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小屋2026年度项目资助招募公告
招标
发布时间:
2025-11-10
发布于
--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项目预算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宝藏小屋2026年度项目资助招募公告

左上:宝藏小屋南京幕府山庄项目点——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

右上:宝藏小屋杭州八堡项目点——杭州六个大包公益服务中心

左下:宝藏小屋合肥龙王项目点——合肥市庐阳区常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右下:宝藏小屋上海娄塘项目点——上海嘉定工业区凝馨社区邻里活动服务中心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流动儿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教育资源不足、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等。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0-17岁流动儿童数量达到7109万人,较2010年增长近100%,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4%。长三角地区作为流动儿童核心聚集区,上海市0-18岁流动儿童占学龄儿童总量的67%,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超150万,长三角四地义务阶段流动儿童总数占全国20%以上。

《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308.83万人。具体来看,在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903.81万人,在初中就读的为405.02万人。

流动儿童并非一个模糊的群体,而是由无数鲜活的个体组成。据统计每3个城镇儿童里,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他们已从“边缘群体”转变为城市儿童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在我们身边!

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与核心挑战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2023-2024)》指出,流动儿童教育虽取得阶段性进展(如公立学校入学比例从2020年的80%提升至2023年的95%),但流动儿童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仍面临多个核心挑战:他们在生活中经历频繁的流动和搬迁,不仅要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还在教育资源获取、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以及家庭监护稳定性等方面面临显著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安全健康风险:

(1)监护缺失与安全隐患 :父母工作时间长(如骑手家庭日均陪伴不足1小时)或者家庭两地分开居,儿童课后多独自滞留商铺、出租屋或街头,暴露于交通事故、溺水、欺凌等风险。

(2)医疗保障障碍 :因户籍限制,流动儿童家庭面临参保、异地就医及费用报销难题,医疗资源获取能力弱。

2

心理健康问题:

(1)流动带来的心理适应难度:陌生的环境以及频繁的流动带来的户籍、经济条件差异,流动儿童普遍自卑、社交退缩,自我认同感较低;家长多采用“权威式”管教,亲子冲突频发,非认知能力受限,容易出现行为偏差,亲子关系紧张或淡漠。

(2)社区支持网络弱 :居住环境封闭(部分流动儿童居住于城中村,或者和家庭成员居住在同一个房间内,人均居住面积甚至少于10㎡),社交圈层固化于流动群体;本地儿童社区活动参与率低,城市认同感薄弱。

3

社交发展机会受限:

(1)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匮乏:流动儿童交友机会少、因家庭经济限制课外学业资源获取较少,非学业的兴趣发展机会也较为有限。

(2)数字时代的新挑战:流动儿童因家庭条件限制,数字素养普遍低于普通儿童,更依赖网络却面临网络暴力、沉迷等风险,形成“数字参与鸿沟”。

4

升学适应困难:

(1)入学政策适应:流动儿童需要应对流入地的入学政策安排,并以家庭为单位提前规划;入学后,跨省教材差异、异地求学政策不熟悉,易引发学习断层;

(2)返乡升学儿童因与父母分离,难以适应新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宝藏小屋项目应运而生。宝藏小屋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发起,致力于为流动儿童提供长期持续、多元化的社区儿童服务,助力1-12岁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健康、友爱、积极地成长。

*开通会员可解锁*进行的项目成效监测结果显示,“宝藏小屋”项目在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90%儿童反馈“人际网络更丰富”,55%交到1-5个新朋友,学业薄弱儿童成绩及格率提升至85%,85%儿童掌握至少1项兴趣技能(如书法、合唱), 84.4%家长更尊重孩子想法,51.1%家庭减少体罚。

● 截至*开通会员可解锁*,宝藏小屋项目已经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4省市的20个城市累计建立了82个项目点。2024年,项目共开展超过8400场活动,累计服务近110万人次。自2015年起,项目累计影响超过21万名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

● 2024年起,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美团公益基金会发起“袋鼠宝贝之家·宝藏小屋”项目,新就业群体也被纳入到“宝藏小屋”项目的关注范围内。

● 2025年起,宝藏小屋项目开启了“宝藏课堂”、“政企合作”等多元合作模式,为每个项目点输送社会资源,丰富儿童及服务对象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助力服务的深度开展。

展望2026年,“宝藏小屋”项目将持续深耕于“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服务领域。我们以扎根社区的儿童成长空间为载体,秉持“安全、受孩子喜欢”的原则,通过社区教育创新模式,为1-12岁流动儿童提供长期、多元的专业服务。

二、本年度宝藏小屋的新变化

2026年,“宝藏小屋”项目将从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双路径出发依托丰富的特色主题活动,致力于在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身边构建支持性公共空间

我们重点关注儿童资源获取能力的增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心理韧性的提升以及家庭综合发展,全方位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秉持”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的宗旨,“宝藏小屋”的愿景是培育每一个孩子成为健康、友爱、积极、有社区归属感的“社区小主人”,共同构筑属于流动儿童的美好成长天地。

1

聚焦服务对象:

2026年度,宝藏小屋项目将进一步精准聚焦多维度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群体。重点服务以下几类典型场景下的儿童:

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儿童。

存在心理困境的儿童:为那些因频繁流动、陌生环境、家庭教养等因素导致心理压力大、自我认同感低的儿童提供支持。

家庭及社会支持薄弱的儿童:监护缺失(如单亲、隔代抚养)、监护不当、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无力或忽视子女教育及成长需求、帮助那些缺乏稳定家庭支持; 社交孤立、受歧视或霸凌、社区支持网络薄弱的流动儿童。

频繁流动的儿童:为那些因家庭工作等原因频繁更换居住地的流动儿童提供持续性支持,帮助其迅速融入流入地区。

在项目点布局上,将重点筛选存在流动儿童迫切需求的社区。以社区流动儿童基础数据和家庭真实状况描述为核心评估依据,挖掘更多关注流动儿童、热衷参与服务的机构,确保项目资源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群体中。

2

服务形式优化:

服务形式上,延续“4+1”经典模式的同时,通过以下关键环节的实践,着重强化一线伙伴与流动儿童的关系构建:

服务对象挖掘 :通过社区走访、外展、入户等形式精准筛选“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群体,扩大服务半径,深度调研服务需求;

个案深度服务 :对家庭、心理、生活等需求突出的重点个案进行建档,通过一对一家访、个案服务、社工服务等方式,持续跟踪与记录儿童的成长变化;

主题活动设计 :结合宝藏小屋4+1活动框架,设计宝藏小屋服务体系及年度主题活动/课程,贯穿全年服务并向公众展示汇报成果。

3

公众参与平台搭建:

联劝公益的愿景是更多人,更快乐、更自主地参与公益,成为美好+1的力量。依托宝藏小屋探索公众参与多元路径也是宝藏小屋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宝藏小屋项目希望链接社会力量,将项目点打造成流动儿童服务的资源中心。

在项目过程中,通过社会组织自身能动性,社会组织链接公众、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为儿童提供资源支持(如图书、活动物资)、行动参与(如志愿者陪伴)及智慧成果(如专业课程设计),形成宝藏小屋场景下的公众参与通道,助力公益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形成“儿童受益-机构成长-社会参与”的良性循环。

同时,项目通过公众倡导类活动(如媒体报道、公益市集、企业合作)提升流动儿童议题的社会可见度。

三、项目基础信息

3.1 招募类型:

本次招募20个宝藏小屋2026年度项目点。

3.2 项目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为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四地(县级以上城市)1-12岁的处境不利流动儿童。所有招募的项目点需位于上述四地行政管辖范围内。

3.3 项目周期:

项目周期为1年,具体时间为*开通会员可解锁**开通会员可解锁*

3.4 项目目标:

通过长期持续、多元化的社区儿童服务,助力1-12岁处境不利流动儿童成长为健康、友爱、积极的人,具体目标包括:

① 降低安全健康风险:

(1)开放固定安全空间,减少孩子独处无人看管的时间;

(2)开展安全主题活动,教孩子识风险、学自护;

(3)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促进行为安全与身体强健。

②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1)通过学校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介入,帮助流动儿童缓解环境适应压力,增强自我认同感与情绪调节能力,减少自卑、社交退缩与行为偏差问题;

(2)同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转变“权威式”管教方式,提升亲子沟通质量,缓解亲子冲突,促进亲子关系和谐与情感联结。

③ 增加社交发展机会:

(1)依托社区、学校与社会组织,搭建朋辈交往与兴趣发展平台,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课外学习与兴趣活动资源,帮助流动儿童拓展社交网络,打破“流动群体内部固化”的社交壁垒;

(2)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提升其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与信息辨别能力,缓解“数字参与鸿沟”与网络风险问题。

④ 强化升学适应能力:

(1)通过政策宣传、家长学校与个案辅导,提升家长对流入地升学政策的理解与规划能力,增强其科学教养与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儿童平稳应对跨省教材差异、入学政策变动等挑战;

(2)同时针对返乡升学儿童,提供心理与学业衔接支持,缓解因亲子分离与环境突变带来的适应困难。

四、宝藏小屋项目实施方案

4.1 项目服务内容:

项目服务内容围绕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需求,构建“空间-服务-参与”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4.1.1 社区儿童空间建设:

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成为空间与成长的“主人”。

儿童是项目的核心服务对象与主体参与者——既是小屋的主要使用者(自由阅读、自主学习、参与兴趣活动),也是空间规则的制定者(如自行制定小屋规章制度)和社区探索的行动者(参与社会服务、成为社区小主人)。空间设计以儿童视角为导向,注重安全、友好与趣味性,确保儿童在无标签、无竞争的环境中自由探索,发掘自身潜能。在空间建设上,具体要求如下:

空间条件: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可由机构自行租赁或政府提供;

设施配置:配备图书、玩具、桌椅等基础儿童设施资源;

规则共建:通过儿童参与制定符合其需求的儿童友好空间规则。

4.1.2 精准定位与深度建档机制:

确保服务精准触达最需要的儿童,提升干预有效性。

精准筛选: 各项目点依据标准,通过社区摸排、学校对接等方式,明确服务对象范围。

入户调研: 对初步筛选的儿童开展系统性家访,深入了解其家庭环境与个体需求。

成果指标: 每个项目点年度内,须为至少20名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完成家访并建立个人档案。

4.1.3 多元化儿童服务供给 :

提供覆盖安全保护、心理健康、多元发展的长期持续性服务,全年计划开展40次特色活动

安全保护类(8次):聚焦儿童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包括校园欺凌与性侵识别应对、溺水/交通/食品/居家/网络安全科普、暴力伤害防范及急救应急培训等;

心理健康类(8次):以抗逆力培养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为核心,从儿童和家庭两个维度切入,开展以促进心理健康为目标的系列支持性活动;

多元发展类(20次):涵盖文化艺术(音乐/美术/手工/自然探索等)、学习认知(生活能力/PBL项目制学习/STEM等)、语言交流(阅读/写作/演讲等)三大领域;

家长服务及升学衔接服务(各1次,共2次):① 面对家长开展正向教养亲子活动,促进家庭正向沟通,助力家长更好支持孩子成长;② 为家长提供升学衔接服务:包括提供升学的政策咨询,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或了解儿童返乡后面临的挑战,赋能儿童面对返乡后的新生活等;

公众倡导类(2次):形成儿童参与的全年特色主题课程/活动(如合唱、画展、社区议事、PBL课题成果等),与当地社区联动,举办2次大型主题倡导活动,并参与宝藏小屋年度活动,面向捐赠人与公众进行深度传播,展现服务成果与价值。提升社会对流动儿童议题的关注度。

4.2 项目指标要求:

空间开放: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含周末至少1天),每日开放时长不少于2小时,时间安排匹配当地儿童课后及周末需求;

服务规模及范围:

直接服务:覆盖流动儿童100人、家长100人、志愿者10人,其中必须包括20名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并提供档案记录;

间接服务:覆盖家长100人及30%社区居民;

年度服务人次:不少于3600人次(含公众倡导参与人次不少于400人次)。

4.3 项目点与空间要求:

社区条件:位于流动人口社区或低收入社区(如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等),且2年内无整体拆迁计划,优先选择认同并支持项目的社区;

空间要求:机构需在社区内拥有独立运营的专属服务空间(可租赁或由政府提供),不承担其他功能,使用面积≥30平方米,且可稳定使用至少2年。

4.4 项目执行机构要求:

资质要求: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满2年(*开通会员可解锁*前注册),年检合格的公益组织;

团队要求:具备清晰使命与稳定全职团队,至少1名全职员工专职负责项目;

经验要求:拥有2年及以上儿童服务经验,认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儿童服务为核心的机构优先;

能力要求:追求可持续发展,具备公众筹款动员能力及广泛合作意愿。

4.5 项目管理与监测:

项目由联劝作为资助方,宝藏小屋项目组后续将为入选的执行机构提供如下支持:

规范支持:提供项目标准化文件、管理规范及财务指导;

能力建设:开展项目督导、管理培训、筹款与传播等专项支持;

伙伴协同:组织公益伙伴交流经验,推动联合传播及筹款;

五、项目预算

每个项目点联劝支持9万元/年,公益机构须另行自筹6万,其中4万元资金必须联合联劝筹款(可通过企业捐赠或公众捐赠,但资金须进入联劝,政府购买资金不计算在内),其余2万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联劝支持资金预算构成如下:

六、申请路径及时间

6.1 申请截止时间:

*开通会员可解锁*(周日)23:59

6.2 申请链接:

https://lianquan.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QmCkD9VLVXdPF9X7iXjKcc

申报内容需提供机构信息、服务社区及流动儿童信息、空间运营信息,建议大家提前至少3天准备相关内容再申报。

6.3 资助评审流程及时间:

*开通会员可解锁*(周一)~*开通会员可解锁*(周四)

具体评审流程将会分为三轮,分别是申请表审核、线上路演沟通、实地走访。

6.4 资助评审最终结果公示时间:

*开通会员可解锁*(周五)~*开通会员可解锁*(周三)

6.5 联系信息:

如有疑问或建议,可联系“宝藏小屋”评审项目组:

联系人:何松

邮箱:song.he@lianquan.org

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8032(若无法转接分机号,请告知自动应答程序转接“宝藏小屋”,可自动转接至宝藏小屋项目组分机)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8:00

潜在客户预测
点击查看详情>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