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一、项目核心信息
项目名称:信息系统(智慧服务医疗大模型项目)
招采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预算金额:553万元
中标单位: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中标金额:533.1万元
二、项目建设核心内容:聚焦AI驱动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
本项目核心建设内容围绕智慧服务医疗大模型展开,以软件平台系统为核心,构建覆盖数据治理、智能应用、健康管理、患者管理、专病研究等全场景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深度融合AI大模型技术与临床业务需求,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一)数据基座与治理体系:全量医疗数据的标准化支撑
数据基座是项目的核心基础,通过数据库同步、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等技术,整合医院HIS、EMR、LIS、护理、RIS、PACS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历史数据与增量数据,实现多源异构医疗数据的全面采集与汇聚。采集范围涵盖检验申请、检验结果、门诊诊断、出入院诊断、病理诊断、中医诊断、中医特色检查等关键临床数据,为后续AI应用提供全量数据支撑。
数据治理环节聚焦多维度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核心能力包括:
1.影像与检验报告结构化:影像检查报告结构化召回率、精确率均达90%以上,实验室检验报告结构化、标准化处理覆盖率、准确率均超95%,实现检验标本、单位、项目、参考值范围的标准化与结构化分类。
2.全场景数据标准化:对患者基本信息、挂号信息、诊断信息、检查信息、病历文书、处方数据、手术数据、病理报告等进行系统化治理,其中诊断名称标准化映射至ICD10编码,处方名称转换为用药通用名,手术名称标注部位、方式、入路等关键信息。
3.数据可视化与资产盘点:搭建数据总览看板,展示每日新增数据要素数量、患者数量及检查、检验、病理、用药、手术等维度数据分布;支持医院数据标准积累情况展示,实现数据治理数量、质量、进度的可视化呈现。
(二)智能应用平台:AI大模型赋能临床诊疗全流程
智能应用平台是项目核心价值所在,依托AI大模型技术构建多个高价值应用模块,覆盖检验解读、专病分析、病情研判等关键临床场景:
1.智慧检验平台:支持检验报告多指标综合解读,涵盖血液、肿瘤、消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以雷达图形式直观展示患者风险;提供检验结果AI解读报告,包含知识推理可解释性说明、医学文献依据、变量依赖列表,支持实时报告生成与历史诊断追溯,同时具备重要指标预警功能,可自定义警戒值与提醒信息。
2.定制化专病分析工具:聚焦临床高频场景开发多款AI应用,包括参照GRACE评分标准的ACS患者危险评估工具、老年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风险筛查工具、血气分析智能解读系统、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与肾功能分期工具,所有工具均需提供系统功能截图作为交付依据,支持自动识别关键指标、手动补充患者信息、历史评分追溯等功能。
3.病情分析与决策支持:基于患者全周期诊疗数据(病史、检验、检查、用药、手术记录),融合循证医学指南与文献库,自动生成诊疗建议与病情分析报告,支持医生批注修订;提供疾病风险可视化呈现,展示推理依据的医学文献与变量关联性,自动关联并发症/共病风险并给出医学原理说明;集成医疗大模型实现交互式问答,支持医生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个性化问题并获得基于健康档案的综合解答。
4.医患协同服务:通过医院小程序或公众号为患者提供检验结果智能解读服务,支持扫码登录、报告筛选、异常指标解读、风险提示、微信推送、智能转诊等功能;患者端可查看检验项百科知识、异常区间说明、临床意义,医生端可将病情分析报告分享给患者并进行留言互动。
(三)健康助理系统: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助理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与管理体系,核心功能包括:
1.数字健康档案:按时间线整合用户院内院外健康数据,涵盖检查检验报告、病历(含中医病历)、体征数据、健康史等,支持用户自主维护BMI、血压、血糖等关键健康指标及疾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信息,可上传第三方医疗文件并智能解析整合。
2.健康分析与个性化建议:基于健康档案精准识别疾病风险,按轻重缓急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需要关注等级别;分析异常指标变化趋势,结合医疗大模型与医学知识图谱生成综合分析报告,提供就诊建议(含中医诊室推荐)与生活建议(涵盖营养、运动、精神、睡眠及中医食疗)。
3.健康计划与提醒:一键生成个性化健康计划,包含体检方案、生活方案、就诊推荐、日程提醒、健康食谱等,支持用户自行维护;通过健康日历跟踪健康管理活动,定时发送服药、运动、体检等提醒,推送权威科普文章(含中医类)、随访问卷与医院通知。
4.智能咨询与家庭健康管理:提供7*24小时AI健康咨询服务,支持文字、语音转文字交互与语音播放回复,可识别上传的医疗报告并整合分析;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支持创建家人健康档案、代家人咨询、家庭成员健康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
(四)患者管理平台:医护协同与精准服务支撑
患者管理平台聚焦医院运营与医护工作效率提升,构建专业化医护工作台与服务体系:
1.医护工作台:提供门诊、住院、体检等场景患者数据流向分析看板,支持按科室、日期筛选数据并创建标签人群;集成任务概览模块,按随访量表、宣教服务维度展示总触达、阅读率、完成率等核心数据,支持新增任务、任务统计与配置功能,实现医患留言互动。
2.人群与标签管理:支持基于患者检验、检查、手术、诊断等标准化数据创建标签条件,自动将满足条件的患者纳入标签组;标签组支持人群分布可视化、历史人数变化追踪,可触发定向推送服务,实现精准患者管理。
3.内容库与服务场景管理:提供文章与量表管理工具,支持可视化编辑文章、自定义量表题目与跳转条件,文章发布需经审核,支持患者阅读后自动绑定兴趣标签;针对复诊提醒、随访管理、科普患教等场景,支持自定义推送人群、内容、时间、循环策略与触发条件,通过医院公众号推送消息。
(五)专病库系统:临床研究与数据应用支撑
专病库系统聚焦肺癌、结直肠癌等专病研究,构建标准化数据与研究支撑体系:
1.专病库管理:支持医疗机构统一专病库与用户自有专病库创建,可分配不同角色权限,建立肺癌/结直肠癌患者多维度生物信息数据库,整合舌苔、血液、粪便等生物样本数据与全病程动态数据,构建中医症候分型客观化诊断体系。
2.病例入组与队列管理:基于全结构化临床数据,支持个性化纳排条件设置与多个研究队列创建,结合多种搜索方式实现病例自动入组;可查看不同分组病例详情与全结构化数据,支持入组/排除病例抽样验证。
3.CRF表单与数据导出:支持自定义线上CRF(病例报告表)表单,包含单选题、多选题、日期题等多种题型;支持自定义数据导出字段,涵盖检验、检查、诊断、手术等全维度数据,审批完成后可脱敏导出。
三、项目核心门槛:差异化竞争力要求
本项目对投标单位的资质、技术能力、人员配置等提出明确要求,核心门槛集中在以下维度,构成参与投标的差异化竞争力:
(一)技术与资质门槛
1.软件技术能力:需具备大模型医疗软件相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涵盖“大模型数据”“大模型患者管理”“大模型健康助理”“AI解读”“病情分析”等5类;所投大模型产品需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提供查询截图;软件产品需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提供含CMA或NAS标识的检测报告(申请日期需在招标公告发布前)。
2.硬件制造厂家能力:AI计算节点制造厂商需具备CNCERT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证书、GBT360732018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认证(4级及以上)、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证书(安全工程类)、静电防护标准认证证书(C61340512016),且需提供有效期内证书扫描件并加盖厂商公章。
3.企业实力认证:投标人需具备安全应急响应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IEC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证书(认证范围含应用软件运行维护)、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认证范围含应用软件设计开发)、CCRC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一级)、CCRC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资质(一级)等,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证明材料。
(二)业绩与经验门槛
自*开通会员可解锁*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或软件供应商需具备同类软件项目业绩,且项目需满足本项目“项目需求”中的应用模块;满足2个及以上应用模块的合同每份得1分,满足1个应用模块的合同每份得0.5分,最高得2分。投标文件中须提供合同复印件并加盖软件供应商公章,同一合同不重复得分,同类项目经验成为重要评分依据。
(三)人员配置门槛
项目团队成员不少于4人,核心人员需满足以下资质要求:
1.项目负责人:具备5年以上项目管理经验,需持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IT服务项目经理证书和CISAW信息安全保障人员认证证书,提供人员简历、证书扫描件、5年以上工作经验证明及2025年近1个月社保证明,最多得4分。
2.技术负责人:具备3年以上项目实施经验,需持有系统项目管理工程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和注册数据安全治理专业人员(CISPDSG)证书,提供相关简历、证书、工作经验证明及社保证明,最多得3分。
3.开发工程师:具备2年以上项目经验,需持有系统架构设计师、软件设计师、CISAW信息安全保障人员认证证书,提供相关材料,最多得3分。
4.网络规划工程师:具备2年以上项目交付经验,需持有网络空间安全系统设计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提供相关材料,最多得1分。
(四)核心技术指标门槛
1.数据治理性能:影像检查报告结构化召回率、精确率均需达到90%以上,检验数据覆盖率、准确率均需达95%以上,确保数据处理的精准性。
2.AI计算节点配置:需配备≥8块国产GPU卡,单卡提供≥280TFLOPS@FP16算力,单卡显存≥32GB,需提供AI芯片原厂家授权及加盖原厂公章的参数确认函;电源≥4*2600W,单台最大功耗≤6000W,支持冗余。
3.交换机技术要求:高性能交换机交换容量≥4.8Tbps,包转发率≥2000Mpps,CPU为国产化芯片,支持Vxlan、BGPEVPN特性及跨机箱链路捆绑技术,需提供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报告;万兆交换机交换容量≥4.8Tbps,包转发率≥1600Mpps,配备≥24个万兆光口,采用国产化CPU芯片。
(五)商务与服务门槛
1.交付周期:合同签订后4个月内需完成所有软硬件交货、安装及调试,对项目实施效率提出明确要求。
2.质保与服务:提供3年免费运维服务及售后服务,质保期内需及时响应服务需求,无条件配合医院等级评审、等保测评整改等工作。
3.付款与履约: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需提供合同总价5%的履约保函或保证金,预付款30%,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70%,对企业资金实力有一定要求。
4.接口开发:政策性接口改造无条件完成且不收取费用,非政策性接口改造1人力3天内完成的原则上不收费,需具备高效的接口开发与适配能力。
四、关键洞察(KeyInsights)
1.医疗AI进入“场景深耕”阶段:本项目未局限于单一AI应用,而是构建了覆盖数据治理、临床诊疗、健康管理、患者运营、专病研究的全场景体系,且深度融合中医特色需求,体现医疗AI从“单点工具”向“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型趋势,场景落地的深度与广度成为项目核心竞争力。
2.数据标准化与可解释性成核心要求:项目对数据结构化准确率、标准化程度提出明确量化指标,同时要求AI推理过程提供医学文献依据、变量关联说明,反映出医疗AI领域对“数据质量”与“临床可信度”的重视,合规性与可解释性成为投标加分关键。
3.软硬件一体化与国产化适配成趋势:项目明确要求AI计算节点、交换机等硬件采用国产芯片,软件需提供自主著作权与算法备案,体现国家对医疗信息化领域国产化替代的政策导向,具备软硬件一体化整合能力与国产化适配经验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4.资质认证与行业经验构成准入壁垒:项目将软件著作权、体系认证、同类项目业绩、核心人员资质作为重要评分维度,形成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头部企业凭借积累的资质、经验与人才储备,更易在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
5.医患协同与全周期管理成新增长点:项目同时覆盖临床医护端、患者端、医院运营端,构建“诊疗管理健康服务”闭环,反映出智慧医疗从“院内服务”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延伸的趋势,具备跨场景整合能力的解决方案更受市场青睐。
本项目的落地为医疗行业智慧服务建设提供了标杆参考,也预示着具备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国产化适配能力、数据治理与临床结合能力的企业,将在医疗AI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数说123之数字医域是北京数说政通科技有限公司自媒体矩阵“数说123”子账号,专注于卫健医疗行业数字化的创新媒体与服务平台,提供商机捕获、数据支撑、行业洞察、渠道建设、厂商对接、解决方案提供、自媒体宣传等专业服务。合作请联系:
*开通会员可解锁*
别忘了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