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榆林化学1500万吨煤化工项目二期又一重要装置开工
开标
发布时间:
2025-10-18
发布于
北京东城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中标金额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一阶段全厂外管二标段项目开工仪式成功举行。

该项目依托的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一阶段项目,是国家能源化工领域重点推进的战略性工程,对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化能源化工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作为项目关键建设环节,二期一阶段全厂外管二标段工程承担着生产物料输送、能源传输等核心功能,其建设质量与进度直接决定各生产装置能否高效联动运行,是保障项目整体产能释放的重要基础。

据悉,本次开工的全厂外管二标段工程,本次开工的全厂外管二标段工程由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及中石化建联合体进行总承包。工程涵盖范围广泛、系统复杂,其工程范围涵盖公辅2#变电所、1#公共机柜间;七号路以东各生产装置、公辅装置间的工艺及公用工程管道、管廊,火炬气凝液回收装置、蒸汽减压装置、蒸汽凝结水收集站及区域内设备设施所需的工厂空气和仪表空气系统、氮气系统、采暖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供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电信、照明、接地系统、DCS系统、SIS系统、GDS系统等。

项目开工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就绪。陕煤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全厂外管二标段项目的启动实施,为项目整体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内容来源:网络消息

2025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大会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及《“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推动重点行业废水资源化与零排放”的要求,破解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石化等行业废水处理难题,加速先进技术落地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开通会员可解锁*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2025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19-21日(19日报到)

会议地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湖豪生大酒店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锂盐分会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环保专业委员会

会议核心内容

(一)政策与行业趋势解读

1. 国家及重点能源化工集中省份“工业废水零排放”最新政策要求深度解读;

2. 煤炭、化工、钢铁石化行业废水处理合规要求与绿色转型路径分析。

(二)分行业废水特性与技术难点攻关

1. 煤矿矿井水高悬浮物、高矿化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难点突破;

2. 煤化工高盐废水、难降解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3. 油田、炼化及精细化工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案;

4. 石化炼化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全流程优化;

5. 数字赋能与智能化:分享“数字污水”建设实践、AI在污水评估与生产参数优化中的应用及智能化车间建设案例。

(三)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分享

1. 预处理环节:高效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如臭氧催化、电催化氧化)技术应用;

2. 浓缩环节:膜分离(抗污染RO、NF)、蒸发浓缩(MVR、多效蒸发)技术选型与成本控制;

3. 结晶与固废处置:分盐结晶技术(氯化钠/硫酸钠分离)、杂盐资源化或安全处置路径。

(四)绿色节能

1.绿氢与化工耦合的工艺路线探索—包括绿氢参与制化学品、燃料的创新工艺;

2.化工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模式—如绿氢制取与化工的融合应用;

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研讨如何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环保措施,确保煤化工项目在绿色、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4.煤化工、焦化企业在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

5.介绍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

(五)典型案例与经济效益分析

1. 展示国内标杆项目(如某大型煤化工园区、企业零排放项目);

2. 拆解项目投资成本(吨水处理成本、设备运维费用)、投资回报周期及环保收益。

(六)技术装备展示与供需对接

展示范围:废水预处理设备、膜组件及配套设备、蒸发结晶装置、水质监测仪器、固废处置设备等;组织需求企业与装备供应商精准对接。

(七)实地参观调研

组织参观福建厦门废水近零排放项目,现场交流技术落地经验。

参加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锂产业发展大会”。

展位图

参会对象

1. 生产企业:煤炭、化工、钢铁、石化行业企业的环保负责人、技术总监、废水处理车间主任及技术骨干;

2. 技术与装备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的代表;

3. 服务与监管方: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朱永光*开通会员可解锁*, 冯晓培*开通会员可解锁*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对文中的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除直接标明外,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作为参考之用。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投稿邮箱:pfs036@126.com

咨询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开通会员可解锁*

扫码关注公众号
竞争对手预测
点击查看详情>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