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讯】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一期)
发布时间:
2025-11-11
发布于
浙江嘉兴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近期,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公示。

采用高性能橡胶材料来生产符合出口要求的绿色轮胎是我国轮胎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从而会增加高端合成橡胶的需求。尤其自*开通会员可解锁*起,欧盟全面执行新版轮胎标签法,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轮胎(含进口)必须使用新版标签,需满足更严格的滚动阻力和湿抓地力分级标准。

传统的乳聚丁苯橡胶抗湿滑性好,但滚动阻力大;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滚动阻力小,但抗湿滑性差;而溶聚丁苯橡胶(SSBR)则兼具了抗湿滑性好和滚动阻力低的综合性能,且SSBR具有可以根据需求有效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时间短、单体转化率高、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优点,是绿色环保型橡胶。顺丁橡胶作为仅次于丁苯橡胶的第二大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硫化后其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尚好,易与其他橡胶并用。由此,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材料在绿色轮胎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两者混合使用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在高性能轮胎中,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顺丁橡胶(BR)的混合使用,结合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抗湿滑性能,同时降低滚动阻力,符合绿色轮胎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嘉化新材料利用公司闲置土地,拆除厂区闲置厂房,对现有产业链进行调整,保留部分邻对位产业,更新并新建装备,建设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次拟先行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2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配套建设一条丁二烯厂外输送管线。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24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项目(一期)

建设单位: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工程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经济开发区滨海大道1号现有厂区内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23291.81万元;

工程内容:本项目拟利用嘉化新材料现有资源,拆除公司部分老设施、闲置厂房等,腾出用地,建设年产12万吨高性能合成橡胶装置。建设内容包括:1条年产6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连续生产线,1条年产6万吨橡胶柔性生产线(溶聚丁苯橡胶、低顺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共用该生产线);以及配套可燃液体罐区、汽车装卸站、后处理车间、废气废液处理设施、油气回收设施、化学品库、初期雨水池/事故提升池、变配电室、冷冻站、控制室、管廊等配套设施。另外,本次建设一条丁二烯厂外输送管线,管线依托园区内现有公共管架,从南侧三江化工丁二烯球罐至厂内管廊,全长约2.6km。

劳动定员: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150人,各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全年工作日为340天。行政管理部分实行一班8小时工作制,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

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主要是溶聚丁苯橡胶、热塑性丁苯橡胶和低顺橡胶,分为充油胶和非充油胶两大系列。橡胶产品有不同的牌号规格,其中溶聚丁苯橡胶牌号10个,低顺橡胶牌号为4个。

注:柔性生产线可以柔性生产SSBR、LCBR、SBS三种产品,该生产线设两套独立聚合装置,后续凝聚、后处理单元则共用,生产线最大产能60000t/a。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具体生产产品。

企业简介

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于*开通会员可解锁*改制为省批民营股份制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经营、投资和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嘉化集团是上市公司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44.51%)、参股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另有全资子公司浙江嘉化进出口有限公司、嘉兴市泛成化工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富安化工有限公司等公司。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热电联产为源头,构建起包括基础化工、特色新材料、氢能源利用等在内的能源和化工循环型产业体系,主要制造和销售聚氯乙烯(含氯乙烯)、脂肪醇(酸)、氯碱、蒸汽、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以及硫酸系列产品,子公司经营化工、港口码头装卸、仓储业务、新能源发电业务及氢能、加氢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公司拥有30万吨/年乙烯法聚氯乙烯(含氯乙烯)项目,同时拥有20万吨/年脂肪醇(酸)装置,并且为浙北地区(嘉兴、湖州)唯一氯碱生产商。公司通过热电联产机组产生蒸汽供热,蒸汽主要用于公司各化工装置及向化工新材料园区企业供热。同时公司还是国内外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利用工业副产氢,在氢能源领域进行氢能一体化布局,结合公司已布局的光伏发电项目,优化低碳、循环发展生态,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关注公众号化学技术流,有技术咨询、工程设计、产品采购、节能技改需求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联系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