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新水许准〔2025〕121号
新会区双水镇人民政府:
贵单位《关于报送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水资源保障工程(双水镇项目)—双水镇梁家河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资料的函》及附件资料收悉。经研究,现提出批复如下: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新会区水资源保障工程(双水镇项目)—双水镇梁家河堤防加固工程位于双水镇梁家河(火筒滘河)流域,本次治理包括对梁家河局部未达标堤防进行除险加固,新建冲式水闸,移址重建西头冲水闸和梁家水闸并配套排涝泵站等。本次加固堤段现状堤防缺乏有效的整治,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且出现不同程度沉降,易发生洪涝灾害;重建2座水闸经过多年运行,水闸闸门破损、启闭设施残旧、混凝土结构碳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的效率,同时围内没有强排措施,容易造成内涝。为了保证流域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平稳快速持久发展,补齐水利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短板,提升区域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本工程的实施是必要的。
二、水文
(一)基本同意根据《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2003年)及《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1991)查算有关参数,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冲式水闸、西头冲泵闸、梁家泵闸设计洪水成果。复核集雨面积,补充项目所在地堤防、水闸、排涝站等水利工程现状调查,根据地类面积、涌容、围内控制水位及河道比降合理确定设计运行内水位和最高、最低运行内水位,复核泵闸产水量及排涝流量计算成果。
(二)基本同意梁家河堤防设计洪潮水面线采用正在兴建的闭口闸火筒滘河水闸闸上水位1.84m为起推水位,遭遇20年一遇洪水的工况,通过HEC—RAS5.07软件计算设计水面线成果。补充考虑梁家河上游挂树蛇水库调洪后下泄流量影响。
(三)基本同意施工期洪水计算方法。补充梁家河施工期设计来水计算。
三、工程地质
(一)基本同意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评价意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Ⅲ类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2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二)基本同意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意见和土(岩)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由于项目区基础均为深厚淤泥、淤泥质土层,抗剪及承载力强度低,存在沉陷变形和抗滑稳定问题,下阶段应结合堤基、坡脚等处理进行现场测试,为基础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三)基本同意工程区地下水和场地土对项目的腐蚀性综合评价意见。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要求补充地表水对工程区的腐蚀影响分析,并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50046—2018)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同意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分析,主要任务是防洪、排涝和引水灌溉。通过对河道两岸部分堤防进行培土加厚以及新建防浪墙、重建(新建)水闸及配套泵站、重建涵窦,提高梁家河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保护项目区内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
(二)同意本工程整治岸线长度4.786km,加固堤防总长4.611km(其中上游段左岸堤防长3.156km,上游段右岸堤防长1.455km),新建1座水闸(冲式),移址重建泵闸2座(西头冲、梁家),原址重建9座穿堤涵窦。根据水文计算,复核排涝河道的设计水位与过流流量;复核各自排闸设计过闸流量计算是否满足在外江低潮位时排水量要求。
(三)同意泵站工程排水流量采用水量平衡调蓄方法计算,以10年一遇暴雨遭遇外江5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进行排水演算。
(四)基本同意泵站工程各特征水位和净扬程分析原则。建议综合考虑蓄排调节计算水位变化,确定围内特征水位。
(五)要求复核泵站工程等别和工程规模。
五、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一)工程等别及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同意梁家河堤防工程设计防洪(潮)标准为2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Ⅳ等,穿堤建筑物(西头冲泵闸、梁家泵闸、冲式水闸、9座穿堤涵窦)的防洪(潮)标准与堤防一致,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设物为5级。
(二)工程总布置
堤防工程基本按原有堤线布局,部分堤线按照实际情况采用截弯取直的形式进行调整,要求堤线布置应尽量不占或少占河滩地,保证河道足够的行洪断面;同意新建水闸1座,移址重建泵闸2座,原址重建穿堤涵窦9座。穿堤建筑物轴线与原河道轴线几乎保持一致。
(三)主要建筑物
1.堤防部分工程设计
(1)基本同意堤顶高程计算方法和成果,堤防按不允许越浪设计,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土堤堤面高程取2.60—3.20m(珠基,下同),堤顶净宽3.35—3.50m,防浪墙顶高程取3.50/3.80m。复核加固堤防设计堤顶高程计算成果。
(2)基本同意左岸桩号0+020-1+057.5、1+130-1+472、1+543-3+216、右岸桩号0+022-0+365、0+650-1+560堤段堤顶铺设水泥石粉路面150mm厚,堤顶迎水侧修建L型钢筋砼防浪墙,背水侧增设路缘石,堤身按设计断面培厚加固,迎、背水坡按1:2坡比培厚修坡并撒播草籽护坡。其中对左岸桩号1+036-1+057.5、1+130-1+472堤段迎水坡脚增设板桩护脚,单桩长2m,桩顶设C25钢筋砼冠梁;对左岸桩号0+100-323、0+472-0+520、1+779-2+252、2+644-3148、右岸桩号0+075-0+187等背水坡坡脚为鱼塘或沟渠堤段增设填土反压平台,反压平台顶宽2m,1:2放坡。
(3)基本同意右岸桩号0+370-0+650堤段堤顶铺设水泥石粉路面150mm厚(其中右岸桩号0+557-0+623堤段铺设砼路面除外),堤顶迎水侧修建L型钢筋砼防浪墙,背水侧增设路缘石,堤身按设计断面培厚加固,迎水坡按1:2坡比培厚修坡并撒播草籽护坡,背水坡新建L型钢筋砼挡土墙,并采用松木桩基础。其中右岸桩号0+370-0+557、0+623-0+650堤段迎水坡坡脚增设方桩护脚,单桩长6m,桩顶设C25钢筋砼冠梁。由于板桩与冠梁存在脱空分离风险,须补充两者的嵌接锚固以及钢筋砼板桩的沉降稳定分析应通过现场试验对预制钢筋砼板桩护脚基础桩长深度及其他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和复核各工况的稳定性,补充堤防断面图梁家河道常水位,并结合现状地质地形、施工可行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复核堤防迎水坡坡脚方案合理性。
(4)基本同意左岸桩号1+496-1+539、右岸桩号1+560-1+612堤段防浪墙在原来基础上锚筋加高加固,其余堤身结构型式不变。
(5)左岸桩号1+075.5-1+130堤段因背水坡临近村庄房屋,该堤段外江侧新建重力式挡墙,墙顶加高修建钢筋砼防浪墙,挡墙采用抛石基础,堤顶铺设水泥石粉路面150mm厚,背水侧增设路缘石。要求复核挡墙稳定性计算及防浪墙渗径是否满足要求,并对抛石粒径提出要求。
(6)基本同意在堤防各出入口增加设置限位墩和限高架,并沿堤线埋设界桩和标识牌。
下阶段要求:根据地质勘探结论,增加选取靠近村庄民房堤防断面进行稳定分析计算,同时复核堤身及防浪墙各工况下的稳定分析,优化堤防各堤段的结构断面型式,同时做好堤型变换处连接;复核防浪墙、砼齿墙、砼挡墙基础埋深;堤身土方填筑时应加强堤基沉降观测,注意分层填筑碾压及回填速度,并应考虑加固培厚土堤所产生沉陷的不利影响,待土堤沉降稳定后方能进行堤顶防浪墙施工,压实机具碾压时严禁加震;补充完善堤防背水侧排水设计。
2.穿堤涵窦设计
基本同意原址重建9座穿堤涵窦,均采用松木桩基础处理,在外江出口设提升式平板钢闸门,涵窦采用C25整体钢筋砼连续基座,涵身采用Φ1000预应力钢筋砼管,内、外江侧均分别设置干砌石护坦500mm厚。
下一阶段需进一步优化穿堤涵窦基础处理方案,补充完善Φ1000预应力钢筋砼管相关施工技术要求。
3.冲式水闸新建工程
(1)基本同意冲式水闸采用整体式钢筋砼箱涵结构,单孔闸,平底宽顶堰过流,不设胸墙,闸室设砼刺墙,闸室内、外江设砼翼墙,闸顶设交通桥。水闸闸孔净宽4.0m,闸底板高程-1.00m,桥面高程3.20m,宽5.0m。复核水闸的过流能力、防渗、消能防冲及各工况下的稳定等计算成果。
(2)基本同意水闸及上下游翼墙基础处理均采用松木桩基础,补充水闸桩基础沉降计算,并根据计算成果,预留沉降高度。
(3)同意水闸内、外江侧均分别设置干砌石护坦500mm厚。下阶段根据地形,分别优化完善水闸外江侧防冲刷措施
(4)基本同意水闸两侧连接堤设计断面。要求严格控制墙后回填土的选料及压实质量,防止因加载过快造成堤基剪切破坏,造成沿闸侧产生接触绕渗。
(5)下阶段补充水闸电气设备配置及电源连接方式等设计。
(6)补充完善水闸启闭架、防雷等设计内容。
(7)基本同意对冲式水闸内河进行清淤,清淤长度70m。复核优化清淤范围、河道清淤对堤防的稳定影响。完善断面设计补上标出河道左岸和右岸,合理确定河床纵坡和疏浚河床底宽。
4.重建梁家、西头冲泵闸工程
(1)基本同意2宗水闸进行移址重建,其中水闸右侧配套新建一座泵站。2宗水闸均采用整体式钢筋砼箱涵结构,单孔闸,平底宽顶堰过流,不设胸墙,闸室设砼刺墙,闸室内、外江设砼翼墙,闸顶设交通桥。水闸闸孔净宽3.0m,闸底板高程-1.00m,桥面高程3.20m,宽5.0m。2宗泵站泵室段均采用整体式钢筋砼结构,单孔,净宽3.4m,调压井后采用两机一涵布置,为穿堤φ1000预制钢筋砼管,外包C25砼。泵室底板高程-0.2m,泵房地面高程2.20m,调压井顶高程3.40m,净孔尺寸2.5×1.4m。要求补充完善2宗泵站工程设计方案及图纸。建议调压井与出水涵管间设置结构分缝;复核水闸的过流能力、防渗、消能防冲及各工况下的稳定等计算成果。
(2)基本同意2宗水闸、泵站及上下游翼墙基础处理均采用松木桩基础,补充水闸、泵站桩基础沉降计算,并根据计算成果,预留沉降高度。下阶段进一步核实旧闸底板情况,完善底板及基础处理方案。
(3)同意2宗水闸内、外江侧均分别设置干砌石护坦500mm厚和2宗泵站出水口采用增设抛石防冲槽;补充完善水闸干砌石护坦与泵站抛石防冲的衔接设计方案。
(4)基本同意2宗水闸及泵站两侧连接堤设计断面。要求根据现状地形完善2宗水闸及泵站两岸连接堤与两岸堤防的衔接设计;要求根据基坑回填及地形优化挡土墙设计断面及布置方案,严格控制墙后回填土的选料及压实质量,防止因加载过快造成堤基剪切破坏,造成沿闸侧产生接触绕渗。
(5)基本同意2宗水闸、泵站电气设备配置及电源连接方式等设计。
(6)基本同意2宗水闸启闭机房进行移址重建,均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2.25m2;2宗泵房均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64m2。下一阶段复核启闭机房布置尺寸合理性、机座位置、机室基础稳定性等。要求完善2宗泵站进水口、进水前池及工程管理范围周边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机电及金属结构
(一)基本同意2宗泵站均装机两台,水泵型号均为14YZ型立式轴流泵,总装机容量44kW。由于本工程水泵泵管均加长300mm,要求补充电动机配套功率计算成果,补充所选泵型的性能运行曲线和安装尺寸详图。
(二)基本同意泵站工程电气设计方案,均采用AC380/220V单电源供电,接自各原有户外变压器;水泵电机采用Y/△降压启动,配置JD—5型电机综合保护器。要求补充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及选定的电气设备型号、数量,建议计算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三)因高压输变电工程不列入本工程建设内容,建议删除10kV母线装设避雷器的建设内容。
(四)3座水闸均采用提升式平板钢闸门,冲式水闸采用水闸闸门采用Hsz—8t手拉葫芦进行闸门启闭,西头冲水闸和梁家水闸采用QPQ-10T卷扬式启闭机操作;2座泵站均设置拦污栅1套,拦污栅采用垂直式平面钢栅,材料采用Q235B钢。要求复核泵站拦污栅尺寸,补充拦污栅安装详图。下一阶段应对平板钢闸门及门槽作进一步优化设计。复核水闸采用 Hsz—8t手拉葫芦进行闸门启闭合理性。
七、消防
基本同意工程的消防设计,并按规范要求配备消防设备。
八、施工组织设计
(一)基本同意对工程施工交通、建筑材料供应等施工条件的评价意见。
(二)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弃土场地,完善土石方平衡设计,明确明挖、填筑土料利用土方和外运土方的比例。
(三)堤防工程为便于左岸堤防施工,在右岸桩号0+370处填筑一条临时拦河施工便道,并埋设导流管;在左岸桩号0+600处填筑一条临时拦河施工便道,不设导流。要求补充堤防工程临时道路方案比选具体投资对比;同时须根据施工期设计洪水,复核施工导流管布置合理性及过流能力;按施工车辆通行要求复核施工便道稳定性。
(四)基本同意9座圆形穿堤涵窦内江侧采用土围堰,外江侧采用钢板桩结合填土压脚围堰,下阶段要复核各涵窦围堰钢板桩设计桩长及稳定性。
(五)基本同意新建冲式水闸内外江侧均采用土围堰,采用φ800双壁波纹管进行导流。
(六)基本同意移址重建2宗泵闸(梁家、西头冲)外江侧采用双排钢板桩结合土围堰,其中梁家泵闸内江侧采用旧水闸堆叠沙包袋加防水彩条布,不设导流;西头冲泵闸内江侧采用单排钢板桩,两侧填土压脚并铺设土工膜防渗,利用旧闸进行排水导流。补充完善西头冲泵闸临时施工道路布置图等。下阶段要求复核围堰的稳定性及梁家泵闸不设置导流的合理性。
(七)冲式水闸内河清淤要求根据河道周边环境情况,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时间起止日期,总工期。补充清淤工程的设备类型、型号和数量,弃渣区位置及容量、面积、运泥路线以及平面控制坐标系统、高程控制系统等。在开工一个月内将中转、最终弃渣场相关资料报我局核备。施工过程中,清淤物必须运至上述指定的弃渣场进行堆放,建设单位不得自用或经营,应按照《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多余砂石土管理的通知》(新府办〔2023〕40号)执行。
(八)按照《江门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江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规定,补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垃圾管理方案。
(九)基本同意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方案、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设备选型。其中堤防工程存在软土地基,下阶段应提出堤身堤基沉降、水平位移及空隙水压力等参数,控制施工荷速率。
(十)基本同意施工进度安排,计划总工期16个月。复核施工工期计划,特别涉及需通过临时填筑拦河施工道路施工部分堤防工程和水闸工程水下部分等施工,确保其在汛期前完成。
九、工程占地与移民安置
本工程堤防建设占地范围内永久使用的土地大部分均为在原有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无需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下阶段需补充完善对2宗移址重建泵闸和一宗新建水闸工程的永久占地及临时使用土地范围权属调查。
十、环境保护设计
(一)基本同意本阶段拟定的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下阶段做好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的扬尘防治和噪声控制,完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复核相关环保措施,落实工程疏浚物的处理工作。
(二)基本同意本阶段拟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检测措施设计内容。下阶段应进一步细化环保措施,完善施工期人群健康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减少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
十一、水土保持设计
(一)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和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及防治方案。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对开挖土方堆放区防护措施进行优化设计。
(二)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危害。
十二、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一)基本同意劳动安全的分析结果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二)基本同意安全卫生管理和设施要求和配置。
(三)要求结合我市对建筑工地防范基孔肯雅热防疫要求,补充增加有关防控管理内容。
十三、节能评价
(一)基本同意工程总体布置、主要施工设备选型及施工辅助生产系统的节能设计。
(二)基本同意工程施工期的能耗总类、数量及能耗分析。
(三)基本同意工程节能效果综合评价意见。
十四、工程管理
(一)基本同意工程建成后由双水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堤防、穿堤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
(二)基本同意划定的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区范围、管理设施的设置。
(三)建议完善通信和工程安全监测设施配置方案,补充测算工程所需运行管理费用及来源。
(四)补充水闸、泵站运行调度管理规程。
十五、工程概算
(一)同意本工程的编制原则及定额依据。
(二)同意本工程所采用的基础价格,其中主要材料价格按当地最新建筑材料指导价格(除税价)及国家发改委近期公布的柴油、汽油零售价(除税价)调整。
(三)结合土石方平衡设计,复核各项堤防培厚工程围堰、回填土方等工程量和外购土方费用,核实填筑土料运距及弃渣运距。同时围堰拆除土方应结合现场实际,考虑土方利用率,减少弃土。
(四)概算书与工程量计算书中梁家河左岸堤防砍树挖树头、土方回填压实;冲式水闸内河清淤淤泥运走;梁家泵闸启闭机室钢筋制安、外墙底层抹灰水泥砂浆、泵站松木桩基础;西头冲泵闸启闭机室钢筋制安、土方填筑运输、弃土运输;梁家河涵窦C25砼顶板、模版、水泥石粉垫层等部分工程量不一致;概算书与工程量计算书中漏项冲式水闸挡土墙1、防浪墙外购土方等工程量。现统一按照工程量计算书进行调整。
(五)审查概算调整了堤防工程的清表土、土方回填压实、迎、背水坡撒草籽、防浪墙1、防浪墙2、防浪墙5等实施长度和相关工程量,同时堤防工程和新建(重建)穿堤建筑物连接堤的防浪墙、挡墙、板桩、冠梁等部分采用钢模板替换木模板进行计费;调整了梁家泵闸C25砼刺墙和删除多计出水口抛石护坦、西头冲泵闸C25砼刺墙和干砌石护坦等相关工程量。
(六)根据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调整其他临时工程费费率。
(七)依据《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关于新会区水资源保障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新发改〔2022〕25号)以及《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等对工程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等有关费用进行核减。
(八)审核工程投资概算为2280.89万元,详见工程投资审核对比表。
十六、经济评价
基本同意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和方法,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在合理范围内,工程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为公益性水利工程,以社会效益为主,应进一步测算包括维修管理费用在内的年运行费用,确保实现工程良性循环。
附件:关于新会区水资源保障工程(双水镇项目)—双水镇梁家河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投资审核对比表
江门市新会区水利局
*开通会员可解锁*
抄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