要积极对接省级包片专家组并组织技术骨干,强化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数据审核,确保监测评价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六)加强宣传推广。以项目实施为契机,组织县级项目管理人员与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解读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推动技术落地生效,提升项目区农户黑土地保护意识。要充分挖掘典型、树立标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黑土地保护利用效果效益,积极宣传推广一批农民看着好、用得起、效果佳的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黑土地保护利用效益,提升农户黑土地保护意识。
联系人:王海青,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联系邮箱:nongwei3721@163.com
附件:1.北安市2025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计划表
2.2025年北安市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领导小组
3.2025年北安市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专家组
4.黑龙江省2025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调度表
北安市农业农村局
*开通会员可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