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抚松县随着产业转型开发的不断深入,黑木耳种植发展较为快速。目前,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是一些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是,黑木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黑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质量标准参差不齐,难以统一,市场竞争混乱,价格低,种植户获利空间小。二是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缺少优良菌种繁育基地带动,深加工不足。三是市场开拓不够,木耳种植户及经销商没有打造品牌的意识和能力,导致优质的木耳资源和劣质的木耳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获利能力低。
本项目拟在泉阳镇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建设年产10万瓶优良菌种的菌种繁育基地1个,年产黑木耳1000万袋的生产基地1000亩,年产干木耳350吨。项目建设能够实现原料采购的标准化,并以此为带动,配合加工、销售,逐渐实现全县木耳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对全县黑木耳产业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健康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黑木耳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人体健康,优质的黑木耳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抚松县黑木耳主要成分指标高于国内目前可查到记录的其他地区同类产品,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及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等维生素,是黑木耳中上乘佳品。市场中黑木耳主要以原料供应为主,推广抚松县优质黑木耳种植,并通过深加工、精包装等方式增加其附加值,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黑木耳产业提质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抚松县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黑木耳产业由于缺少没有深加工及良好的营销渠道,竞争内耗严重,黑木耳主要产区木耳收购价格低,市场竞争激烈。本项目实施将主要为深加工提供标准化原料,并通过营销渠道完成黑木耳原料商品的提质升级,有利于黑木耳种植的标准化及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项目建设是促进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近年来,项目区黑木耳种植发展迅速,但产品品质、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经营都不尽理想,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黑木耳产业的发展需求。项目将建设标准化菌种基地,并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该地区黑木耳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的统一化、一体化。
3、项目建设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自然资源,打造有优势竞争力的产品的需要。
抚松县林区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黑木耳所需原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黑木耳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黑木耳产业在抚松县种植经验丰富、范围广泛,在深加工及销售渠道建设的带动下,能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具备长白山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之一。
四、优势分析
1、森林资源丰富:
抚松县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树种繁多,素有“林海”之称。县域内林木资源丰富,既有原始森林,也有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薪炭林,是吉林省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境内分布有松江河、泉阳、露水河三个省属森工企业局。全县森林总面积5287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木材总蓄积量6377万立方米。境内红松材较好,蓄积量大,分布较广,是吉林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天然红松母树林基地。抚松县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境内野生动物1767种,包括大、中、小型兽类、飞禽及两栖类;野生植物有 1243 种,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食用菌种植面积1274亩,产量6370吨,产值3990万元。
2、自然条件优越:
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生态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发展。属于寒温带湿润性森林气候,年平均气温-4.1℃, 夏季凉爽,温度范围5-32℃,昼夜温差大,正适合食用菌类喜凉爽、在适温10-30℃生长良好的习性。
3、交通便利:
抚松县拥有集机场、高铁、高速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域内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广州等20几个主要城市;长长高速、鹤大高速、201国道和504国道纵贯全境;沈白高铁(长白山西站)建成通车,从北京到抚松仅需3.5小时。
五、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其中: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流动资金1400万元。
(一)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其中:建设办公室、入住户房屋、装料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房舍及装修2600平方米300万元;购置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装袋机、高压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等仪器设备8台件及附属办公设备需120万元。基地打机电井30眼投资150万元,购置喷灌设备100套投资110万元,其他附属设备50万元。
(二)流动资金估算
共计1400万元,其中:菌种繁育基地购买优良菌种等费用150万元,生产基地购置菌袋等费用1250万元。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办公室200平方米、养殖户房屋1500平方米、装料室200平方米、灭菌室200、接种室150平方米、培养室150平方米、贮藏室200平方米等房舍2600平方米;购置粉碎机、拌料机、装瓶机、装袋机、高压灭菌设备、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等仪器设备8台件;
建设生产基地1000亩,打机电井30眼,购置喷灌设备100套及其他附属设备。
年产菌种10万瓶,可供应1600万袋食用菌菌种栽培。建设1000亩种植示范基地,年种植1000万袋黑木耳,生产干木耳350吨。
七、效益分析
(一)预期销售收入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其中:年加工菌种10万瓶,可供应1600万袋食用菌栽培,预计菌种销售收入150万元。基地1000亩,年栽植木耳1000万袋,每袋年产木耳0.035公斤,年产木耳总量350吨。每公斤按照市场较低价60元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1750万元。
(二)生产及管理成本估算
项目总成本1475万元,其中:菌种栽培成本大约为75万元。基地按照种植经验计算,生产成本大约为每袋1.2元、管理、人工、运输等其它费用大约为每袋0.2元,合计每袋总成本约为1.4元,基地总成本为1400万元。
(三)财务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0万元,流动资金1400万元。项目预期总销售收入1900万元,总成本1475万元,利润总额42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19.95%,投资回收期4.28年。
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能够带动本县黑木耳菌种引种、驯化生产、栽培到加工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形成从菌种管理到产品加工、销售的黑木耳生产完备产业链,带动和促进黑木耳产业整体发展,对其他产业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文章来源:投资抚松
-免责声明: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本文仅供学习交流、我们注重分享,勿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