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4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拟作出审批决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相城区)
发布时间:
2025-09-04
发布于
江苏苏州
收藏
公告内容
项目编号
立即查看
立即查看
采购单位
立即查看
供应商
立即查看
采购代理
立即查看
公告详情
您当前为:【游客状态】,公告详情仅对登录用户开放,
登录/注册
后查看完整商机。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8-7022

*开通会员可解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拟作出审批决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相城区)

来源: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 *开通会员可解锁* 15:57 访问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新建生产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机电设备项目、扩建生产电源线插头、电线电缆、线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现将拟作出审批决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开通会员可解锁**开通会员可解锁*(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开通会员可解锁*   邮    箱:szsxcqsthjj@126.com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新建生产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机电设备项目

相城区渭塘镇通成路80号3幢1层

苏州航旭海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科嘉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年产精密模具50套、汽车零部件50万套、家用电器55万套、机电设备30万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除外)项目

1.厂区应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生活污水接管至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苏州市高铁新城污水厂)处理,执行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苏州市高铁新城污水厂)接管标准;

2.建设单位应落实废气收集和净化技术,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处理效率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注塑成型工序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处理后通过25米高DA001排气筒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表5标准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厂界无组织废气执行《报告表》中相应排放标准,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特别排放限值;

3.建设单位应采取防振降噪措施,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火花油、含油金属边角料、含油废包装桶(900-249-08),废滤芯(900-213-08),废切削液、含油废金属屑(900-006-09),废弃包装物、废抹布手套(900-041-49),废润滑油(900-217-08),废活性炭(900-039-49)。该项目应配套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面积不小于10m2,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签。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危险废物情况记录上应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应该委托持有有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禁止将危险废物排放至环境中。废包装材料、金属不合格品、塑料不合格品、金属边角料、废模具经收集后外售处置,不得外排,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一般工业固废仓库面积不小于15m2。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不得随意扔撒或者堆放;

5.项目以生产车间边界为起点设置5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目前该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目标,今后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

6.建设单位应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防止运营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在该项目实际排放污染物前,按《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2/T3795-2020)完成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明确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频次、培训演练等具体实施要求,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你单位在项目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中总平面布局以及主要工艺设备、储运设施、公辅工程、污染防治设施安装、使用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应遵守设计使用规范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应对各类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7.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设置排放口及标识;按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要求,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

8.建设单位应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执行环境监测制度,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和行业规范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9.项目建设施工期必须采取污染控制及治理措施。组织做好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纳入工程监理。

2

扩建生产电源线插头、电线电缆、线束项目

相城区渭塘镇钻石路1989号1#厂房三楼、四楼、2#厂房二楼、三楼

苏州通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苏跨理(苏州)环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企业承诺,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电源线插头500万条、电线电缆2.2万千米、线束200万条,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相渭行审投备〔2023〕54号)中剩余产能予以放弃项目

1.厂区应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生活污水接管至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苏州市高铁新城污水厂)处理,执行苏州高铁苏水水务有限公司(苏州市高铁新城污水厂)接管标准;

2.建设单位应落实废气收集和净化技术,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处理效率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注塑、挤出、打标工序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处理后通过20米高DA001排气筒排放,其中非甲烷总烃从严执行《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38-2022)中表1标准,氯化氢、氯乙烯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中表1标准;烘烤、成型工序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处理后通过20米高DA002排气筒排放,其中非甲烷总烃从严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氯化氢、氯乙烯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中表1标准;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厂界无组织废气执行《报告表》中相应排放标准,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应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特别排放限值;

3.建设单位应采取防振降噪措施,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油墨(900-299-12),废油墨桶(900-041-49),废活性炭(900-039-49),废液压油(900-218-08),废油桶(900-249-08),废抹布(900-041-49)。该项目应配套建设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面积不小于20m2,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签。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危险废物情况记录上应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应该委托持有有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禁止将危险废物排放至环境中。废料、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废焊材、废纤维经收集后委外或综合利用处置,均不得外排,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一般工业固废仓库面积不小于200m2。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不得随意扔撒或者堆放;

5.项目以生产厂房边界为起点设置1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目前该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目标,今后该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

6.建设单位应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防止运营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在该项目实际排放污染物前,按《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2/T3795-2020)完成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明确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频次、培训演练等具体实施要求,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你单位在项目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中总平面布局以及主要工艺设备、储运设施、公辅工程、污染防治设施安装、使用中涉及安全生产的应遵守设计使用规范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应对各类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7.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设置排放口及标识;按国家、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要求,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配套设施;

8.建设单位应按《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执行环境监测制度,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和行业规范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9.项目建设施工期必须采取污染控制及治理措施。组织做好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纳入工程监理。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合作机会