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各乡镇(街道)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相关主体:
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 2026年种植业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闽农种植〔2025〕8 号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开展 2026 年现代菌业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闽农菌函〔2025〕491号)文件要求,根据我县实际,决定组织2026年中药材及食用菌领域财政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项目申报指南转发给你们,请对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建设项目,按时报送申报材料。所申报的项目必须实施条件成熟,示范带动性强, 中药材示范推广性项目要能够当年实施、当年完成、当年发挥作用;现代菌业提升工程要确保所申报的项目具备成熟实施条件,能够在当年度完成建设。
请各乡镇(街道)积极摸底辖区内符合申报条件的主体,指导项目申报主体按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并盖章,中药材项目申报材料请于2025 年 11 月20日前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现代菌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材料请于2025 年 11 月18日前报送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联系人:余丹凤;电话2879518。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2026年省级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项目申报指南
2.2026年中药材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申报指南
3.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
*开通会员可解锁*
附件1
2026年省级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
生产基地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申报基地需同时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确保符合道地性、规范性要求:
(一)种植规模达标。聚焦闽产道地药材,单品种相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不低于100亩,不得多品种面积合并计算。
(二)种源鉴定合格。种植种源需经科研院校或行业专家鉴定,鉴定结果明确为国家药典收录或地方特色药材品种。
(三)环境质量合规。中药材基地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需符合国家要求。
(四)药材质量达标。产出的中药材质量,需满足国家药典标准或省级标准要求。
(五)建设内容详实。需严格按照《省级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开展建设,保障生产全程可追溯、管理规范化。
(六)无重复申报情形。基地建设内容未列入“福九味”产业集群项目及其他省级财政资金扶持范围,不得同一建设内容多渠道申报补助。
二、补助标准
本省道地药材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在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后,每个合格基地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资金,资金需专项用于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及基地生产条件提升的软硬件设施装备等。
三、申报材料
规范填报《福建省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申报书》,需确保数据真实、内容完整,并附上相关佐证材料。
四、申报要求
(一)属地审核流程。申报材料需先提交至基地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经县级部门审核通过、盖章确认后,再推荐上报至省农业农村厅。每个县(市、区)推荐申报的基地项目数量不超过3个。
(二)申报时间与形式。申报材料需在*开通会员可解锁*前提交,其中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635791953@qq.com,联系人:黄瑞平,联系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附表:福建省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申报书
福建省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
生产基地申报书
申报品种:
申报单位(盖章):
申报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推荐单位(盖章): 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推荐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年 月 日
一、企业或合作社基本概况
1.企业或合作社简介、组织架构、企业荣誉、主要经营产品、承担项目、近三年销售情况等;
2.申报品种概况(含品种特性、市场需求)。
二、基地建设情况
1.基地及周边环境、租地合同(面积);
2.种质来源及种源基地建设情况;
3.基地模式(自建、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
4.初加工、晾晒或干燥场地、仓储条件介绍(附图片);
5.现有质量管理情况。
三、全程可追溯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省级全程可追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要求编制)
1.拟采用中药材GAP追溯系统基本情况;
2.配套硬件设备系统建设内容;
3.中药材GAP生产关键技术应用、SOP操作规程制订计划、培训计划;
4.批次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计划(含检测项目);
5.基地及产品宣传计划(含宣传渠道);
6.项目投入资金预算(含分项预算);
7.项目曾获国家、省、市(县、区)级项目资金支持情况;
8.项目资金投入承诺函。
附件2
2026年中药材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本省特色中药材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中,符合GAP要求的规范化生产技术、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涵盖生产与初加工的综合标准优先;
(二)申报标准需能有效推动本省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技术升级,且在实际生产场景中已开展推广应用,应用成果成效显著;
(三)鼓励省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牵头申报,支持产学研协同制订标准,参与制订单位(含牵头单位)原则上不少于5个;
(四)由本省单位(机构)主导制定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如已成功升格为国家、国际标准的,申报时予以优先支持。
二、补助标准
完成本省道地药材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的制定并发布的,同一品种系列标准给予50万元补助,每个主持单位每年支持额度上限为100万元。
三、申报材料
填报《2026年拟制订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申报表》(见附表),并附上相关佐证材料(需围绕申报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提供支撑,确保内容真实、关联度高)。
四、申报要求
(一)属地审核。省属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主持的标准,由所在单位推荐、盖章后报送;市、县(区)单位主持的,需经本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盖章后报送。
(二)申报时间。申报材料需在*开通会员可解锁*前提交,其中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635791953@qq.com,联系人:黄瑞平,联系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附表
2026年拟制定中药材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申报表
| 中药材品种 | 主要产地分布 | ||
| 拟制定标准名称 | |||
| 拟制定标准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 |||
| 现有研究基础,团队技术力量和承担单位情况: | |||
| 工作计划: | |||
| 主持单位意见: 主持单位(盖章) | |||
| 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盖章) | |||
附件3
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项目
申报指南
一、项目支持重点
(一)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支持各地在新品种、新技术、新基质、新模式、新装备等方面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动协作,开展试验与推广、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品牌宣传与推介等内容。
(二)菌包高质量供应提升建设。支持各地将料包集中生产供应向菌包(菌种)集中生产供应转型升级,补助用于自动化拌料、装袋(瓶)、灭菌、接种、培养、冷链运输及现代发酵隧道等设施设备或菌种生产、培养、保藏、质量检测等设施设备配套与升级。
(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升建设。支持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设工厂化生产线(含新建、扩建、改建等),促进工厂化生产设施装备提档升级,补助用于自动化制袋(瓶)、高压灭菌、净化接种、物料传输、环境因子智能控制等设施设备配套与升级。
二、项目申报对象和条件
(一)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
申报对象:各县(市、区)食用菌技术推广部门
申报条件:2026年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连片规模达10万袋(瓶)以上(床栽规模达10亩以上),开展技术培训或现场观摩2场以上,累计培训人员100人次以上;结合当地特色食用菌开展品牌宣传与推介活动的优先考虑。项目建设内容不得与2025年已获得补助的项目雷同。
(二)菌包高质量供应提升建设项目
申报对象:新型农业(食用菌)经营主体
申报条件:(1)2026年新建、扩建或改建菌包集中生产供应中心,新投入拌料、装袋(瓶)、高压灭菌、净化接种、温控养菌、物料传输等设施设备,开展社会化养菌服务、年供应菌包达100万袋以上;(2)持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菌种场,2026年新建、扩建或改建菌种生产线(包括菌种质量检测等设备),生产供应母种3000支(试管)/原种2万瓶/栽培种50万袋或1万升(液体菌种)以上。2025年未获得补助的项目优先考虑。
(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升建设项目
申报对象:新型农业(食用菌)经营主体
申报条件:2026年新建、扩建或改建工厂化生产线,新投入现代化制袋(瓶)、数字化灭菌、自动化接种、环境因子智能调控等设施设备,年产能新增1000吨以上(鲜品)。2025年未获得补助的项目优先考虑。
三、申报程序和要求
(一)组织申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项目申报,择优确定推荐储备项目,报所在设区市农业农村局。
(二)审核遴选。设区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申报条件要求,组织开展项目遴选,确定推荐储备项目,于12月1日前将正式文件及附件材料(附表1、2,一式2份)报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三)确定项目。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按照《中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关于推行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三三制”工作法的通知》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根据因素法确定补助项目,并在福建农业农村信息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入选项目名单。
(四)其他要求。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审核项目信息。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申报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不超过1个,食用菌主产县不超过2个项目,已获得同类省级财政资金补助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推荐申报的项目要确保2026年底前能完成验收。
通讯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24号省农业农村厅5号办公楼 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邮政编码:350003
联系人:汤坤鹏
联系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电子邮箱:960512965@qq.com
附表:1.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项目申报书
2.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储备项目汇总表
附表1
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日期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26年 月
| 项目名称 | ||||
| 申报类型 | ||||
| 项目实施单位 | 单位性质 | |||
| 建设地点 | ||||
| 投资总额(万元) | ||||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
| 项目申报简况 | 一、项目基础情况(当地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实施单位的基础条件)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 |||
备注:1.申报书一式三份,由设区市留存一份,其余两份报省食用菌总站;2.申报类型包括下列三种类型:食用菌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菌包高质量供应提升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升建设;3.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企业;4.对于未能明确具体建设地点的申报项目,需写明项目建设的区域范围。
| 项目申报简况 | 三、项目建设内容 四、项目建设创新亮点 五、资金补助用途 | |
| 项目进度安排 | ||
| 主要目标 | 类别(以科技创新推广联合体项目为例) | 年度目标 |
| 试验情况 | 引进**新品种、研制**新配方、探索**新模式等 | |
| 推广情况 | 推广规模**袋(瓶)以上/床栽(地栽)**亩以上 | |
| 带动情况 | 带动**户农户/**家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规模**袋(瓶)以上/床栽(地栽)连片规模**亩以上 | |
| 技术培训、现场观摩 | 开展培训**场次、培训人员**人次 | |
| 宣传与推介 | 举办**场宣传推介活动或召开**场招商对接会 | |
| ...... | ...... | |
| 预期成效 | (简要说明预期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 |
| 申报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设区市农业农村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 附表2 | |||||||
| 2026年福建省现代菌业提升工程储备项目汇总表 | |||||||
| 设区市(盖章): | 填表人: | 时间: 年 月 日 | |||||
| 序号 | 项目建设县(市、区) | 项目类型 | 实施单位 | 投资总金额(万元) | 补助资金用途 | 备注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