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等静压设备  招标公告
招标
发布时间:
2025-11-11
发布于
江苏苏州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项目预算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一、项目名称:热等静压设备

二、招标编号:S2025043

三、招标人:苏州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凌云楼0904室

邮编:215021       传真:*开通会员可解锁*

联系人:秦老师      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电子邮箱:qinchang@suda.edu.cn

技术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四、招标货物品名、数量及主要性能参数要求

热等静压设备  1台

(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技术要求

1.1 配置要求

热等静压设备总体构成含六大模块:主机模块(承压筒体、承力框架、液压系统及提升装置等)、加热隔热及测温模块、气路模块(气体加压系统及抽真空系统)、冷却模块、供电及控制模块、及辅助系统模块,实现热等静压工艺压机设定的各种功能和安全互锁,满足装出料及日常维修保养等需求。

1.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2.1有效热区尺寸≥φ580mm×1000mm;

★1.2.2最高压力≥200MPa;

1.2.3加压介质氩气,采用1MPa~10MPa和10MPa~200MPa分段控制;

★1.2.4额定温度1400℃,发热体材质为钼镧合金;

★1.2.5炉膛温度均匀性≤±8℃;

★1.2.6极限真空度≤100Pa,抽真空时间≤30min;

1.2.7全自动智能化计算机控制加压补压,具备随时补压功能;

1.2.8工作台最大承重≥2000kg;

1.2.9承压缸体和框架使用寿命:在正常操作和维护情况下承压筒体和承力框架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或10000循环次(升温升压-保温保压-降温降压为一个循环次);

★1.2.10升温时间≤3h(空炉,200℃升温至工作温度1200℃);升压速率≤3h(预加压后,压力随温度升至最高工作温度膨胀达到200MPa);

1.2.11气体回收率≥80%;

1.2.12操作方式:升温后打压、先打压后升温以及同时升温升压三种操作模式;

1.2.13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1.2.14控制系统:实现设备工艺过程的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系统;

1.2.15监控界面:计算机控制、中文界面;

1.2.16加压介质:高纯氩气或高纯氮气,纯度≥99.995%;

1.2.17安装方式:地面安装、地坑安装、地面操作。

1.3热等静压设备布局及总体要求

1.3.1设备整体及各个结构部件的布局设计合理紧凑,预留检修空间,满足行车、倒链等起重工具的使用需求,方便设备日常的检修维护;设备整体釆用地面安装、地面操作的立式出料结构,通过天车完成产品的进出料;

1.3.2热等静压机的设备主机需安装于地面或地坑,且确保其余配套模块安全稳定运行;

1.3.3加热隔热及测温模块置于主机筒体内,具备加热隔热与测温功能;

1.3.4气路系统具备设备气体加压、抽真空及气体回收等功能,且同时配备气体储存系统;

1.3.5配备设备冷却系统,用于设备内、外循环;

1.3.6电气系统由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组成,具备现场操作和远程操作功能;

1.3.7上述各个系统具备安全联锁功能,从而实现热等静压高温高压的压制功能。

1.4主机模块

1.4.1主机模块主要由超高压容器系统、平台梯子及液压系统组成;其中超高压容器系统包括承力框架装置、承压筒体装置、筒体托架、框架移动小车、底座、提升装置等;

1.4.2超高压容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均应符合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1.4.3承力框架装置和承压筒体装置釆用高强度钢丝预应力缠绕结构;

1.4.4承压筒体装置包含设备上、下塞装置及上塞提升装置;且材料由合金锻造制成。

1.4.5缠绕筒体由高强度芯筒、缠绕高强度钢丝和上下法兰组成;

1.4.6缠绕筒体釆用内水冷结构;

1.4.7上、下塞装置均采用合金钢锻件制造;

1.4.8上、下塞主密封需采用组合式密封结构及水冷装置;下塞装置可上下浮动,便于框架的顺利进出;

1.4.9承力框架采用预应力钢丝缠绕结构;

1.4.10承力框架装置按照承压筒体内压≥220MPa设计;立柱和半圆梁采用合金钢锻件制造,框架为移动式,在液压驱动下框架具备移动功能;框架移动前后极限位置设有限位开关;

1.4.11配备设备液压系统。

1.4.12框架装置、上塞提升装置等均设有限位开关,进行安全联锁;确保设备整体运行的流畅。

1.4.13所有承压部件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所有承压部件出厂前进行100%的无损检测和耐压试验,满足国标要求,强度试验压力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确保压力平稳可靠,系统安全;

1.4.14压力容器设计完成后必须经过审核通过,加盖设计竣工章后才能进行制造;

1.4.15压力容器制造完成后必须经过水压试验,提供压力容器证书。

1.5加热隔热及测温模块

1.5.1加热隔热及测温模块主要由隔热屏、加热装置、承料装置、热电偶测温装置、电极装置、铜排、变压器及加热控制器、加热组件、保温倒杯、工作台等组成;实现有效加热区域内温度均匀性优于±8℃(在200MPa、1250℃状态下,釆用测温环测定,参照GB/T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测定);隔热屏、发热体与引电之间采用快插接头;隔热屏与加热炉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1.5.2隔热屏整体采用多层设计,隔热屏主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1.5.3加热装置采用三区加热,可实现各区分别供电和控制;设备加热系统满足常规1250℃工况下的产品加工,最高可加热温度达到1400℃。

1.5.4温度均匀性(炉膛温度均匀性:≤±8℃,参照GB/T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测定)。

1.5.5承料装置承载能力≥2000kg;料台与隔热屏符合整体吊装结构要求,方便日常使用。

1.5.6热电偶测温具备三区测温功能;

1.5.7热电偶装置使用S型热电偶用于监测热区温度;每个加热区布置双芯热电偶,一支主控,一支监控,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1.5.8设备下塞热电偶数量需≥7支:

1.5.9热电偶装置为组合式结构,连接为快速插头;电极上配置水冷装置,采用去离子冷却水冷却。

1.5.10电极、热偶引出装置满足:各区加热的引电连接电极和各区热电偶测温的导线连接均采用快速插接技术,并固定在塞体上,安装时由定位销完成定位导向;

1.5.11釆用≥3台低电压大电流三相干式变压器和铜排为加热系统供电,配备控温仪表并具备PID自动整定调节功能,可实现快速升温和均匀加热。

1.6气路模块

1.6.1气体加压和回收系统

1.6.1.1气体加压和回收系统由超高压压缩机、超高压及高压阀门、超高压及高压管道、超高压及高压压力表、超高压及高压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阀、单向阀等组成;具备洗炉、加压、保压、补压、卸压及气体回收等功能,同时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模式;系统具备超压自动放气、爆破片起爆排气和手动放气功能,且放气或排气时,确保设备安全性;

1.6.1.2配备高性能气体压缩机,气体压缩机最高工作压力200MPa,实现系统的加压、保压、补压功能和回收功能;在功能上,设备可实现先升温后打压、先打压后升温以及同时升温升压等三种常用操作模式;

1.6.1.3阀门站由气控阀(超高压/高压)、压力传感器、安全阀、爆破阀及管路组成,实现对各气体管路自动切换(洗炉、加压、保压、补压、卸压及气体回收等功能);

1.6.1.4气控阀(超高压/高压)能够精确控制气体压力,确保热等静压过程中压力稳定且符合工艺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配置超高压自动阀门操作系统,在压力阀门机械动作有位置检测功能,可全面实现压力全自动控制;

1.6.1.5压力变送器:炉内压力及管道内压力均釆用压力变送器远传。

1.6.1.6配备爆破片,用于在系统压力超过预定安全极限时迅速破裂,从而释放压力,防止设备因超压而受损。

1.6.1.7洗炉功能:配置洗炉气体快速排气阀,实现洗炉气体快速排空功能。

1.6.1.8具备手动卸压功能,确保设备安全性。

1.6.1.9具备气体回收功能,可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气体回收率不低于80%;

1.6.2真空系统

1.6.2.1真空系统由真空泵组(配油雾分离器)、真空压力隔离阀、气控单向阀、真空传感器、真空表、波纹软管及真空管路等组成,可在进行热等静压工艺之前对炉内抽真空,排出容器内废气。

1.6.2.2真空系统的极限真空度达到≤100Pa(冷态、空炉),且抽至极限真空度所需时间≤30min;

1.6.2.3具备真空状态和压力状态互锁能力;

1.6.2.4真空泵底座配备有减震支撑装置,真空系统的进气、排气端设有过滤、消音装置。

1.6.3气源系统

1.6.3.1气源系统由低温储槽、低温液体泵、汽化器、高压气罐及相关管路及配件等组成,可实现气体的制备和贮存;

1.6.3.2配置低温储槽用于存储液氩,有效容积≥10m³;

1.6.3.3配置低温液体泵,可将存储在低温储槽中的液氩抽取并输送到热等静压机的汽化器中,最高工作压力≥25MPa;

1.6.3.4配置汽化器,可将来自低温储槽的液态氩气加热并转换为气态,最高工作压力≥25MPa,汽化能力≥400Nm³/h;

1.6.3.5配置2套高压气罐,可实现气体的贮存回收,单个高压气罐有效容积≥5m³,最高工作压力≥25MPa。

1.7冷却模块

1.7.1冷却模块主要由外循环水和内循环水组成,可对热等静压机进行强制冷却,具备应急冷却功能;

1.7.2循环冷却装置具备在进水温度低于35℃,压力0.3MPa~0.5MPa,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需满足设备高温高压下长时间运行的换热需求;

1.7.3内循环水需由内循环水箱、换热器、循环泵组及管路系统四大部份组成;

1.7.4内循环系统所有内循环水箱、冷却系统管路、接头、阀件等均采用防腐材料;

1.7.5冷却系统配置两台水泵(一用一备),具有断流、欠流、超温报警功能,同时具备安全联锁功能;

1.7.6水箱包含液位计、补液口、溢流口的设计,方便日常使用;

1.7.7配置板式换热器,可将内循环水从各冷却部位带出的热量由外循环水带走;

1.7.8配备外循环水用于冷却内循环水用,外循环水具备应急冷却水系统功能;

★1.7.9配备应急冷却水系统,出现停水停电等紧急情况,应及时启动;应急冷却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内循环需配置,其容量≥25kW,由中标单位提供,并引电至控制柜;外循环依据厂房现状配备(由中标单位配备)为内、外循环水泵供电,当突然停电时,停止加热功能,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保证设备的冷却;应急发电机与热等静压机开机联动,自动实现热等静压机开机前的试机;(2)配置市政自来水接口(与城市自来水相连);(3)配置119消防接口。

1.8供电及控制模块

1.8.1电气系统由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组成,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主控制,采用梯形图编程模式,监控系统采用相配套的人机界面软件系统;

1.8.2控制系统由控制台、电源柜、加热控制柜、炉前操作柜等组成;设备电气设计符合GB-5226.1电气标准;电路的动力回路,均有过流、短路保护,设备相关动作都有相应的互锁功能;且电气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配备人机界面软件系统进行监控;

1.8.3电控系统须配备不低于30min的UPS应急电源,能保障在突发停电等异常情况下的数据维持能力;

1.8.4控制系统采用总线通讯网络方式,实现设备的精准控制,同时,控制系统可实现权限分级;

1.8.5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Wincc监控软件、工业控制计算机、24寸液晶显示器、Windows操作软件;

1.8.6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新增功能:(1)人性化帮助功能;2)“黑匣子”记录功能;3)安全分级功能;4)远程诊断服务功能;5)系统自检功能等。

1.8.7主机高温和高压测量均釆用双支设计,保证在一支热电偶或高压传感器出现故障时,设备仍能安全运行;

1.8.8 PLC控制系统采用现场总线式结构,使用可靠且便于安装及维护;

1.8.9系统具备市电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确保市电断电后的设备安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实现动态显示设备气体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原理图;实时显示设备故障报警,对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点、文本信息列表显示;

1.8.10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显示和记录各模拟量的数值,显示各开关量的状态的功能,包括:各区温度、加热电流、加热电压、加热功率、各区PID控制参数、工作区压力、气库压力、各路冷却水温度、真空度等;

1.8.11系统配备两类报警功能,一类报警自动停机,二类报警声光提示;配备市电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确保市电断电后的冷却系统和PLC的电源供应;所有参数设定安全值,避免误操作;现场急停按钮安全可靠,完全满足应急停机要求;

1.8.12电气系统中所采用的仪表、断路器、操作元件及所有使用的传感器出厂时均经过计量单位的校准和校验;电线、电缆的芯线釆用铜芯,釆用阻燃电缆;电气设备的控制回路受到静电干扰或电磁干扰将不能保证正常运行时,应选用有屏蔽功能的控制电缆;

1.8.13通风和空调:控制柜内装有通风或空调机组,一般将控制柜内的温度控制在18℃~30℃,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9辅助系统模块

辅助系统配置包括装卸料辅助系统、装卸料专用吊装工具、拆卸工具及设备围挡等。

2. 其它要求 2.1设备布局要求合理,便于使用、维保,具备合理的操作空间及检修空间;

2.2设备所用压力、温度传感器均须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能进行安装使用; 2.3设备如在封闭环境使用,则使用场所应需配备气体检测装置及换气能力,保障人员安全;

2.4设备需提供必要的易损件及其清单。

序号

内容

数量/单位

1

上下塞主密封圈

2件

2

电极装置用密封件

2套

3

热偶引出装置用密封

2套

4

压缩机用密封件

1套

5

热偶插头(N型)

1套

6

底发热体用氧化铝绝缘件

50件

7

侧发热体用氧化铝绝缘件

50件

2.商务要求

2.1交货周期

合同生效后6个月内完成交付(含安装调试)。

2.2安装、调试

2.2.1中标单位在合同生效后1个月内与用户单位沟通协调安装条件并提供设备整体布局及安装要求;

2.2.2中标单位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若设备安装需挖地坑、地基改造,费用由中标单位负责;卸车就位、安装、调试、检验、培训及技术服务费用分项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

2.2.3场地满足安装条件后,设备应在6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调试合格后签署终验收报告。

2.3设备验收

2.3.1设备验收分为预验收、空载测试(冷试)、负荷测试(热试)和终验收,以验证设备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设备的冷、热调试由中标单位负责。在调试期间,操作人员在中标单位人员指导协助下进行生产操作;每一项验收结束,双方签署该项验收报告;根据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进行设备验收。当完成技术协议的全部考核内容的检验且合格,双方签署终验收报告进入质保期;

2.3.2预验收:设备具备发货条件,中标单位通知用户单位进行现场验收(水压试验验收),并签署预验收报告后,方可发货;对热区直径和高度进行测量,达到合同要求为合格;

2.3.3空载测试(冷试):在安装结束前,中标单位提供冷试大纲,供用户单位审查;审查通过,在安装工作结束后,将根据冷试大纲进行空载测试(冷试);空载测试带有数据支撑,各种参数测试完整、准确真实,并入验收档案;设备的冷、热调试由中标单位负责;在调试期间,操作人员在中标单位人员指导协助下进行生产操作;

2.3.4负荷测试(热试):在空载测试(冷试)结束前,中标单位根据在技术协议中确定的检验标准、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执行合同中的有关备忘录等资料提供热试大纲,供用户单位审查;审查通过后,根据热试大纲进行测试;

2.3.5在检验过程中将各主要技术参数一并验收完成,设备验收在用户单位现场完成;设备安装完毕并经烘炉后,即可开始正式验收,按以下条款进行:(1)第1炉(空炉)测试项目:常用温度压力测试(1350℃,190MPa);(2)第2炉(空炉)测试项目:炉温均匀性(1350℃、190MPa);(3)第3炉测试项目:产品试烧;在空载测试(冷试)结束前,中标单位根据在技术协议中确定的检验标准、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执行合同中的有关备忘录等资料提供热试大纲,供用户单位审查;审查通过后,根据热试大纲进行测试;热调试不少于2炉次,热调试必须有数据支撑,各种参数测试完整、准确真实,并入验收档案;

2.3.6终验收: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双方共同对设备进行终验收,按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考核达到即合格,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报告;每一项验收结束,双方签署该项验收报告;根据双方签定的技术协议,进行设备验收;当完成技术协议的全部考核内容的检验且合格,双方签署终验收报告进入质保期。

2.4保修期及维修

★2.4.1提供不少于2年质保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质保期内,设备出现任何故障,中标单位及时提供免费服务;保修期间维修及所有零部件更换费用由中标单位负担;保修期满前1个月内中标单位应负责一次免费全面检查,并提供正式报告,如发现潜在问题,应负责排除。质保期内免费维修并更换除消耗品以外的零部件,维修人员的路费、食宿由中标单位承担;

★2.4.2要求在保修期期间免费维修和在紧急情况接到电话12小时内做出响应,在24小时内到达用户现场,保证提供及时优质的售后服务,在设备安装地或其附近有备件支持;

2.4.3质量标准: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相关行业、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期外发生的设备故障,中标单位应能提供长期稳定的售后服务。

2.5技术培训

中标单位负责对用户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累计不少于7天时间的现场操作和维护培训,培训应能使用户技术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培训内容包括仪器的技术原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仪器基本维护等。

2.6技术资料

中标单位提供详细的技术说明书,且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必须同货物相一致;中标单位需提供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装箱单各及主要外购件的合格证和说明书各1份,设备操作手册、维修保养手册、设备基础图、结构总图、电气系统原理图、易损件清单、备品备件清单等相关文件纸质版各1套及电子版(PDF)1套。

2.7附件、工具及消耗品

中标单位应提供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常规保养所需的全套标准附件、专用工具和消耗品。须列出这些附件和工具的数量和单价的清单,这些附件和工具的报价的总值需计入投标价中。

2.8付款条件

2.8.1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总额30%的预付款;

2.8.2 设备发货前,到厂预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总额30%的进度款。

2.8.3设备在安装调试并通过终验收后,支付合同总额30%的验收款;

2.8.4验收合格后稳定运行1年且产品无质量问题,支付合同总额10%的尾款;

2.8.5每次付款前,中标单位均须提供对应的等额增值税专用发票。

2.9 履约保证金

中标单位须在签订合同后15天内缴纳合同金额的5%作为履约保证金,设备终验收完成后15个工作日无息退还。

2.10其他

合同签订前,招标方对投标人提供的技术响应、合同业绩等资料开展真实性核查。

五、投标单位资质要求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近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评分标准

本次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总分为100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针对中小企业、残疾人福利企业和监狱企业的评审(加分)

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苏财购〔2022〕45号)、《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和《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有关规定,对于符合上述文件规定情形的小微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及监狱企业报价给予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如扣除后的价格为最低价的,则作为评标基准价,中标金额则以实际投标报价为准。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属于小型、微型企业的,不重复享受政策。

小微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监狱企业提供由省级以上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具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残疾人福利性单位提供《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

注:

①填报“中小企业声明函”需严格按“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通知中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进行。

②若供应商提供的声明函或认定证明为虚假材料,按“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处理并报请政府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 号)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 号),本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为:工业。

(二)技术参数、配置及整体综合性能分(52分)

1.技术参数及配置(35分)

投标单位需提供反映该产品技术参数的技术支持资料(测试报告或产品说明书)等作为评标依据,否则视为偏离。

(1)所投标产品多项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偏离),或参数偏离超出用户教学、科研可接受范围的,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可作为无效投标。

(2)所投标产品不满足招标文件标★技术要求的(偏离)、配置不详、技术参数不清或缺漏项的,每处扣2分。

(3)所投标产品不满足招标文件非标★技术要求的(偏离)、配置不详、技术参数不清或缺漏项的,每处扣1分。

2.综合性能情况(17分)

(1)所投产品性能参数优于招标文件中技术条款要求情况(评委会认为超出指标有意义的)(3分)。其中优于项,每处加1分。

(2)所投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14分)。根据所投产品的品牌影响力(2分)、该类型设备销售业绩(热区尺寸:直径350~600mm,高度500~1000mm,提供设备采购合同)(8分)、现有用户的反馈情况(2分)、使用投标产品发表的学术论文、获批的发明专利情况(2分)等进行评定。

(三)价格分(30分)

1.评标基准价: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为满分30分;

2.其他投标供应商的投标报价得分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30分。

(四)综合商务(18分)

1.投标单位综合实力(3分)

根据投标单位提供的能体现其综合实力的证明材料进行评定。

2.售后服务与培训情况等(14分)

(1)质保期(2分)。在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基础上,每增加一年质保期加1分,最多得2分。

(2)服务、技术支持与培训承诺情况(12分)。

根据投标文件的相关承诺,在服务网点设置情况、服务响应时间、现有用户对产品售后服务情况及服务水平的反馈等进行评定。

服务网点数量大于等于2个得1分,大于2个,每增加一个网点加1分,最高加2分。(4分)

设备维保零配件发货时间小于12h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

维保人员到位时间6h~12h(含),得2分;到位时间小于6h(含),得3分;否则不得分。(3分)

现有用户对产品售后服务情况及服务水平的反馈情况。(4分)

3.其它优惠措施等(1分)。根据投标单位提供的在招标文件要求范围以外,评标委员会认可的优惠措施综合评定。

七、本次招标采用一次性报价。报价应包括所报仪器设备费、安装调试费、测试验收费、培训费、运行维护费、税金、运输费、保险和其他为完成本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八、投标文件的组成

(一)投标文件一

1、投标函

2、投标报价表

3、详细配置及分项报价清单

(二)投标文件二(文件中不得出现所投产品报价及配置分项报价,否则作废标处理)

1、投标基本情况一览表

2、详细配置清单、技术规格偏离表和投标产品彩页

3、技术方案、服务承诺、培训承诺

4、资格证明文件

特别说明:

1、“投标文件一”和“投标文件二”应分别装订和密封,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

2、“投标文件一”,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投标文件二”,正本一份,副本五份(格式见附件1、附件2)

3、相关材料及填写规范按照《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第三条“投标文件”中的具体要求执行

九、货物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安装、调试、验收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商务要求,按照《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第21条中的要求执行。

十、各投标单位在投标前,须认真阅读《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和本招标公告,完全了解并接受其所有条款及要求,并在*开通会员可解锁*12:00前将报名函(格式见附件4)发送邮件至采购人处(qinchang@suda.edu.cn)。

十一、递交投标文件相关事宜:

(一)顺丰快递邮寄方式(建议优先采用)

1. 寄达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10:00前;

2. 收件人信息:

收件人:秦老师

联系方式:*开通会员可解锁*

收件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大东校区(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二)现场递交方式

1. 递交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9:30~10:00

2. 递交地点: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州大学东校区东大门

十二、投标截止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10:00。

十三、开标时间:*开通会员可解锁*10:00。

  招标公告 附件.zip

潜在客户预测
点击查看详情>
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