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投资约4.48亿元,总占地面积130亩,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平急两用”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2026年12月竣工
发布时间:
2025-10-10
发布于
--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平急两用”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4.48 亿元,总占地面积 130.79 亩(约 87193 平方米),选址于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北魏鹿苑旁,毗邻交通要道,辐射“1 小时晋北经济圈”。

项目规模宏大,功能分区明确。智慧仓储区含 8 栋标准化智慧粮油供应链金融监管仓、1 栋零单仓集配物流仓、1 栋多温层冷链仓;综合服务区有综合服务大楼、员工食堂等;基础设施区配备门卫房、消防设施等。常温库静态容量 4.2 万吨,冷链库 1.2 万吨,还部署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智能化系统,采用绿色建筑标准。

该项目由山西平城农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多方投资,中铁三局等承建施工,2025 年 1 月开工,2026 年 12 月竣工。平时服务民生消费与供应链金融,应急保障物资调运。直接经济效益可观,年营业收入预计 1.2 亿元,带动就业超 500 人。长远看,将推动大同转型,构建“3 小时晋北应急物资保障圈”,打造国家“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示范基地,为区域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与可复制模式。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平急两用”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HS)深度解析:平急融合下的现代物流基建标杆

一、项目背景与战略定位

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指引下,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依托晋北区域物流枢纽地位,启动“平急两用”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平战结合、应急保障、民生服务”为核心定位,旨在构建集常态化物资储备、应急响应中转、供应链金融监管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项目通过“平急功能转换”设计,实现常态时期服务民生消费、应急时期保障物资调运的双重功能,为区域经济韧性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二、项目基础信息全景透视

1核心参数体系**

总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约4.48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其中政府专项债占比约35%,企业自筹资金占比约45%,银行贷款占比约20%。

用地规模:总占地面积130.79亩(约87,193平方米),选址于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北魏鹿苑旁,毗邻大同绕城高速与二广高速交汇处,具备“1小时晋北经济圈”辐射能力。

功能分区:

智慧仓储区:含8栋标准化智慧粮油供应链金融监管仓(单栋面积6,800㎡)、1栋1,242㎡零单仓集配物流仓、1栋6,300㎡多温层冷链仓(含-25℃冷冻库、0-4℃冷藏库、10-15℃恒温库)。

综合服务区:1栋6,300㎡综合服务大楼(含应急指挥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1栋1,886㎡员工食堂、1栋198㎡服务中心。

基础设施区:2座72㎡门卫房、564㎡消防泵房及消防池、283㎡雨水收集池、12,120㎡道路铺装硬化、5,250㎡生态停车场。

2. 技术指标体系

仓储容量:

常温库静态容量4.2万吨(按小麦密度750kg/m³折算,约合56,000m³仓储空间)。

冷链库静态容量1.2万吨(含冷冻库0.8万吨、冷藏库0.4万吨)。

智能化配置:

部署5G+物联网感知系统,实现温湿度、气体浓度、货物状态的实时监测。

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供应链金融监管平台,支持“仓单质押+动态监管”融资模式。

配置自动化分拣线、AGV搬运机器人、无人驾驶叉车等智能装备,提升作业效率40%以上。

绿色建筑标准:

冷链仓采用氨制冷系统与二氧化碳复叠制冷技术,能耗较传统系统降低25%。

屋顶铺设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年发电量约120万kWh,满足园区20%用电需求。

雨水收集系统实现100%道路冲洗用水自给,中水回用率达85%。

三、项目主体架构解析

1. 建设主体与投资架构

甲方(建设单位):山西平城农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平城区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负责项目立项、土地获取及整体协调。

投资方:

主导方:大同市园区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市国资委直属企业,持股51%)。

战略合作伙伴:中央储备粮大同直属库有限公司(持股30%)、山西大同口泉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持股19%)。

资金筹措:通过“专项债+政策性贷款+产业基金”组合模式,其中2025年首批到位资金2.2亿元,用于土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2. 承建与施工体系

总承包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方),负责主体工程、机电安装及智能化系统集成。

专业分包单位:

冷链工程: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子公司),承担冷库设计、制冷设备供应及调试。

物流设备: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自动化分拣线与AGV系统。

光伏工程: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BIPV系统设计施工。

施工周期:*开通会员可解锁*正式开工,*开通会员可解锁*竣工验收,总工期24个月。关键节点包括:

*开通会员可解锁*完成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

*开通会员可解锁*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开通会员可解锁*完成设备联调联试。

四、项目运营模式创新

1. 平急功能转换机制

平时运营:

面向晋北地区粮油、肉类、乳制品等民生物资提供仓储中转服务,设计日处理能力2,000吨。

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货物监管+金融赋能”模式,年服务中小企业超200家,融资规模突破5亿元。

应急响应:

72小时内完成功能转换,冷链库可转型为疫苗、血液制品等专业冷链转运中心。

配置移动式应急发电车、净水设备、物资装卸平台,满足5,000人/日应急物资调配需求。

2. 智慧化管理平台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园区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设备状态、能耗数据、人员位置的实时监控。

AI决策引擎: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需求,优化仓储布局与运输路线,降低空置率15%以上。

区块链溯源:对入库物资实施“一物一码”管理,确保应急物资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五、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1. 国家级政策红利

入选国家发改委“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享受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最高补助比例30%)。

符合《关于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可申请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贷款(利率下浮10%)。

2. 地方配套措施

大同市出台《“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操作指南》,明确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用电优惠等12项支持政策。

平城区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对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不良贷款给予50%代偿。

六、项目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1. 直接经济效益

运营期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亿元,其中仓储服务收入6,000万元、供应链金融收入4,000万元、增值服务收入2,000万元。

带动就业500人以上,其中智能化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等新兴岗位占比超30%。

2. 战略价值延伸

构建“3小时晋北应急物资保障圈”,提升区域灾害响应能力。

推动大同从传统能源城市向现代物流枢纽转型,预计到2030年降低区域物流成本15%以上。

七、项目里程碑与未来展望

1. 关键节点回顾

*开通会员可解锁*:大同市发改委完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编制,山西金迪项目管理研究院中标咨询服务。

*开通会员可解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行政审批局批复,山西平城农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启动招标。

*开通会员可解锁*: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土地出让预公告,中铁三局联合体中标EPC总承包。

2. 长期发展规划

2027-2030年:以本项目为核心,规划建设500亩“平急两用”物流产业集聚区,引入京东亚洲一号、顺丰华北分拨中心等龙头企业。

2035年:打造成为国家“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示范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同模式”。

结语: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平急两用”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以“平急融合”理念重构物流基础设施价值,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不仅为区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提供硬支撑,更开创了“战时能应、平时能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随着项目建成投运,大同将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本文系基于网络公开素材整理而成,旨在分享冷链行业全产业链条的相关知识与信息。我们已尽最大努力核实素材来源,力求内容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但由于网络资源的动态变化,个别信息可能存在时效性误差或遗漏,对此我们无法保证绝对无误。

如文中使用的图片、图表、数据等素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确保您的权益不受损害。

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冷链Coldchain》,否则本公众号将保留依法追责的权利。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