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1 前言与背景分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皖北振兴战略为淮北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淮北市作为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既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应用广泛的特点,对于淮北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基于淮北市在矿产资源禀赋、产业链基础和物流交通条件三方面的比较优势,系统提出新材料产业招商方向和重点任务,旨在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淮北,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为推动淮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 淮北市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资源优势2.1 矿产资源优势分析 淮北市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根据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专项报告,淮北市已发现矿产56种,主要矿种包括煤炭、铁矿、铜矿、水泥用灰岩等。具体来看:
能源矿产:煤炭保有资源量达48.52亿吨,铁矿保有量0.92亿吨,铜矿保有量11.78万吨。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具有低氯、低磷、高发热量等优点。
贵金属矿产:金矿保有量23.16吨,银矿保有量95.24吨,以共、伴生矿为主,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灰岩保有量2.36亿吨,硬质高岭土矿保有量2068.2万吨,储量分别居全省第6和第1位。高岭土资源尤为突出,淮北矿区蕴藏着4.8亿吨优质高岭土资源,为高端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和新型建材提供了优质原料。
稀有矿产资源:淮北矿区还蕴藏着3000多亿立方米煤层气和1.5亿吨天然焦等特殊矿产资源,为新能源材料开发提供了条件。
淮北市矿产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四个主要矿区(闸河、宿州、临涣和涡阳矿区)横跨淮北、阜阳、宿州三市,总面积约9600平方公里,含煤面积6912平方公里,资源整合开发潜力巨大。这种资源分布特点有利于规模化开发和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能够为新材料企业提供稳定、经济的原料供应。2.2 产业链龙头企业分析 淮北市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一定集群效应,培育了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作为产业链核心,发挥着技术示范、市场引领和配套带动作用。
铝基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以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集群。力幕科技专注于高精度铝板带、铝箔研发生产,主要产品包括亲水箔、家用箔、装饰箔、电池铝箔等。公司2022年产值达35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70亿元,正朝着百亿企业目标迈进。此外,美信铝业、国轩象铝等企业也在铝基材料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铝基材料产业链。
陶铝新材料领域:培育了以陶铝研究院、相邦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技术领先企业。这些企业依托淮北市丰富的铝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出高性能陶铝新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高端领域。安徽陶铝新材料项目(首期)已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范围,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新能源材料领域:拥有安徽凯泽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该公司由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年产50万吨羧基丁腈胶乳,其中一期年产30万吨项目已于*开通会员可解锁*正式投产,产量达到设计产能。此外,理士新能源等企业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精细化工材料领域:涌现出安徽润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磷系列阻燃剂、H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
淮北市现有21家企业入围安徽省首批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清单,其中新材料企业15家,数量居皖北第一位。这些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各类平台26个(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7个,创新能力较为突出。2.3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分析 淮北市已构建起多式联运物流系统,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物流通道不畅、成本偏高等难题,淮北市优化整合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资源,形成了衔接畅通、绿色低碳的物流运输网络。
铁水联运系统:淮北市依托淮矿集团铁路专线、浍河航道,开通了铁水联运线路,将精煤、焦炭等大宗散货通过"班列+班轮"发往南京、扬州等长三角地区。*开通会员可解锁*,淮北港孙疃码头投入试运营,标志着淮北市內河千吨级货船可通过"浍河-淮河-京杭运河"直达苏浙沪,实现与长三角水路运输无缝对接。孙疃码头是皖北第一家铁路进港区的多式联运港口,采取铁水联运方式,充分发挥铁路、水路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方面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的比较优势。
海铁联运通道:淮北市建成青龙山铁路无水港,陆续开通淮北直达宁波港、上海港、连云港、南京港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将淮北的"出海口"搬到企业的"家门口"。2024年,该市外贸企业通过"公转铁"把货物运抵青龙山"无水港",经5条海铁联运班线发运海铁联运约9500标箱,为企业申请海铁联运奖补资金约650万元,降低物流成本35%左右。
综合运输网络:淮北市整合辖区内182公里铁路专用线、139公里内河航道和5116公里的公路资源,开发支撑长三角经济圈的公铁水联运线路。2024年,淮北市通过推进多式联运,开通公铁水联运线路8条、海铁联运线路5条,建成进港铁路专用线1条,临涣船闸建成投用,韩村码头基本完工。2024年,淮北港港口吞吐量315.01万吨,同比增长16.65%,为企业降本0.8亿元。
淮北市的多式联运系统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提高了运输效率。以孙疃码头为例,其装船作业效率达每小时800吨,一艘2000吨级的轮船不到3小时便能满载启航,每吨煤炭可节省30%的物流成本。这种高效的物流系统为新材料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3 重点招商方向规划 基于淮北市的矿产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条件和物流交通优势,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向开展新材料产业招商:3.1 铝基新材料产业链招商 淮北市铝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拥有力幕科技、美信铝业等龙头企业,以及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电力优势。招商重点应放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方面:
高端铝箔材料:重点引进电池铝箔、电子光箔、食品包装箔等高端铝箔生产项目。电池铝箔是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力幕科技已具备电池铝箔生产能力,但产能有限,亟需引进相关企业扩大产能。
铝基复合材料:依托陶铝研究院和相邦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引进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铝基复合材料等项目。陶铝新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热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再生铝资源利用:积极引进再生铝回收利用项目,发展绿色铝产业。力幕科技已投资新建铸轧生产线,利用铝废料生产铝箔坯料,每吨可节约500元成本。可借鉴此模式,引进更多再生铝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针对铝基新材料产业,规划建设铝基新材料产业园,集聚铝材料熔炼、轧制、深加工企业,形成集群发展优势。产业园重点布局在濉溪经济开发区,靠近力幕科技等龙头企业,便于产业链协同。3.2 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招商 淮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墨资源和高岭土资源,为新能源材料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结合安徽凯泽新材料、理士新能源等现有企业,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锂离子电池材料:利用淮北市高岭土资源优势,引进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负极材料项目。高岭土经过深加工后可制备成电池隔膜涂层材料,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羧基丁腈胶乳:依托安徽凯泽新材料有限公司现有产能,引进下游项目,发展医用丁腈手套、特种防护用品等产品。安徽凯泽规划建设年产50万吨羧基丁腈胶乳项目,其中一期年产30万吨项目已投产,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光伏材料:引进多晶硅、光伏玻璃、EVA胶膜等光伏材料项目。淮北市拥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可为光伏玻璃生产提供原料;同时孙疃港货场大棚顶建设光伏电站的经验可用于推广。
新能源材料产业招商应注重与淮北市煤炭电力优势相结合,通过低电价政策吸引高耗能的新能源材料企业落户。同时,鼓励现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条。3.3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链招商 淮北市丰富的铁矿、铜矿、金矿等金属矿产资源为高端金属材料发展提供了条件。重点招商方向包括:
高性能铜合金:利用铜矿资源,引进铜箔、铜带、特种铜合金项目。电子铜箔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
特种钢铁材料:依托铁矿资源,引进高强度汽车用钢、电工钢、不锈钢等特种钢项目。淮北市周边汽车产业集中,为汽车用钢提供了广阔市场。
贵金属深加工:围绕金矿、银矿资源,引进贵金属精深加工项目,发展电子浆料、催化剂、医用贵金属材料等高端产品。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招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技术专利的创新型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3.4 绿色建材产业链招商 淮北市水泥用灰岩资源丰富,保有量达2.36亿吨,同时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可为绿色建材提供原料。重点发展:
新型水泥材料:引进特种水泥、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项目。传统水泥行业面临节能减排压力,发展新型水泥材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方向。
固废综合利用:引进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建材等。淮北矿业集团煤矸石利用率大于90%,远远超过全国35%的平均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
高性能陶瓷材料:利用高岭土资源,引进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项目。结构陶瓷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绿色建材产业招商应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利用工业固废生产建材产品,既解决环境问题,又创造经济效益。4 招商引资政策建议 为吸引优质新材料项目落户淮北,需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财税支持政策:落实《淮北市"三重一创"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对新材料企业给予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淮北市累计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企业争取省级支持资金共计10662.4万元。建议对重大新材料项目给予前三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的政策。
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对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给予股权投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解决新材料企业融资难题。
土地政策:对新材料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可按20年或30年期限出让,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对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给予土地出让价格优惠。
人才政策:落实"相城英才计划",对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给予安家补助、生活补贴和子女教育保障。支持企业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份合同、一张单证、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全程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5 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为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交通、商务等部门参与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项目引进和建设中的问题。2021年以来,淮北市共召开多式联运工作联席会议4次,协调解决问题15个,这一经验可推广到新材料产业领域。
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通过开门接待、现场调研方式解决企业融资、用工、人才、科技创新等方面问题。淮北市四大班子成员、"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共31位市级领导接访企业435家,收办解决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财产登记等10种类型问题共439条,这种精准服务模式应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招商效果和企业发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招商策略和支持政策。建立新材料企业库和项目库,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淮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和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关注。针对重点目标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到2030年,淮北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5家,上市企业2-3家,将淮北建设成为皖北新材料产业高地和长三角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参考文献1. 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专项报告[R/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2. 安徽城市之声. 《安徽股交•企业风采录》第17期[R/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3. 安徽日报. 淮北发力多式联运助力企业降本增效[N/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4. 行业研究报告. 淮北矿业煤种及资源情况[R/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5. 新华财经. 力幕科技:聚焦补链强链 做强产业龙头[N/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6. 人民网-安徽频道. 淮北市多式联运畅通物流大通道服务"双循环"[N/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7. 顺企网. 淮北矿业集团蚌埠办事处[EB/OL]. 8. 新浪财经. 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淮北市21家企业入围省首批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清单 位居皖北第一[N/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9. 人民网-安徽频道. 淮北市積極打通內河航運"動脈"做強港航經濟[N/OL]. *开通会员可解锁*. 10. 华夏经纬网. 能源矿产[EB/OL]. *开通会员可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