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科技环保低碳生物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8-21
发布于
--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1、项目投资概况

本项目由农大科技负责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 6,122.04 万元,旨在促进新型肥料产品和助剂的研发、产业化生产;推进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打造国家高水平的研发平台。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促进公司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实施,提高农业生产以及经济效益,以农业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助力乡村振兴。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本项目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推广实施所掌握的农业技术,以农业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2)强化公司研发及技术服务能力,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的需要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一直以新型肥料创新为主航道。通过腐植酸活化、包膜控释、生物菌防控、土壤调理等四大自主核心技术的集成,公司研发创制了“腐植酸+”系列产品。

公司借助数字农业应用平台和移动服务终端,通过整合农业种植数据,分析并挖掘高效施肥技术,形成了作物整体解决方案,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从而解决新产品的科技性与种植户的未知性之间的矛盾,让广大种植户用好肥、用对肥。本项目通过投资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融合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学研科技创新及技术服务能力,深化与拓展腐植酸、生物防控、土壤改良技术及数字农业智能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3)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公司组建了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植酸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改良与植物营养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共同推进产学研创新及探索新型肥料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此外,公司内部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了研究院、检测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创制和推广、检验检测和中试生产等技术创新各环节的统一管理。本项目建成后,通过开展院企地等多方合作研究,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各方技术、资源优势,重点促进新型肥料产品和助剂的研发、产业化生产,推进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提高种植业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与推广,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属鼓励类产业

本项目建成后研发方向包括:典型设施蔬菜 土传 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增效功能助剂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障碍土壤微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腐植酸活性增容络合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低成本生物膜材料及控释性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三十一项“科技服务业”中第 10 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绿色技术创新基地平台、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教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因此,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为本次“环保低碳生物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供了支撑。

(2)丰富的研发创新平台及技术、人才储备,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组建了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农村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植酸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改良与植物营养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公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研发创新平台和丰富的技术储备。

公司研发团队有多年的行业相关研发经验,在产品研发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研发课题或专项任务。公司拥有博士 3 名、硕士 35 名,各类研发人员54 名;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 4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6 项。公司上述丰富的研发创新平台及技术、人才储备,为本次研发中心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

(3)公司已建立科学、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公司规范、规则和创新的有机统一,科学、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公司研发目标顺利实现,是公司技术创新的基础。公司制定有《技术中心项目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保密材料管理规定》《新产品研发上市管理制度》等研发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

公司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的肥料及作物营养行业从业经验,负责公司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各方面业务有序稳定开展。公司研发部门采用负责制,项目分类齐全,职责明确,在人才的专业化、梯队培养和人员储备方面,都有明确的计划,从而为进一步提升研发部门的研发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综上,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公司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未来新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4、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 6,122.0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660.24 万元,研发费 2,461.80 万元。

5、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实施期拟定为 12 个月。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勘查设计、招标、土建、设备采选及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竣工验收等。

6、项目选址及土地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路 249 号,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

7、项目实施涉及的立项及备案程序

2023 年 2 月 10 日,本项目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备案号为2302-37*开通会员可解锁*-425168。

8、项目实施涉及的环保情况

(1)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本工程在建设阶段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包括扬尘、施工噪声以及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针对施工期不同的污染物,公司拟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其中针对扬尘、固体废物拟采取施工工地周围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洒水防风、密闭存储、及时清运等措施;

针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定点堆放、围护遮盖、及时清运、定点处置等措施妥善处理。针对施工噪声,采取先进低噪声施工设备、白天施工、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等。针对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通过修建沉淀池、化粪池等方式集中处理后,回用于现场或达标后排放。

(2)项目生产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可能产生的污染主要有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废气等。公司将相应配套投资环保处理设施,严格遵守相关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或无害化处理。具体如下:

①废气治理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垃圾收集点产生的气味及汽车尾气。垃圾收集点的气味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项目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做好及时清运工作,保持垃圾收集点清洁卫生;项目投入使用后,停车场产生少量汽车尾气排放,不会对大气形成污染。

②废水治理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拟建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生活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SS、氨氮和动植物油。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③噪声治理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使用过程中空调、风机及购置设备运转等设备发出的动力性噪音。为改善操作环境,在空调设备、电机及设备等选型上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④固体废弃物治理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日常办公产生的固体垃圾。项目配备室内外分类垃圾收集箱,统一收集堆放,再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统一处理。

9、主要研发方向

本项目以进一步促进公司新型肥料产品和助剂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打造国家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项目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典型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增效功能助剂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障碍土壤微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腐植酸活性增容络合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低成本生物膜材料及控释性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关 于 我 们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开通会员可解锁* *开通会员可解锁* · 客 服 微 信: g1536103560 5 · 客 服 Q Q : 454058156 · 邮箱: chinasihan@126 . 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