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填表日期:*开通会员可解锁*
| 项目名称 | 阳东区大沟镇200MW新型渔光科技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项目渔业部分 | ||
| 建设地点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大沟镇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2128530 |
| 建设单位 | 阳江市通威渔光科技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 | 路广军 |
| 联系人 | 程涛 | 联系电话 | 181****9937 |
| 项目投资(万元) | 7955.88 | 环保投资(万元) | 5000 |
|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 *开通会员可解锁* |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
| 备案依据 |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5 内陆养殖项中其他。 |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阳东区大沟镇200MW新型渔光科技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项目渔业部分主 要对项目区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增设尾水处理系统、增配渔业设施 。改造鱼塘红线面积约2641亩(养殖水面面积2000亩),其中小棚区养殖海水养殖水面面积39亩,混养区红线面积2531亩(养殖水面1961亩),养殖品类以淡水罗非鱼为主,偶混养其它品类。项目选址距离出海口约7公里。 本项目地块呈不规则形状,按照地理位置及沟渠走向分为9个养殖片 区和2个尾水治理区,每个养殖片区设独立进去区及尾水预处理区。其中进水均通过潮汐将水引入蓄水池,再采用动力输送的形式将养殖用水输送至各养殖塘;排水均采用动力输送的形式将尾水抽排至尾水治理区进行二次沉淀、曝气处理、生物处理,经水质监测合格后再进行科学排放。 一、鱼塘标准化改造 1、小棚养殖池设计(1#区域): (1)蓄水池:边坡敷设铺设1.0mm厚HDPE防渗土工膜,采用5根DN315 PE管连通河道,在河道一侧设置手动闸阀,达到进水量的有效控制,再通过蓄水池内潜水泵经给水管网将养殖用水有效输送至各养殖池。 (2)养殖池:长40m,宽10m,设计深度1.2m,有效蓄水深度0.8至1.0m,由北向南呈4列布置,设置2条DN630PE管作为排水主管与初沉池连通,各养殖池采用DN200UPVC管通过拔管的形式将废水自然排放至排水主管,再经主管排放至初沉池内。塘埂地面平整,主要道路硬化,由北向南找坡,坡度为3‰。塘埂地面、边坡、塘底均采用1.0mm厚HDPE防渗土工膜全面敷设,防止污染及雨水渗透。阳光棚采用DN16、DN20、DN25、DN32镀锌钢管搭建而成,面层采用0.15mm厚PO膜敷设,并采用1.5mm厚镀锌卡槽进行可控固定。单个小棚占地400㎡,总计64个。 (3)初沉池:边坡敷设铺设1.0mm厚HDPE防渗土工膜,废水经初步沉淀后通过潜水泵经尾水管网动力输送至尾水治理区进行统一二次沉淀、曝气处理、生物处理,经水质监测合格后再进行科学排放。 2、混养区池塘设计(2#区域~9#区域): (1)蓄水池:边坡敷设铺设1.0mm厚HDPE防渗土工膜,采用5根DN315 PE管连通河道,在河道一侧设置手动闸阀,达到进水量的有效控制,再通过蓄水池内潜水泵经给水管网将养殖用水有效输送至各养殖池。 (2)养殖池:塘埂修筑、边坡修护、塘底平整,每个养殖池均设置一处进水口和2~4台潜水泵,其中进水口满足养殖用水的供应,潜水泵作为养殖废水排放的主要设备,养殖废水通过潜水泵经排水管网统一排放至本区域的初沉池内进行初步沉淀。 (3)初沉池:边坡敷设铺设1.0mm厚HDPE防渗土工膜,废水经初步沉淀后通过潜水泵经尾水管网动力输送至尾水治理区进行统一二次沉淀、曝气处理、生物处理,经水质监测合格后再进行科学排放。 3、给排水系统设计: (1)给水分9个养殖片区,每个片区建设蓄水池、初沉池各1个,管网系统分为给水管网、排水管网、尾水管网。 (2)给水管网主要工作路径:自蓄水池内将生产用水可靠分配至本区域内的养殖塘,以满足生产需要; (3)排水管网主要工作路径:将各塘的养殖废水统一收集至本区域的初沉池内进行初步沉淀; (4)尾水管网主要工作路径:将各区域初沉池内的废水统一收集输送至尾水处理区域,进行统一二次沉淀、曝气处理、生物处理,经水质监测合格后再进行科学排放。 (5)管网系统均采用DN200~DN630 PE管热熔焊接,埋地安装而成,各塘内均采用一体化给水泵站泵通过管网系统满足给排水需求。 二、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尾水治理区) 1、功能划分:初步沉淀区、二次沉淀区、氧化区、生物区、生态区及一体化设备。 2、初步沉淀区:即各养殖区内的初沉池,通过一体化给水泵站泵经尾水管网将废水统一收集排放至二次沉淀区; 3、二次沉淀区:将收集的尾水进行二次沉淀,池内配置生态浮床、微生物模块,加快尾水处理效率,通过涵管连通,自然流动排放至氧化区。 4、氧化区:塘底安装曝气管、爆气盘,设置纤维填料、毛刷填料,水面安装生态浮床、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太阳能喷泉等设备设施,加快尾水氧化,本区域为尾水处理的核心区域。尾水氧化处理达到要求后通过涵管连通,自然流动排放至生物区。 5、生物区:搭建生蚝排,约24000平方米,四周安装增氧设备、生态浮空,将经氧化曝气后的尾水进行生物处理,通过涵管连通,自然流动排放至生态区。 6、生态区:尾水处理的末端,主要尾水尾水排放缓冲区,是尾水水质监测的重点段,尾水在此段静置沉淀后经监测符合排放标准即可进行排放。 7、一体化设备:备用设备,主要满足养殖排放高峰期、汛期、雨季时园区尾水排放量过高的提升污水处理效率的需求。 三、养殖设施 1、增氧机:传统叶轮式增氧机、传统水车式增氧机、太阳能喷泉,主要用于混养区的养殖、尾水区的氧化曝气及生蚝养殖。 2、高速离心风机:通过曝气管网与纳米曝气盘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小棚区的养殖和尾水区的尾水氧化曝气。 3、潜水泵:配合给排水及尾水管网,满足养殖用水供应及排放。 4、智能化水质监测、监控、控制设备:基于智慧渔业平台的养殖水质监测系统由监控中心、 传输单元、智能站点、站房等组成,具备系统运行状态监控、视频监 控、站房状态监控、远程控制、远程操作等功能。 | ||
| 主要环境影响 |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 ||
| 生活污水有环保措施:员工生活污水采取三级化粪池一体化设施处理措施后通过回用于绿化或道路清扫排放至不排放生产废水有环保措施:渔业养殖尾水采取沉淀、曝气、生态净化区、一体化尾水处理设备(脱氮除磷)措施后通过排放口DW001排放至双石河 | |||
| 环保措施:生活垃圾收集后经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
| 承诺:阳江市通威渔光科技有限公司 路广军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 阳江市通威渔光科技有限公司, 路广军 承担全部责任。 | |||
| 备案回执: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2*开通会员可解锁*00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