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历史悠久,作为蛇口第一家经旅游局评定四星级涉外酒店,建成以来承接了众多的重要会议、大型活动及餐饮住宿需求,承载了蛇口独一无二的历史记忆。
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积8.26万平方米,其中A座1.05万平方米,B、C座共计7.21万平方米,集写字楼、四星级酒店、服务式公寓、餐饮、会议、康乐于一体,但业态分布混杂,存在动线交错,部分功能设置不合理。且目前建设风格统一性较差,整体社区风格不鲜明;社区内公共配套空间多利用不充分;停车位设施较差,数量不足;建筑外立面陈旧、风格杂乱;庭院空间维护状况较差,空间功能发挥不充分。
为提升区域产品的竞争力,改变产品与市场主流水平的差距,树立租赁生活新标杆,挖掘项目价值提升潜力,统一产品风格,急需对明华国际会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
△现状照片
基于项目定位及业态规划,对各建筑使用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改造后A座、B座调整为服务式公寓;C座塔楼调整为自营高端商务会议型四星级酒店,裙楼保持会议、餐饮等配套功能;后勤用房集约化原则,统筹集中布局。
我们从剖面与平面出发进行立体整合研究,提出通过4+1的设计策略(四栋酒店公寓功能为主的建筑组团,围绕一个立体庭院来进行联系整合),来迸发出场地的最大价值。
△模型照片
△模型照片
△鸟瞰图
△夜景图
△广场景观
△空中电梯视角
前期分析
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坐落于蛇口心脏地带,交通四通八达。是蛇口第一家由招商局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经旅游局评定的四星级涉外酒店。遥对香港新机场,深圳国际机场及深圳市中心近在咫尺,每天更有多班飞翔船及双体船直达香港、澳门及珠海各地,方便快捷。
△项目区位图
我们在深入现场调查讨论过后,梳理出了以下问题:
整理过后发现,C座现状落客点与场地入口的高差近10米,广场进深约125米,所以如何通过高差设计解决流线混合的问题,提高客人的入住体验成为了本次设计的重点与关键。
△原场地剖面分析
4+1设计策略
我们希望将四栋以酒店公寓功能为主的建筑组团,通过一个立体庭院来进行联系整合,迸发出场地的最大价值。
立体庭院——广场改造
在剖面维度上:
1.定义出首层、负一层、负二层的三层剖面分区。
2.为避免干扰首层平台公共性与考虑场地高差问题,将上园定义为酒店和会议独享、中园以保留榕树为中心的庭院、架空空间及社区活力露台。
3.中庭向下延伸,接壤酒店落客,并设置室外中庭提升广场品质,下园退让广场,整合A栋底商,对接城市界面及商业活动。
在平面维度上:
1.场地面宽较窄,进深较大,因此以单行道的方式环绕场地一圈以联系各标建筑。
2.为消除场地进深并激活前场活跃度,前场引入市政环路,并放置小型商业体量激活前场,创造多种可能。
3.结合场地高差,配合设计策略,设置负二层车库内部环路。
4.负一层酒店落客环路与接壤泰格公寓内部环路。由此解决场地基础交通问题,生成设计。
我们将酒店的落客层设计在负一层,让顾客的酒店入住体验更加舒适;将主要停车库设置于负二层,方便停车并整合原建筑车库区域;控制新建车库基础标高与原建筑基本持平,使场地土方量基本不变。
△负二层车行流线/负一层车行流线
△人行流线/VIP车行流线
△广场入口效果图
△负一层落客区域效果图
景观设计
△景观总图
△广场竖向设计
△负一层广场效果图
△保留榕树效果图
酒店会议功能改造
△酒店裙楼部分流线
△平面主要调整部分
△大堂中庭效果图
△宴会厅效果图
△屋顶泳池效果图
△空中大堂效果图
立面设计
△体块变化分析
△C座塔楼立面
△C座塔楼立面
△B座塔楼立面
△裙楼立面
△裙楼立面
△体块变化分析
△A座立面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负二层平面图
△负一层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位置: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龟山路8号 主持建筑师:王照明、朱雄毅 主创设计团队:詹文泽、王亚伟、廖辅鸿、杨士汶、宋慧中、李黛馥、范霁豪、林兆锦
基地面积:2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89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1年
项目状态:竞赛前三名
from:东西影工作室,在此仅作为交流,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恩您的理解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