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否需要做环评”这个问题,最直接的答案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编制传统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报批,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环保要求。其核心在于履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备案手续,并全程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然而,这个简单答案的背后,是复杂的政策考量、精细的管理要求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要彻底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基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像一个目录,规定了哪些类型的项目需要做环评,以及需要做哪一类。
在最新版的《名录》中,我们查看与农业相关的类别:
“二、农业、林业、渔业——第1条 农田改造项目” 的规定如下:
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况: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具体指基本草原、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情况: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但总投资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
需要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情况:其他(即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且总投资额在1亿元以下)的。
解读与结论:
绝大多数项目属于“登记类”:高标准农田项目通常分布在大面积的普通耕地上,且单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很少达到1亿元以上。因此,绝大部分项目都落入“其他”这个范畴,只需要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登记表是什么? 这是一种备案制,而非审批制。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在线填写一个表格,对项目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承诺采取的措施进行备案即可。手续相对简单,无需技术评估和审批环节。
需要做报告书/表的特殊情况:如果您的项目恰好穿越或毗邻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法定环境敏感区,或者是一个投资巨大的超级项目,那么就必须依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国家之所以对大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实行登记表管理,是基于以下深思熟虑:
项目性质的正面导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是一项积极的、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工程。其核心建设内容,如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与“污染型”的工业项目有本质区别。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紧迫任务,审批流程过长会影响建设进度。采用备案制,可以大幅减轻基层单位和建设主体的负担,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风险总体可控:在科学规划和规范施工的前提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环境风险是局部和短期的,其长期生态效益远大于短期负面影响。
“不需要报批环评”绝对不等于“不需要考虑环保”。恰恰相反,由于免于严格的环评审批,项目建设单位更应主动识别和防范环境风险,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以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保要点:
1. 土壤与生态风险:
土壤扰动:土地平整过程中,可能导致表土剥离不当、土壤结构破坏、养分流失。必须执行“表土剥离、回填”制度,保护珍贵的耕作层。
生物多样性:沟渠的“三面光”硬化、田埂的减少,可能会破坏田间生物(如青蛙、昆虫等)的栖息地,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应提倡生态型沟渠、保留生态田埂。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项目建成后,由于灌溉保障率提高,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能随之增加,存在加剧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2. 水资源影响:
水资源过度开采:配套的打井等灌溉设施,可能对当地地下水资源造成压力,需要科学评估水资源承载力。
水生态影响:排水沟的设计若不合理,可能切断自然的水文联系,影响区域水循环。
3. 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农膜等,需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堆放或掩埋。
面对“登记即可”的政策,负责任的建设主体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步:精准定位,依法备案
首先对照《名录》,确认项目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并核实投资额。
如果属于登记表类别,务必在项目开工前,登录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在线备案系统,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填报和备案。这是法定的、必须履行的程序。
第二步:将环保理念融入项目全周期
规划阶段: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就应引入生态环保理念。优先考虑生态化设计方案,避让重要的生态节点。
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环境管理。严格落实表土保护、水土保持措施,规范处置施工废弃物,控制施工扬尘和噪音。
运营阶段: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将高标准农田同时建设为“生态农田”。
第三步:关注地方特殊要求
某些生态保护要求高的省份或地区,可能会出台比国家更严格的规定。实施项目前,务必咨询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部门,了解是否有地方性的特殊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法律层面,绝大多数仅需进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而无需经历复杂的环评报告编制与审批流程。 然而,这并非环保责任的“豁免牌”,而是一种基于项目正外部性和风险可控性的“信任管理”。项目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简化行政审批不代表放松环保要求。相反,它要求我们以更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化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和谐统一,让高标准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也成为田野上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关于我们
INTRODUCTION
赣州格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科产业园19栋6楼。公司业务涉及多个行业,服务范围覆盖赣州各县市区,并延伸至吉安等地。业务范围涵盖环境影响评价、排污口论证、环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环境监理、环保验收、排污许可、环保管家等。
格瑞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现有员工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包括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3人以及省市专家库专家2人。
获得荣誉:
*开通会员可解锁*,成为江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专业委员会成员。
*开通会员可解锁*,获任赣州市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并获任“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开通会员可解锁*,成为江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协会“理事单位”。
我在等风,也等你。环境问题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