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近日,一份预算158万元的医院HRP系统招标文件发布。除了金额引人注目,其长达数十页的技术要求更堪称一份现代医院精益化运营的“蓝图”。细读之下,我们发现一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贯穿始终——“业财融合”。
招标方不惜用多个“▲”符号和“提供功能截图并加盖公章”的强硬条款,来确保这一核心需求的实现。这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业财融合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概念,而是决定医院运营管理成败的“生死局”。
https://www.ccgp-sichuan.gov.cn/maincms-web/article?type=notice&id=a6ed0f82-c843-4008-81de-541c80391cb6&planId=8a69c92098ebb2020198eebf46702003
传统医院管理中,业务和财务常是两条平行线:HIS、物资、医保等业务系统产生海量数据,财务人员则依据部分单据,手工或半手工地制作凭证、录入总账。这种模式弊端显著:
数据滞后失实:财务数据严重滞后于业务活动,管理层看到的报表是“过去时”,无法用于实时决策。
效率低下误差高:大量依赖手工,财务人员忙于核对、记账,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信息孤岛:业务数据的丰富细节(如哪个科室、哪位医生、哪种耗材产生了多少收入/成本)在生成财务凭证时被大量抽象和丢失,导致财务分析与业务实际脱节。
内控风险:业务与财务分离,使得审计追溯困难,资金、资产安全存在风险。
而本次招标要求描绘的,正是一幅业务驱动财务、财务实时反馈业务的理想图景。其核心目标是:让每一笔药品销售、每一次材料领用、每一项人员报销,都能自动、精准地生成财务凭证,并通过自动对账功能,确保业务流水与财务账目完全一致。
理想很丰满,但实现路径却充满挑战。招标文件的要求,正好戳中了业财融合的三大难点:
难点一: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与改造(业务侧)系统要求“提供对流程的统一管理”,并实现“报销业务支出标准化”。这是业财融合的基础。如果医院本身的采购、报销、库存领用等业务流程不规范、不统一,再好的系统也无法自动识别和处理。这意味着,上HRP系统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变革问题,需要医院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甚至重塑。
难点二:系统集成的深度与广度(技术侧)文件明确要求与“HIS收费系统、物资、药品、报销等系统自动生成凭证”,并要求“总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自动对账”。这要求HRP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集成平台能力,能与院内众多异构系统进行实时、准确的数据交换。这不仅涉及接口开发,更关乎数据口径的统一(例如,一个“科室”在HIS、财务、物资系统中的编码和名称必须完全一致),即主数据管理。这也是文件另一部分重点强调的内容。
难点三:自动会计引擎的智能化水平(财务侧)这是业财融合的“大脑”。系统要求“会计平台灵活设置,实现业务数据到凭证数据的转换”。这意味着,需要有一个可视化的规则配置平台,让财务人员能够自定义各种业务场景的凭证生成规则(例如:当H系统传来一笔门诊收入时,自动生成“借:银行存款 / 贷:医疗收入-门诊收入-XX科室”的凭证,并同时完成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规则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直接决定了业财融合的成败。招标方要求提供截图证明,正是对此功能的不信任和高度期待。
面对这些难点,作为项目核心参与方的信息科和厂商,应如何应对?
给医院信息科的“避坑”指南:
先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切勿带着现有流程的“枷锁”去上新系统。在上项目前,应联合财务、医务、护理、采购等所有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小组,共同梳理和设计标准化的业务流程。
夯实主数据管理:立即启动医院主数据(科室、人员、物资、会计科目等)的清洗和标准化工作。这是系统集成和数据准确的基础,工作量巨大,必须提前准备。
明确集成需求与边界:清晰界定HRP系统与各业务系统集成的数据范围、频率、方式(实时/定时)和责任方。最好能形成书面接口协议,作为合同附件。
深度参与规则配置:财务科和信息科必须紧密合作,主导会计引擎规则的配置与测试。这是将业务语言翻译成财务语言的关键步骤,绝不能完全甩给厂商。
给从业厂商的“价值”展示建议:
展示方法论,而非只是产品:向医院展示你们如何帮助客户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提供行业最佳实践作为参考。证明你们是“管理专家”,而不仅仅是“软件卖家”。
凸显集成能力与案例:准备详细的集成方案清单和已有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同等级医院的案例),用事实打消医院对“集成难”的顾虑。证明你们的平台是开放、稳定、经验丰富的。
现场演示,而非纸上谈兵:对于“自动凭证生成”、“自动对账”等核心要求,准备好测试环境,用医院的真实业务场景数据进行现场演示。一张真实可用的功能截图,胜过一百页PPT。
强调后期运维与知识转移:业财融合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医院后期必然会有业务变更和规则调整。你们的系统是否易于维护?能否提供充分的培训让医院团队最终能自行配置?这是体现长期价值的关键。
这份158万的招标文件,是中国医院从“规模扩张”走向精细化运营的一个缩影。它招标的不只是一套软件,更是一套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打破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壁垒,让数据顺畅流动,从而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实时、准确、深入的支撑。
“业财融合”这道题,解好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解不好,则会让昂贵的IT投资沦为又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这场“生死局”,考验的是医院的决心与智慧,也同样考验着厂商的真才实学。
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该项目信息数据已收录入库,更多“卫健医药”招投信息,请关注“医标集”微信小程序-一个专于卫健、精于标讯、集于文案的掌中工具!让您的每一次查阅,都精准触达核心价值!
我们非常期待各位朋友的投稿! 稿件 是直接可发的公号文章, 最佳! 或真实&脱敏后的高价值图文音视频素材, 满足“卫健医药信息化”&“原创/不侵权”即可! 一经采用,将至少赠送“医标集”月卡1张! 稿件接收:tl5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