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三塘湖工业园区岔哈泉区,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煤液化、煤气化、油品合成等工艺,新建400万吨/年煤制油品项目。项目设计原料煤用量1363.12万吨/年,新鲜水用量1902万立方米/年。项目主体工程包括煤粉制备、催化剂制备、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轻烃回收、沥青成型、煤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油品合成、油品加工、氢提纯、空分、硫磺回收、绿氢等19套装置;公辅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余热综合利用单元、废水暂存池、雨水监控池及事故水池、火炬气回收及排放系统等;储运工程包括煤储运、罐区、装卸站等;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处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和固废治理设施等。
项目位于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符合《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要求,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项目位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面临较大压力,须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控计划,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综合考虑,我部原则同意你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中国石化联合会、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控股、延长石油共同主办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一阶段煤制油工程)
建设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三塘湖工业园区岔哈泉区
项目投资:总投资559.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8.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4%
建设内容:
包括主体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等。主体工程包括煤粉制备、催化剂制备、煤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轻烃回收、沥青成型、煤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油品合成、油品加工、PSA、氢提纯、空分、脱硫、硫磺回收、酚氨回收、绿氢共计19套工艺装置;储运工程包括煤筒仓,液体储罐,汽车装卸车鹤位等;公辅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余热综合利用单元、废水暂存池、雨水监控池及事故水池、火炬气回收及排放系统等;环保工程包括废固废液焚烧设施、油气回收和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场、危废贮存库、刚性填埋场等。项目依托岔哈泉一号露天煤矿及选煤厂、输煤廊道、园区供水工程、供电工程、园区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园区公用热岛热电联产项目、新能源项目等。
为深入推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前沿技术交流,探讨石油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加速关键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促进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定于*开通会员可解锁*-28日在南京市举办“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开通会员可解锁*
一、大会主题
破局 · 立新
石油化工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油能源石油石化科技中心
指导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
三、会议内容
大会将以“破局·立新:石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为主题,重点探讨炼油结构性过剩、下游产品以中低端化学品为主、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对外依存度较高、行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依然较大、绿色工艺替代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会议将深入分析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核心议题,旨在加速推动石化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中高端领域迈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体系。大会由开幕式、主论坛及三大平行论坛等组成。
01
2025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主论坛
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核心路径与关键技术展开讨论。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化工新材料研发突破(如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等)以及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旨在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2
绿色低碳与炼化转型新技术论坛
聚焦石油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技术,探讨清洁燃油生产、重油高效转化、先进炼化一体化工艺,深入交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绿电制氢(绿氢)与耦合、生物质燃料与循环经济技术等,旨在推动行业实现深度脱碳与能效提升。
03
化工新材料与高端化学品发展论坛
重点探讨产业高端化、高值化转型方向,研讨高性能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分析下游高端制造市场需求,旨在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
04
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产业创新论坛
基于“数智化”技术对石油化工产业的革命性影响,重点交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优化、智能制造等在装置优化、安全预警、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实践,推动产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四、参会人员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中国航油、中广核、延长石油等集团的主管领导和专家;各大化工园区、行业协会、地方炼化企业,以及国内外知名石油化工组织的代表;各石油石化企业的主管领导及其下属的安全环保、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科技开发、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国内外石油化工全产业链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及IT头部企业的领导与专家等。
五、文末福利
*开通会员可解锁*前在朋友圈分享本条推文点赞超过60个(含),截图发给组委会工作人员(微信号:chaimswx),将获得大会论文集一本和演讲课件PPT。
六、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柴明松
电 话
*开通会员可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