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云胶片功能及参数
序号 |
功能描述 |
||
系统集成服务 |
|||
1 |
支持DICOM 3.0、HL7 2.X及3.0、IHE等主要医疗信息标准; |
||
2 |
支持标准的XML、JSON、SOAP技术或协议 |
||
3 |
提供开放式、标准化数据访问接口,建立影像数据的共享调阅机制,支持数据的转换和处理,支持集成业务的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 |
||
4 |
数据归档审计:可查询归档检查信息、归档设备信息、归档时间、归档数据存储地址等 |
||
5 |
基于安全可靠的存储转发机制和消息重试机制,保障医疗信息准确可靠的送达云影像数据中心,提供详细日志服务,对平台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对系统故障、报错等信息记录并保存,使应用系统的运行和通信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
||
6 |
以身份证号、检查号为主索引,存储全序列DICOM数据。建立影像库,影像统一管理,随时调阅。每个患者检查根据主索引生成唯一二维码; |
||
影像数据存储及管理 |
|||
1 |
影像数据归档至云存储,支持DICOM 标准格式的无损压缩,实现原始影像及报告的云端管理应用,并节省存储空间 |
||
2 |
所有检查数据的传输、归档、浏览、分享等全流程需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不泄密(提供承诺函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 |
||
3 |
支持数据的自动迁移、备份、数据删除和恢复、重删等数据管理(提供承诺函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 |
||
4 |
支持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存储设备的影像管理策略,支持多重存储体系以及数据管理方式(提供承诺函并加盖章投标人公章) |
||
云胶片功能 |
|||
1 |
医生端 |
影像数据采集/上传 |
支持与院内信息系统设备对接,自动或手动上传标准影像文件 |
2 |
支持影像检查文件补传 |
||
3 |
影像文件上传进度实时监测 |
||
4 |
影像存储 |
建立影像库,支持医生对影像统一管理,随时查询浏览 |
|
5 |
支持对自己上传的影像文件进行增删改查管理。 |
||
6 |
支持从影像库发起远程诊断、AI诊断、分享影像文件 |
||
7 |
影像浏览与查阅 |
医生通过PC端、移动端可实时查询患者的当次检查的原始DICOM影像和报告,并支持患者历史检查影像及报告的查询; |
|
8 |
PC端影像浏览器支持单屏、双屏的工作模式,支持专业显示器的显示 |
||
9 |
▲支持医生进行历史检查影像对比,两个检查在同一个影像浏览器中对比 |
||
10 |
支持医生对影像进行放大缩小、翻转旋转、移动、窗宽窗位处理、测量(CT值、直线、心胸比、角度等)、标注等多种图像处理工具和视图布局设置 |
||
11 |
▲支持医生对于CT、MR图像进行MPR,VR和CPR功能。VR图像可进行旋转、移动、放大、协议变更、协议选择、方位快速选择等功能 |
||
12 |
电子胶片设置 |
支持医生单独控制是否为此次检查开通云胶片 |
|
13 |
支持医生单独控制此检查的云胶片有效期 |
||
14 |
▲支持医生单独控制此次检查的云胶片是否需要身份验证 |
||
15 |
支持医生云胶片开通身份认证,并对身份证号或手机号进行维护 |
||
16 |
▲支持医生单独控制此检查的云胶片是否提前生成二维码 |
||
17 |
支持医生对单独控制此检查的云胶片二维码标签是否显示个人信息 |
||
18 |
对于单项检查的云胶片二维码,支持医生进行下载或打印 |
||
19 |
患者端 |
引导提醒 |
支持患者在微信小程序、微信服务号、过往链接等跳转至云胶片小程序并查看云胶片 |
20 |
▲支持用户相关隐私保护,在用户首次进入云胶片小程序时,将查收到相关隐私保护提示 |
||
21 |
展示小程序当前登录用户的名称及“账户是否已实名认证”的状态 |
||
22 |
支持用户对当前账户进行实名认证 |
||
23 |
在当前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后,支持用户通过“检查地点”等信息手动搜索本人胶片 |
||
24 |
产品首页 |
▲支持用户按检查时间、设备类型对云胶片条目进行筛选展示 |
|
25 |
▲支持以标签形式展示基础信息(姓名、检查时间、检查部位、医院、设备类型、云胶片有效期) |
||
26 |
▲当云胶片到期时,支持用户收到云胶片条目上“云胶片已失效”提示 |
||
27 |
以底部文字形式提示用户,结合筛选条件、云胶片已展示完毕 |
||
28 |
支持用户点击向右指引icon跳转至条目对应报告详情页面 |
||
29 |
支持跳转按钮,如就医服务跳转按钮、已选服务跳转按钮、服务反馈跳转按钮 |
||
30 |
▲在医院授权的情况下,支持用户在移动端获取原始影像下载链接 |
||
31 |
▲为有效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平台支持身份证号或手机号+验证码的身份验证模式 |
||
32 |
支持用户在此区域查看云胶片对应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检查时间 |
||
33 |
▲当遇检查部位为多个时,支持用户通过点击部位名称处,进行展开展示 |
||
34 |
云胶片详情 |
当用户需要进入云胶片产品首页时,支持点击“全部胶片”按钮进行跳转 |
|
35 |
支持用户对当前云胶片进行整体分享 |
||
36 |
▲支持用户查看报告对应的分享内容并管理分享行为 |
||
37 |
▲支持分享限制,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分享二维码将不允许再次分享或保存到胶片详情页 |
||
38 |
支持用户浏览此云胶片对应的原始影像,并分享至其它移动端或电脑端查看 |
||
39 |
支持用户查看报告描述、诊断、医生签名等内容,如有附件报告(PDF、图片),也可一并查看 |
||
40 |
▲支持用户在报告详情内容上的左右滑动,查看多个诊断中心出具的报告 |
||
41 |
支持用户对云胶片微信服务号进行一键关注 |
||
42 |
支持用户使用云胶片的增值服务 |
||
43 |
支持用户对云胶片进行续期选择 |
||
44 |
支持用户直接在移动端进行原始影像查看 |
||
45 |
支持用户将影像检查原始影像进行分享,至移动端进行查看 |
||
46 |
支持用户将影像检查原始影像进行分享,至电脑端进行查看 |
||
47 |
影像分享 |
▲经分享功能产生的二维码自带安全码,其它人访问时需进行安全验证 |
|
48 |
▲支持用户查看影像存储、AI解读、医师解读等服务内容,并查看衍生服务相关视频介绍内容 |
||
49 |
根据用户需求,支持对细项服务进行选择,并使用相关服务 |
||
50 |
▲支持用户对报告相关的影像DICOM进行存储 |
||
51 |
衍生服务 |
▲支持用户对报告相关影像进行AI分析解读 |
|
52 |
支持用户对就医问询服务进行了解及使用 |
||
53 |
支持用户对就医协助需求进行内容填写与提交 |
||
54 |
支持用户对线上问询需求进行内容填写与提交 |
||
55 |
线上就医问询 |
支持用户查看姓名、报告时间、部位、医院等信息以及已使用服务的相关报告 |
|
56 |
支持用户查看已使用报告相关的具体服务名称及详情并或跳转至详情页面 |
||
57 |
支持用户根据功能使用问题或意见情况,进行反馈 |
||
58 |
已选服务 |
支持用户描述具体的问题或意见内容,并可使用相关图片辅助反馈 |
|
59 |
为方便运营管理者与用户及时沟通,用户必填相关信息 |
||
60 |
服务反馈 |
▲在“产品首页、就医问询、已选服务”三个专区,均可通过客服icon与云胶片业务专属客服进行咨询沟通 |
|
61 |
消息通知 |
▲在云胶片关联诊断报告给出或更新时、AI解读报告出具时,将通过云胶片服务号进行消息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