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通过对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工程概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等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文件、报告的分析,对照环境保护验收原则,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提出如下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开通会员可解锁*,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财政局、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水利局发布《关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概算的批复》(堆水字〔2023〕95号),同意本项目建设。*开通会员可解锁*,堆龙德庆区水利队委托西藏正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工作,并于*开通会员可解锁*取得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开通会员可解锁*,本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于*开通会员可解锁*建成竣工并投入试运行。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波玛村、加木村、贾热村
境内,通过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完善干渠及沿线渠系建筑物、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等措施,使灌区内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0.6,改善灌溉面积12500亩。本次灌区改造范围为:波玛村灌片、加木村灌片和贾热村灌片。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工程:
波玛村灌片:维修改造波玛村渠道4.045km,维修改造管道0.040km。渠道沿线基本按老渠道渠线布置,采用矩形钢筋砼结构;维修改造农桥及人行桥12座,节制闸分水闸90座,分水口20座。
加木村灌片:维修改造加木村干渠渠首6处,干渠长4.008m,支渠长0.370km,总长4.378km,渠道沿线基本按老渠道渠线布置,采用矩形钢筋砼结构;节制闸分水闸28座,进水口6座,水塘1座,分水口36座,农桥14座。
贾热村灌片:维修改造贾热村渠道总长1.934km,干渠长1.287km,支渠长0.647km,渠道沿线基本按老渠道渠线布置,采用矩形钢筋砼结构;节制闸分水闸30座,进水口1座,水塘1座,分水口37座,农桥3座。
信息化工程:一体化超声波水位计14台,一体化超声波水位计野外防盗测井14套,一体化超声波水位计野外固定支架14项,软件(后台采集、渠道监测、管理及WEB发布等功能)1套。
本项目验收期间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项目环评批复中的总投资为1552.59万元,环评批复中的环保投资22.39万元,占总投资的1.44%。本工程实际总投资1552.59万元,实际环保投资19.7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27%。
2.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审批手续齐全。本项目基本落实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中提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环保设施和措施基本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运行,极大地降低了对项目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
3、 项目变更
与环评阶段相比,本项目在实际调查评价过程中作出了以下变更:
(1) 主体工程建设方面,实际建设中,建筑物维修改造增加50座分水闸、 20座分水口、3座农桥。其中:波玛村灌片维修改造新增农桥1座、节制闸分水闸20座,分水口20座;加木村灌片维修改造新增农桥2座、节制闸分水闸1座;贾热村灌片维修改造新增节制闸分水闸29座。
(2) 环保工程方面,废水、固废环境治理内容及环境监测有变更:实际建设中,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租住居民用房的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草地灌溉,实际建设中施工场地未布置旱厕;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区设置配备了密封桶用于施工机械燃油泄漏时收集。但项目施工期车辆及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车辆清洗均在堆龙区定点进行,不在施工场地进行施工机械及车辆的维修和保养,故实际施工期间冲洗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无车辆清洗废水。且本项目实际施工期仅8个月,施工时间较短,期间未发生油品跑冒滴漏等现象,实际施工期间沉淀池内冲洗废水的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无油类物质,故施工期间不涉及危险废物的产生或处置;为掌握施工期环境质量状况,环评报告中提出了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环境监测项目包括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方面。根据现场踏勘和施工单位访谈情况,实际施工建设期间工程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变化不大,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不存在重大的环境限制因素,因此未进行施工期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监测。
(3)环保投资方面,因为环保工程有部分变更,故项目实际环保投资有相应变更。本项目环评批复中的总投资为1552.59万元,环评批复中的环保投资22.39万元,占总投资的1.44%。本工程实际总投资1552.59万元,实际环保投资19.7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27%。
综上,相对于环评阶段,本项目实际建设中有部分工程内容变更。根据对变更情况的具体分析可知,以上变更均是根据实际建设情况而改变,同样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且未导致项目对其所在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大,不属于重大变更,故以上变更情况均可接受。
4. 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1)废气
本工程施工营地中施工扬尘、运输车辆道路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尾气是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废气短时间对区域环境空气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期落实了各项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域地势较为空旷,施工期废气通过自然扩散后,不会造成污染性影响。本项目施工期未对工程周边大气环境和敏感点造成明显环境影响,未接到附近居民关于大气环境污染的举报投诉。
(2)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降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租住居民用房的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草地灌溉,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不设置储油间,柴油随用随买,放置柴油发电机地面进行了混凝土硬化防渗处理。施工期间未发生施工机械跑、冒、漏油现象。施工导流段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对导流围堰进行拆除,施工所在河道水文情势已恢复原状。施工期间施工开挖产生的基坑排水经沉淀后排至下游河道。基坑排水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河流中SS的增加,但这种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目前施工所在河道内水质基本恢复原状。总体来说,本项目施工期水污染治理措施均基本按环评要求落实,工程施工期间无污废水排放至周边地表水体,未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3)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交通运输车辆噪声影响的主要对象为运输道路沿线的村庄居民,物资运输量较小,故交通运输噪声对村庄附近路段的影响较小;施工机械噪声较为集中和连续,噪声影响的主要对象为施工区周围的村庄居民。由于工程为线性工程,建筑物分散,每个点的施工强度不大,主要噪声影响集中在施工场地的各种设备噪声。这种影响只存在于施工期,是暂时的,施工期结束以后其影响自动消失。施工期间落实了各项声环境保护措施,未对工程周边声环境敏感点造成明显环境影响,未接到附近居民关于声环境污染的投诉。
(4)固废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工程弃土等。施工期间基本落实了各项固废处置措施,各类固废分类收集并得到合理处置,固废对区域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施工期间未接到附近居民关于固废的投诉情况。
(5)生态环境
①施工期
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水域、原水利设施用地、其他草地,施工临时占地为未利用的裸土地,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对导流围堰进行拆除,渠道沿线和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区域已及时进行迹地恢复,无施工遗留问题。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落实了各项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项目的施工对区域植被的实际影响不大。
项目处于住户集中区附近,野生动物主要为鼠类和少量鸟类,项目施工会破坏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但随着施工期结束,各种恢复和保护措施的落实,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施工活动对该区域的动物物种组成结构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经调查了解,施工期污废水未外排,施工期取水工程量较小,涉水施工对河道的扰动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已对导流围堰进行拆除。随着项目的建成,目前河道内水生生态已基本恢复至施工前的水平。因当地民俗信仰,河道内无捕捞现象发生,施工期间及施工完成至今,未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基本落实了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临时占地已进行了迹地清理,整地后区域地形与周边地形相协调,无环境遗留问题。施工活动对施工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未造成明显的生态影响问题。
②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严格按照设计取水灌溉,取水量占加木沟、贾热沟、堆龙曲的径流量比例极小,未对河道水文情势造成影响,对河道水生生态影响小。工程建设不增加灌溉面积、不增加取水量,通过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节约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项目营运期根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的要求,落实了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5.调查总结论
综上所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在施工期间采取了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工程区植被、野生动物影响较小,对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很小,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噪声、污废水、废气、固废影响等方面均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显著污染,不存在重大环境问题,而且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对策措施,基本得到了合理且有效地落实,本项目具备申请竣工验收的条件,符合验收标准。
附件1: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2025.10.31.pdf 24.6 MB , 下载次数 0
附件2: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2025.10.31.pdf 24.6 MB , 下载次数 0
回复 点赞 收藏
评论 共0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
0/150
发表评论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