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本项目聚焦液压领域优质企业的控股收购,标的公司是一家在液压马达、绞车、减速机及集成系统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拥有成熟的技术体系、稳定的客户资源及健康的财务状况。收购方需为液压元件领域深耕企业,具备元件业务基础且需补全 “元件 - 系统 - 主机” 产业链条、提升市场敏感度。
本次收购拟获取标的公司 70%及以上股权,后续管理由收购方主导。通过产业、技术、市场、管理的多维协同,标的公司可借助收购方资源实现规模扩张,收购方可补全产业链短板、拓展业务边界,共同把握制造业自动化、新能源产业爆发及军品 / 工程机械复苏的行业机遇,实现双方价值倍增。
二、项目背景与行业分析
(一)行业规模与地位
液压系统是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海洋工程、军品、新能源等领域。2023 年全球液压市场规模约 500 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液压市场,占比达 30%,受益于制造业升级与基建投资,国内市场年均增速保持 6%-8%,为行业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二)核心增长驱动因素
制造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工业 4.0 推动液压系统与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融合,电动液压系统(EHA)成为行业趋势,倒逼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集成能力。
2.新能源产业爆发 海上风电、光伏设备依赖液压系统实现高精度调节,新能源汽车对高效液压制动、转向系统需求增长,为液压企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3.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拉动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液压件向高能效、低排放升级;同时,2025 年军品业务回升、工程机械复苏及船用交付量增长,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
三、目标公司(标的公司)概况
(一)业务范围
标的公司核心产品涵盖液压马达(径向柱塞、行走马达等)、液压绞车、行星减速机、液压系统及集成装置,产品应用于海洋工程、工程机械、军品、石油勘探、船舶等多领域,且远销南美、中东、印度、俄罗斯等海外市场。
(二)组织与运营能力
团队稳定性
员工总数超 500 人,研发人员 23 人,生产人员 323 人,核心团队离职率低,社保按社平标准缴纳,管理规范。 2.管理架构 日常运营由职业经理人主导,关键决策需双重审批;设 2 名总助分管技术与管理,2 名总监分管销售与质量,管理效率高。
3.生产能力 拥有刚性生产线与柔性生产线,可兼顾小批量定制与规模化生产;定制化产品(如绞车)交付周期 50-60 天,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土地储备超 280 亩,厂房原值 4 亿元、净值 2 亿元,固定资产扎实。
4.子公司布局
设立新加坡子公司(主要承担仓储功能)与香港子公司,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四、标的公司核心优势
(一)技术优势:定制化与高壁垒并存
技术实力突出 主持起草 6 项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液压绞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解决客户复杂技术痛点,获头部主机厂高度认可。
2.定制化能力强
能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从元件(马达、减速机)到集成系统(液压绞车、传动装置)全链条自主生产,尤其在军品领域,可满足 “进口元件替代” 政策要求。
3.研发方向前沿 已布局电驱系列产品(电驱回转、传动、绞车、履带装置)、双减速(高低速)双自动(停车行车)绞车、载人绞车及大型货车绞盘,同时具备机器人减速机开发能力,契合行业智能化趋势。
(二)市场优势:客户粘性高,内外贸协同
国内客户优质 以直销为主,客户主动上门合作,核心客户涵盖头部工程机械、海洋工程及军品企业;军品业务基础稳定,2025 年预期回升。
2.外贸潜力释放 2022 年起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已搭建独立站、阿里巴巴平台及社媒营销体系,2023 年外贸占比达 30%,核心产品(液压绞车、马达)在南美、中东、印度市场认可度高。 3.产品结构合理 高毛利产品(液压绞车)占营收 50%(年营收超 1 亿元),液压系统毛利亦处于高位;集成化产品(减速机 + 马达 + 阀组)销售占比高,附加值高于单一元件。
(三)财务优势:健康稳健,现金流充足
盈利能力稳定 2024 年营收 4 亿元,净利润 5000 余万元;净资产 5.5 亿元(含未分配利润 3.7 亿元,2024 年未分配利润增至 4.3 亿元),总资产 7 亿元,资产负债率低。
现金流充裕 账上现金近 1 亿元,每年股东分红约 2000 万元,回款管理能力强(虽账期长但风险可控),资金链健康。
3.资产优质
固定资产净值 2 亿元,无形资产(技术、专利等)账面 2700 万元,土地与厂房等实物资产具备较高增值潜力。
五、收购方案与协同价值
(一)核心收购条款
| 条款类型 |
具体内容 |
| 收购股权比例 |
标的公司 ≥70% 股权 |
| 对赌安排 |
标的公司不参与业绩对赌 |
| 管理主导权 |
收购方承接标的公司管理运营,保留核心团队 |
| 交易方式 |
可接受 “现金 + 上市公司换股” 组合方案,具体估值双方协商确定 |
(二)多维协同价值
1. 产业协同:补全产业链,提升市场敏感度
收购方专注液压元件业务,但 “元件 - 系统 - 主机” 链条较长,对市场变化敏感度低;标的公司具备系统集成与主机配套能力,双方合作可实现 “元件 - 系统 - 终端应用” 全链条覆盖,快速响应工程机械、船用、军品等市场需求变化,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
2. 技术协同:整合研发资源,加速新品落地
收购方可为标的公司提供元件技术支撑与研发资金,标的公司的定制化能力、电驱产品研发经验可反哺收购方技术升级;双方研发团队(标的 23 人,收购方机电液复合型人才)协同,可加快电驱液压、机器人减速机等前沿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抢占技术制高点。
3. 市场协同:扩大客户覆盖,强化海外布局
国内市场:收购方拥有 50 余人一线销售团队,可与标的公司的直销客户(头部主机厂、国企)互补,拓展工程机械、军品市场份额;标的公司可自产马达替代原采购(原年采购 500-600 万元外部元件),降低成本。 海外市场:标的公司已搭建外贸营销体系(独立站、社媒),收购方可共享该资源,加速自身海外业务拓展;同时共同开拓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缓解单一海外市场(如俄罗斯)需求波动的影响。
4. 管理协同:优化运营效率,稳定核心团队
收购方可导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改善标的公司 “家族持股、无员工持股平台” 的现状,通过搭建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研发与销售团队;标的公司稳定的生产团队与成熟的售后体系,可提升收购方整体运营稳定性。
六、未来发展规划
(一)短期规划(1-2 年):整合资源,夯实基础
完成股权交割与团队整合,稳定员工信心; 推进标的公司马达自产替代,降低外部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率; 借助收购方销售网络,拓展工程机械、军品客户,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15%-20%; 优化外贸渠道,将海外市场覆盖从现有 6 个区域扩展至 10 个,外贸占比维持 30% 以上。
(二)中期规划(3-5 年):技术突破,拓展新市场
加大研发投入(年均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 5%),实现电驱液压系统、机器人减速机的规模化生产,切入新能源(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领域; 军品业务营收突破 1 亿元,成为核心增长极;船用产品受益于交付量增长,营收占比提升至 25%; 搭建员工持股平台,覆盖核心研发与销售团队,降低离职率;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提升至 40%,成为全球液压绞车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
标的公司在液压领域具备技术、市场与财务的三重优势,与收购方的产业链互补性强,收购后可通过多维协同实现 “1+1>2” 的效果。当前液压行业受益于制造业升级、新能源爆发及军品 / 工程机械复苏,市场机遇明确。
七、合作对接(微信:cbb784165256) 潜在买家与喜得悦签署保密非逾越协议(不签不聊); 买方评估及约见买方实控人(买方并购诉求不明确、没钱、无法约见买方实控人,不聊); 签署卖方顾问协议和居间协议; 买卖双方商务谈判.... 八、关于我们
喜得悦公司专注于上市公司产业控股权并购交易领域 。提供并购撮合交易、 方案设计、并购尽调、并购基金及融资、 并购整合等全流程并购服务。是优质IPO或IPO撤否标的卖方顾问 。深耕半导体、传感器、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装备方向,团队为投行和律所并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